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视角下我国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空间正义理论在我国出现相对较晚,它强调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与结果都应保证正义,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空间利益的平衡与和谐。这一思想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供给主体注入新鲜血液,更富多样性;体育公共服务反馈方式不断丰富,更具高效性。同时,也存在将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未充分考虑城市内部差异;服务产品空间分布不均衡,未进行合理引导与解决;服务产品后期管理僵化,部分市场化运营效果不佳等问题。空间正义思想针对这些问题给予我们以下启示:差异性原则是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之一;补偿性原则为解决服务产品不均衡问题提供新思路;“自上而下”的参与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和途径之一。
  关键词:空间正义 城市 体育公共服务 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a)-0226-02
  Abstract:Space justice theory appears relatively late in our country. It emphasizes that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urban space production should ensure justice, to realize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of spatial interests of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This idea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governance, the main body of supply is injected with new blood and more diversified; the feedback form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is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more 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ity did not fully consider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city service products, don’t have a reasonable guide and solution of the short balance on the service product; the rigid of management lesd to that part of the market operation problems such as poor effect. The spatial justice thought give us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is one of th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the compensatory principle provides new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service products; the “top-down” participation is one of the way to realization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Spatial justice; City; Public Sports service;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空间正义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乡改革与建设中不断暴露出的问题而逐渐进入我国学术视野。空间正义理论并不只是简单地探讨某一特定区域的客观存在,而是关注空间生产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正义性,空间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在探讨公平正义时有了另一个维度的考量。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正处在由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共同治理的改革过程之中,这也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務治理现代化中关键的环节;而城市是一个较乡镇更为复杂的空间环境,城市人群存在更多的阶级,居住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空间正义理论,能够为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使体育公共服务更加公正地惠及每一位公民。
  1 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现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育公共服务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型也由此开始。同时,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的背景下,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也成为体育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1.1 供给主体注入新鲜血液,更富多样性
  在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过程中,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公共服务更具活力[1]。市场及社会组织作为新鲜血液的注入,除纯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外,准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更加多样化,更加明确公众所需服务的要求,使服务更加精准。
  1.2 体育公共服务反馈方式不断丰富,更具高效性
  反馈的速度与精准度是衡量信息反馈系统有效性的两个关键指标。在“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之下,将公共服务反馈系统与之融合,信息能够通过数字通道更加快速传达至相关部门。同时由于治理现代化改革的多元化主体,市场已经成为主要成员之一,更能准确把控公众需求,在反馈更加迅速、准确的同时,将社会需求更加精准化的分析,也使得服务更加高效。   2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将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未充分考虑城市内部差异
  以健身圈建设为例,在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带,存在供给过剩与不足的差异,在城市中心地区,除基本健身路径、政府与企业共同经营的大型场馆,更充斥着各大健身俱乐部,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消费意识的提升,有一大批人会选择更加高级的健身俱乐部;而这些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健身俱乐部,几乎不会在城市边缘地带建设。因此,一个城市中心地区的健身需求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而城市边缘地区在经济上与中心地带存在明显差距,除政府提供与购买的服务外,市场化的健身场所的稀缺,使得这些居民不仅在地域上被边缘化,而且在享受服务时也更加局限。因此,政府应该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根据空间差异进行合理规划。
  2.2 服务产品空间分布不均衡,未进行合理引导与解决
  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中,治理主体与过程均在不断变革过程中,但就目前治理结果来看,仍存在服务产品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所谓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指服务在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程度上的不均衡。仍然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导致更多的市场主体涌入经济发达地带,在服务产品上更加多样,服务更加高端。而城市边缘地带,未进行合理的引导,将市场力量适当引入,在解决空间产品不均衡问题的同时,更能刺激城市边缘地带的体育消费增长,还能有效缓解城市边缘地带因居住被边缘化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3 服务产品后期管理僵化,部分市场化运营效果不佳
