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涉及到管道设计,管材选型,工程施工,运行管理,检漏,维修等各个环节,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对于保护水资源,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网老化;漏损;管网巡视
中图分类号TU9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1-0185-01
众所周知,城市供水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命脉,供水管网则是城市供水的基础。而管网漏失率则是影响供水成本、产销差率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东营市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高盐碱性对供水管网有很强的腐蚀性。自来水公司供水管道敷设时间、品种、质量参差不齐,管网各段的管理方式与操作方法不尽相同,致使管网漏失率长期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制约着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和发展,还对管网末梢用户水的质量和压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管网漏失控制管理已迫在眉睫。
1管网漏损的主要形式
1)明漏。明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爆管,如意外造成的供水管道突然破损,使水大量流失;二是管网中各种阀门盘根滴漏水,因漏水量不大,不易被人们重视和发现;三是因城市道路、建筑等设施在改建或拆迁时,供水管道被截或破损,造成无人问津的长流水。
2)暗漏。暗漏是不被人们发现的地下管道漏水。在目前,由于缺乏检漏技术和设备,大部分暗漏巡检人员都无法检测到暗漏点,只能等到成为明漏时才能对其加以控制。
此外,其他损失主要表现在供、用水计量的误差、免费用水、用水户盗水等造成损失。
2管网漏损的主要原因
1)管道施工有欠缺。施工质量是引起供水管网损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安装管理不严格,所用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沟槽基础和土方回填不合格,而导致的漏损。如:①管道经过软土地基时。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可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当软地基压缩沉降、或管体上部受覆土、车辆荷载及土体侧向位移时,产生纵向、横向剪切,在接口、腐蚀点等最薄弱处产生破裂;或发生胶圈挤脱、水泥承口松脱而发生漏水。②在有局部坚石相接触处,或者回填有大于规范的石块、冻土等,由于没有处理好基础垫层,回填质量不好从而引起管道破损。③管道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回填,沟槽处理不好,地基下沉,管体挪位造成承插口爆裂。④管道防腐措施不当,管内壁没做防腐,管外壁防腐层太薄,造成管道腐蚀穿孔漏水。⑤阀门安装、阀门井筑砌不规范,伸缩器不合格不能伸缩,发生漏水。⑥表前附件漏水处理不及时,导致长期跑、冒、滴、漏。
2)管网中管材、配件质量差异。一是供水管材种类繁多。进货渠道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配件质量各异。加之城市地形差异,各路段的管网压力不一致,部分供水路段管道压力过大,造成爆管;二是闸阀、消防栓漏水。闸阀丝杆的密封圈长期被水浸泡,易生锈,经常开关闸阀,使闸阀丝杆在旋转过程中磨擦,再加上压力水的冲挤,漏水闸阀较多;地上式消防栓也时常因人为因素或被撞坏,造成漏水。
3)管网改造滞后。旧城管网管材腐蚀老化、年久失修,大部分城市存在重水厂建设,轻管网改造的意识。随着供水范围扩大,管网不断延伸,为了保持管网末梢压力,增加了出厂水水压,陈旧管道超负荷运行,导致供水漏损率逐年增加,爆管事故频繁发生。
4)供、用水计量偏差。一是出厂水的计量不准确,导致的计量偏差。二是部分用户水表质量不合格,有的年久失修造成计量不准。三是用户大口径表小流量问题,导致实际用量大于计量。
5)免费用水浪费。有的消防用水、市政公共用水没有完全计入水量,有的消防用水用于浇灌绿化也不计入水量,这些都导致产销差率增大。
6)用水户盗水。用水户盗水主要表现为:一是表前安装旁通管,定期卸下水表,拔动水表指针或改动齿轮;二是当用水量增大时,故意损坏水表达到少计水量的目的;三是用水户表内的滴水,导致水表不计量。
7)供水企业自身浪费。供水企业用于制水设备和管道冲洗的水量很大,不少供水企业没有把这部分用水计入水量,有的由于没有有效的用水考核制度,而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8)检漏管理与技术不够严密。一些供水企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检漏队伍,缺乏严密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导致漏损率不能有效控制。加上缺少先进的暗漏检测设备和技术,致使检漏工作严重滞后。
9)其他人为因素。城市道路改造片区开发拆迁及其它管线施工,容易引起管道地基泥土的松动和不均匀沉降,易使管道断裂;建设施工中,为求施工进度和方便,挖断供水管道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自来水流失;道路的扩建、拓宽,原位于人行道下的管道“移”到了道路中间,次干道下的管道“移”至主干道下,随着道路荷载不断增加,原设计覆土程度已达不到新情况的要求,以致不堪动荷载的影响,发生断裂,造成自来水流失。
3降低管网漏损的主要措施
