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一,它是基本规范的具体化,是贯彻《会计法》的重要措施,是对《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有效补充,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应用指引; 财务报告分析; 基本规范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7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和1项评价指引、1项审计指引构成,应用指引在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在应用指引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指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其进行解读。
  
  一、《财务报告指引》的重要意义
  
  (一)是完成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
  《基本规范》定位了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其中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纵观财务控制的整个发展历史,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主要目标。企业财务报告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财务报告最重要的是能够真实、完整、不偏不倚地披露企业的经营成果,给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展现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财务报告指引》对财务报告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控制做出了全面的、具体的规范,是对财务报告的全过程的控制,是完成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配套措施。
  (二)是贯彻落实《会计法》的重要举措
  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只是提出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而《财务报告指引》弥补了其缺陷,对财务报告从编制、对外提供以及分析利用做出了详细规范。例如为了保证财务报告在编制环节真实可靠,提出了财务报告编制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要进行的准备工作——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对;财务报告编制的依据是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最终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随意进行取舍;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注时应注意的问题;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注意的问题;企业编制报告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见,《财务报告指引》为会计人员真实地、完整地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法律保障,从而保证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是对《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要补充
  2000年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对《会计法》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具体化,它主要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对外提供以及法律责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更深层次上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遗憾的是,没有对财务报告如何分析利用做出明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范围,降低了财务报告在整个会计体系中的使用效率。《财务报告指引》最后一部分,从第十六条到第二十条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告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财务报告指引》的突出特点
  
  (一)层次清楚
  指引共四章,二十条。第一章是总则,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主要提供了四个方面的信息:制定指引的目的、依据;指引所采用的财务报告的概念;财务报告在三个环节可能存在的三种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要求和财务报告工作的负责人。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是围绕财务报告三个环节的风险采用的具体控制措施展开阐述。可见整个指引结构一目了然,便于学习和掌握。
  (二)语言简练准确
  与其征求意见稿相比,大幅度删减描述性文字和合并同类问题,由原来的二十六条减少到二十条,将第二章“岗位分工与职责安排”全部删掉;字数由原来的2 966个字减少到1 882个字,减少了1 084个字,减少了37%。以指引第一条为例,征求意见稿中总共89个字,指出指引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企业规范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防范企业不当编制与披露行为可能对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共55个字,制定的依据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而正式稿只有61个字,仅用17个字就概括出了本指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报告,保证报告的真实、完整”,制定的依据除了基本规范还增加了《会计法》,比征求意见稿更全面、更具体。再如各章的标题,征求意见稿的第二章“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及其控制”和第三章“财务报告编制及其控制”,在正式稿中合并为一章,而且标题仅7个字“财务报告的编制”,文字非常精炼。
  (三)延续了《基本规范》的理念,明确和细化了各控制主体的职责
  基本规范所界定的内部控制主体有四层:一是董事会,二是监事会,三是经理层,四是全体员工。董事会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直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负责,尤其是企业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承担重要责任;全体员工在实现内部控制中承担相应职责并发挥积极作用。《财务报告指引》细化和明确规定了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主体,一是有关财务报告的具体工作(如编制、对外提供、分析利用)由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组织领导,具体表现为: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会部门负责人要对财务报告签名并盖章;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要参加财务报告分析会议,并且在财务分析和利用工作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二是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四)简练概括出财务报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和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更注重风险管理,因此增加了第三条,指出财务报告的风险存在于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编制阶段,产生的原因是“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的风险是“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声誉受损”;第二个环节是对外提供阶段,产生的原因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导致的风险是“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利用阶段,产生的原因是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导致的风险是“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五)详尽指导了企业应如何实施财务报告分析
  《财务报告指引》第一次把财务报告分析纳入法规的范畴,表明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意识到财务分析有助于企业识别风险,从而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指引在第四章详尽介绍了从以下环节做起,保证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一是企业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报告分析工作,为了保证分析的效果,提出要把分析制度化——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从而把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报告的分析方法是充分利用财务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营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三是为了保证财务报告分析不流于形式,强调把财务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分析报告,并且构成企业内部报告的组成部分。四是为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分析报告的结果要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指导各级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为扎实开展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2016年农业部安排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资金,支持部分水果优势产区开展老果园改造技术示范。近日,农业部印发《老果园改造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推进项目落实,集中打造一批优质高效精品果园,力争比改造前优质果率提高1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亩均纯收入提高10%以上。  方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阐述。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  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实施两年来,共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设5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100万吨、果蔬贮藏能力60万吨、果蔬烘干能力60万吨,切实增加了农产品有效供给量,实现了农产品错季销售和择机销售,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为确保2014年补助
近年来,人文意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总体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意蕴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试图构建我国当代高校图书馆人文意蕴的基本表现
记者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拨付农业综合开发转移支付资金341亿元,占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补助地方支出预算的100%。  其中,拨付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36亿元,主要用于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确保《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顺利推进。拨付产业
〔摘要〕预检是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实践层面对科技查新的预检过程进行了探讨,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预检的作用、预检的基本思路,举例说明预检的方法,并给出了预检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供各位科技查新工作人员参考,共同提高科技查新效率。  〔关键词〕科技查新;预检;查新效率  〔中图分类号〕G2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1-0086-03  随着我国科
[摘 要]从图书馆的性质、图书馆管理和读者需求出发,结合我馆实际,论述了读者广泛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对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途径和方式,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读者管理;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5-0038-03  Research on Readers Participating
文章首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特点进行阐释,对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内涵进行描述。取样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对其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在肯定已取得的成绩上
通过"加维匹配"的方法实现了GIS基数据与气象基数据的精确链接,并且基于此方法开发了直接基于GIS基数据的大气资料处理分析系统,在导入外部算法之后,可方便快速的对全球大气资
近日,农业部召开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分析秋冬种生产形势,安排部署秋冬种重点工作。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指出,抓好秋冬种生产,事关稳定经济发展大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紧抓不放,逐区推进、逐项落实,推进秋冬种生产顺利开展。加强政策信息引导,稳定播种面积。落实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收入预期。强化市场引导,积极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