  市场化的服务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因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使公共服务异化[2];在政府参与管理的服务部分,又会因为行政环节的冗杂而丧失灵活性。目前公共服务产品管理和运营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管理体系上仍需完善,政府、社会和企业对服务的分工不明确,致使一些企业在健身服务产业化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政府在治理现代化改革当中,仍需进一步转变思路,使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在后期管理与运营中能够进行生态化的运转,真正进入治理现代化轨道。
  3 空间正义理论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3.1 差异性原则是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差异性是空间正义思想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原则之一,空间正义思想强调,所有的正义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应实现有效率的公正和有公正的效率[1],即在服务治理中要兼顾效率与公正的因素,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存在差异也是必然结果。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在公平的前提下,关注效率,尊重差异,根据空间经济、人口结构进行差异化规划。追求绝对的公平,反而会因效率低下而增加公众对服务的不满。因此,在产品和服务类型方面应允许差异性的存在。
  3.2 补偿性原则为解决服务产品不均衡问题提供新思路
  在强调空间生产过程和结果均等的同时注重在再分配环节关注弱势群体的保障,这就需要补偿性原则。在市场化高速发展之下,城市中心地带的服务产品和类型丰富多样,相较之下城市边缘地带则会略显匮乏。但是以同样的方式去发展边缘地带则会因为经济水平较低而无法进行。因此,在边缘地带为满足大众的基本健身需求,应设立更多的健身路径和免费健身场馆,作为对城市边缘地带公众的基本健身公共服务的补偿。
  3.3 “自上而下”的参与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和途径之一
  “自上而下”的参与增加公众对服务治理的认同感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与途径之一。确保空间正义的治理机制必须是社会、公众力量介入的参与方式治理。同样,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改革的要求也是要形成政府、社会及个人多方参与的格局。公民是否具有分享与治理权利,是服务治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哈维曾提出“为弱势群体赋权”的社会政策主张[3]。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空间生产需要公民的参与,这也是一种“赋权”的过程。同样在服务治理过程中,除公众参与与反馈外,应给公众进行“赋权”,让他们拥有对服务治理的权限,实现真正的参与。
  4 結语
  空间正义理论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思想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能够促进服务治理现代化更加良性化发展。空间正义仍有诸多优秀的思想能够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在服务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更多领域的治理思想,与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相结合,来解决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蓝国彬,樊炳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供给方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7-31.
  [2] 李树林.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之困境及改革思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4):31-34.
  [3] 林顺利,张岭泉.社会政策的空间之维——以城市贫困的空间剥夺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63-68.
  [4] 钱振明.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J]. 江海学刊,2007(2):40-43.
  [5] 韩志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J].探索, 2009(2):65-70.
  [6] 张佳.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思想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2-89.
  [7] 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1(4):125-129.
  [8] 王志刚.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论[M].人民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减小胆囊切除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的手术方法和技巧. 方法应用冷光源拉钩、微创系列器械分离钩、钛夹固定手术步骤与技巧,完成胆囊切除术50例. 结果无一例中转传统开腹
患者32岁。因停经53d,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于2005年1月25日急诊入院。患者月经规律,孕4产1流2。12a前曾行剖宫产术,行人工流产术2次。本次停经42d开始有少量阴道流血。自测尿β-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于1a前发现颈部包块,无不适感觉,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甲状腺囊肿,住院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余出现声音嘶哑、憋气,遂来我院复诊,诊断为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因大出血而致中转开腹的比率在1.9%以内,其中肝中静脉损伤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2001年10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有2
1998-2002年,我院共收治经病理证实胆囊腺肌增生症15例。现报告如下。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时体重〈1500g的新生儿。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共收治VLBWI92例,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及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是治疗胆胰管疾病的三种最重要的微创手段,但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单用时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而且由于胆胰管疾病的复杂性,单靠一种方法往往很难
1997-2005年,我们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4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为了解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笔者对日照地区2001-2004年54758例无偿献血者HIV检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2 ml空针包装袋给2~5个月婴儿喂服糖丸,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应用:将一次性2 ml空针包装袋放入备用的容器中,应用时将外包装袋剪去启封口近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