1)选用新型管材。对于新敷设的给水管道工程和维修工程,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从设计选材、接口形式都要精心研究,推广新型管材,淘汰灰口铸铁管和钢管。目前,球墨铸铁管是广泛推广的优质管材,其材质有强度高、延伸率大、抗腐蚀、抗老化等优点,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其接口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安装方便,应力释放能力强。
2)强化工程质量,进行管网改造。对新户表改造的用户,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年久失修、腐蚀老化、破损严重的管道,分期分批进行更换维护,有效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加强管网巡视和探漏队伍建设,加强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供水企业要组织巡视人员、培养专业的探漏人员,投入资金、配备相关听漏仪等探漏设备,坚持对巡视和探漏人员进行岗位炼兵,有效地开展巡视、检漏和修漏工作,提高检漏率。采用科学的供水管网管理方法,对辖区内的给水管网进行合理调度,既保证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又保证供水管网的合理、经济、安全运行。
4)加强对水表计量的管理。出厂水计量器具选型应先进准确,确保计量正确。建议将来出厂水计量器选用管段式电磁流量计。同时每年都对出厂水表送到国家权威计量部门进行校验。用户水表要进行周检,减少计量误差。大力推行高灵敏度、技术含量高的智能化水表,推行分表出户、一户一表供水系统,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集中抄表。成立专门督查队伍,加大对违章盗水户的查处力度。
5)增加管网漏损的周检频率。为降低管网漏损,供水企业应着力提高周检频次。如用音听法,宜每半年到二年检查一次;用区域检漏法,宜一年半到二年半检查一次;对埋地管网,用被动检漏法的,宜半个月到三个月检查一次;当漏失率大于15%时,或对漏水较频繁的管道,宜用上述周期的下限。
总之,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管道设计,管材选型,工程施工,运行管理,检漏,维修等各个环节。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对于保护城市水资源,改善环境,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应从各种环节做好工作,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高新检漏技术和实用方法,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裴永刚,田海涛.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机制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管网老化;漏损;管网巡视
中图分类号TU9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1-0185-01
众所周知,城市供水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命脉,供水管网则是城市供水的基础。而管网漏失率则是影响供水成本、产销差率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东营市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高盐碱性对供水管网有很强的腐蚀性。自来水公司供水管道敷设时间、品种、质量参差不齐,管网各段的管理方式与操作方法不尽相同,致使管网漏失率长期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制约着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和发展,还对管网末梢用户水的质量和压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管网漏失控制管理已迫在眉睫。
1管网漏损的主要形式
1)明漏。明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爆管,如意外造成的供水管道突然破损,使水大量流失;二是管网中各种阀门盘根滴漏水,因漏水量不大,不易被人们重视和发现;三是因城市道路、建筑等设施在改建或拆迁时,供水管道被截或破损,造成无人问津的长流水。
2)暗漏。暗漏是不被人们发现的地下管道漏水。在目前,由于缺乏检漏技术和设备,大部分暗漏巡检人员都无法检测到暗漏点,只能等到成为明漏时才能对其加以控制。
此外,其他损失主要表现在供、用水计量的误差、免费用水、用水户盗水等造成损失。
2管网漏损的主要原因
1)管道施工有欠缺。施工质量是引起供水管网损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安装管理不严格,所用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沟槽基础和土方回填不合格,而导致的漏损。如:①管道经过软土地基时。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可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当软地基压缩沉降、或管体上部受覆土、车辆荷载及土体侧向位移时,产生纵向、横向剪切,在接口、腐蚀点等最薄弱处产生破裂;或发生胶圈挤脱、水泥承口松脱而发生漏水。②在有局部坚石相接触处,或者回填有大于规范的石块、冻土等,由于没有处理好基础垫层,回填质量不好从而引起管道破损。③管道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回填,沟槽处理不好,地基下沉,管体挪位造成承插口爆裂。④管道防腐措施不当,管内壁没做防腐,管外壁防腐层太薄,造成管道腐蚀穿孔漏水。⑤阀门安装、阀门井筑砌不规范,伸缩器不合格不能伸缩,发生漏水。⑥表前附件漏水处理不及时,导致长期跑、冒、滴、漏。
