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期计算机专业学生焦虑成因分析

来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择业期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计算机专业363名应届毕业生,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原因调查问卷施测.结果 择业期计算机专业学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t=6.631,P=0.00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紧张性(标准回归系数0.24928,t=4.72,P=0.000)、择业竞争压力(标准回归系数0.22126,t=4.54,P=0.000)、忧虑性(标准回归系数0.18320,t=3.36,P=0.001)、怀疑性(标准回归系数0.15002,t=3.16,P=0.002)、残缺家庭(标准回归系数0.09474,t=2.17,P=0.031)是影响择业期计算机学生焦虑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择业期焦虑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怀疑、高紧张等不健康个性是择业期焦虑问题的内因,择业竞争压力是促发因素,家庭残缺对学生处事应变能力有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和谐的、美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必然使民族团体产生从众心理。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它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力量。民族心理现象则是社会因
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支撑条件之一.我国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对实验动物学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提高实验动物科学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全国许多
临床观察到有一部分患者不能从氯吡格雷治疗中获益,从而提出氯吡格雷反应性差异的问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多态性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上,关于氯吡格雷反应差异的基因多态性
意识形态自诞生之日起,就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意识形态重在建设,重在加强管理,建设包括管理,管理促进建设,二者统一于党的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
清华简《别卦》中有个读为"泰"的字,从字形分析看,此字应释为"(逼)",即"徹"字异体,上部加注"夗"声."徹"、"泰"音近相通.
成玄英、陈景元、陆西星、程以宁等人的《南华真经》注解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思想.他们认为道与生命相始终,长生求仙的过程,实则为修道悟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修炼自己的
当下,人类生存的地球似乎已进入一种"震动模式"状态.仅2010年以来,先后有青海玉树"4·14"和日本"3·11"等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和损失,"地球村"人无不为之惶恐和忧虑.应对
汉代京氏易学与《公羊》学都十分注重对灾异的诠释,而何休作为《公羊》学的集大成者,对灾异进行诠释时吸收了《京氏易》诠释灾异的内容.这种现象不仅说明了京氏易学诠释灾异
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校长.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课程理念,新时期的校长们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道德使命,并借着新课程改革所提供的有利的发
"絮矩之道"是儒家重要典籍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一直被儒家学者视为治国平天下的要道,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深刻的生存智慧.研究和探讨儒家的絮矩之道思想不仅有利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