2)管网中管材、配件质量差异。一是供水管材种类繁多。进货渠道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配件质量各异。加之城市地形差异,各路段的管网压力不一致,部分供水路段管道压力过大,造成爆管;二是闸阀、消防栓漏水。闸阀丝杆的密封圈长期被水浸泡,易生锈,经常开关闸阀,使闸阀丝杆在旋转过程中磨擦,再加上压力水的冲挤,漏水闸阀较多;地上式消防栓也时常因人为因素或被撞坏,造成漏水。
3)管网改造滞后。旧城管网管材腐蚀老化、年久失修,大部分城市存在重水厂建设,轻管网改造的意识。随着供水范围扩大,管网不断延伸,为了保持管网末梢压力,增加了出厂水水压,陈旧管道超负荷运行,导致供水漏损率逐年增加,爆管事故频繁发生。
4)供、用水计量偏差。一是出厂水的计量不准确,导致的计量偏差。二是部分用户水表质量不合格,有的年久失修造成计量不准。三是用户大口径表小流量问题,导致实际用量大于计量。
5)免费用水浪费。有的消防用水、市政公共用水没有完全计入水量,有的消防用水用于浇灌绿化也不计入水量,这些都导致产销差率增大。
6)用水户盗水。用水户盗水主要表现为:一是表前安装旁通管,定期卸下水表,拔动水表指针或改动齿轮;二是当用水量增大时,故意损坏水表达到少计水量的目的;三是用水户表内的滴水,导致水表不计量。
7)供水企业自身浪费。供水企业用于制水设备和管道冲洗的水量很大,不少供水企业没有把这部分用水计入水量,有的由于没有有效的用水考核制度,而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8)检漏管理与技术不够严密。一些供水企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检漏队伍,缺乏严密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导致漏损率不能有效控制。加上缺少先进的暗漏检测设备和技术,致使检漏工作严重滞后。
9)其他人为因素。城市道路改造片区开发拆迁及其它管线施工,容易引起管道地基泥土的松动和不均匀沉降,易使管道断裂;建设施工中,为求施工进度和方便,挖断供水管道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自来水流失;道路的扩建、拓宽,原位于人行道下的管道“移”到了道路中间,次干道下的管道“移”至主干道下,随着道路荷载不断增加,原设计覆土程度已达不到新情况的要求,以致不堪动荷载的影响,发生断裂,造成自来水流失。
3降低管网漏损的主要措施
1)选用新型管材。对于新敷设的给水管道工程和维修工程,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从设计选材、接口形式都要精心研究,推广新型管材,淘汰灰口铸铁管和钢管。目前,球墨铸铁管是广泛推广的优质管材,其材质有强度高、延伸率大、抗腐蚀、抗老化等优点,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其接口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安装方便,应力释放能力强。
2)强化工程质量,进行管网改造。对新户表改造的用户,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年久失修、腐蚀老化、破损严重的管道,分期分批进行更换维护,有效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加强管网巡视和探漏队伍建设,加强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供水企业要组织巡视人员、培养专业的探漏人员,投入资金、配备相关听漏仪等探漏设备,坚持对巡视和探漏人员进行岗位炼兵,有效地开展巡视、检漏和修漏工作,提高检漏率。采用科学的供水管网管理方法,对辖区内的给水管网进行合理调度,既保证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又保证供水管网的合理、经济、安全运行。
4)加强对水表计量的管理。出厂水计量器具选型应先进准确,确保计量正确。建议将来出厂水计量器选用管段式电磁流量计。同时每年都对出厂水表送到国家权威计量部门进行校验。用户水表要进行周检,减少计量误差。大力推行高灵敏度、技术含量高的智能化水表,推行分表出户、一户一表供水系统,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集中抄表。成立专门督查队伍,加大对违章盗水户的查处力度。
5)增加管网漏损的周检频率。为降低管网漏损,供水企业应着力提高周检频次。如用音听法,宜每半年到二年检查一次;用区域检漏法,宜一年半到二年半检查一次;对埋地管网,用被动检漏法的,宜半个月到三个月检查一次;当漏失率大于15%时,或对漏水较频繁的管道,宜用上述周期的下限。
总之,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管道设计,管材选型,工程施工,运行管理,检漏,维修等各个环节。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对于保护城市水资源,改善环境,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积极意义,我们应从各种环节做好工作,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高新检漏技术和实用方法,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行业标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裴永刚,田海涛.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机制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