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一生中长知识、增见识的最好时机,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平时说话做事、判断是非喜欢凭个人的意气和喜好。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尤其是语文学科,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广、范围大,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讲解、文本分析会使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因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很重要。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沖动,他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学好语文。但学生对学习语文是否怀有兴趣,这又跟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得当,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有时在课堂中处置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并且事后自己也并不在意,没有放在心上的小事,但对当事的学生来说却会变成影响他今后学习语文的一件大事,以致从此改变他对学习语文的态度,甚至会使他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此,我作了深深的反思。
  一、教师在课堂中处置偶发事件要慎重
  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是针对人的发展的一项工作,面对的是一群群生龙活虎、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他们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无可厚非,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会专心听讲的。当然,免不了也出现个别不听讲或做另外事情的人,教师对这些学生该如何处置,怎样对待呢?这确实需要研究。如对这些学生处置不当,造成的后果肯定会是很严重的,有时甚至是无法挽回的。
  如我曾严肃批评过一个在课上看课外书的学生。然而事后我发现,他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低。我所处置的这件事,应属于处置不当而造成恶果的这一类。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当时处置时严重地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使他在同学面前没面子。由于他成了一个课堂违纪者而受老师批评的人,才导致他以后种种对学习语文不良的行为产生,以此来发泄对我个人的不满。因为情绪上的变动,使得他对语文学习也变得越来越不喜欢。我当时确实不应这样野蛮收缴,毕竟当他看见我时的神情和举止都表明他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的收缴行为其实是多余的。因此,教师在处置这类事情时一定要小心慎重。如果我当时把此事放到课后来处置,及时找他了解情况,引导他今后如何来处置好课本与课外读物的关系,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严重的后果了。
  二、批评、教育学生不能打击其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错误、不足,肯定需要批评、教育的,但不能让他由此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凡影响了学生今后学习兴趣的教育都是对学生没有帮助的教育。一般说来,学生在课堂中做一些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情,只要他自己懂得这是犯了错误、是不对的就行了,毕竟明知故犯的人是很少的。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犯错误,而且在并没有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就应该宽容对待,只要适时地提醒他,让他引起注意,及时改正就可以了。适时的宽容对当事的学生来说比教师用千言万语进行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本案中,当时学生见到我时慌忙藏书的动作、惊慌失措的神情都表明他对自己的错误已经认识打了,况且当时班中知晓他听课不认真的人也是不多的。那时我只要微笑面对,让他轻松一些,并提醒他上课要专心,这样的处置肯定不会打击他学习语文的兴趣,或许他还会打心底里感激老师。从另一角度看,他用看名著来打发自己所不喜欢的内容这一方法,说明他对语文这一学科内心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无非采用的形式不正确而已,或许他对所讲的内容已经了解了也说不定,能看《三国演义》原著不是证明吗?而我当时那样一意孤行地处置,使他在其他同学面前变成了一个上课违纪者的形象,这对一个学生来讲是最大的打击,从而使得他最后一点对语文的兴趣也被我剥夺了,这可以从他收缴后的种种表现得以验证。这样的处置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以致他对我个人行为的不满上升到对语文学习的不感兴趣,不再愿意学习语文了。
  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从细处着手
  学生在课堂中看课外书当然是不对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学生在语文课中用看课外书来解决自己对所上内容不感兴趣的问题,这与用睡觉、谈话、吵闹等方式来表示不感兴趣的人要好得多,两者是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毕竟他心目中对语文还是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像本案中的这位学生看的《三国演义》原著也是语文课外必读书目之一,这也说明他课外对语文是十分感兴趣的,否则的话他绝不会有兴趣冒着受老师批评的风险来看这本书了。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把自己的零用钱花到购买玩具、零食上,能用它来买几本名著丰富自己头脑、开拓自己视野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了。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个学生还是应该得到表扬的。如果我当时能利用这一点来引导他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就能很好地激发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能使一件坏事变成有利于提高他语文学习能力的好事,为他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当时的我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桎梏,根本没有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考虑,丧失了激发他语文学习兴趣的有利契机,一味地认为上课看课外书是不对的,这样姑息养奸只会助长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发展。于是我进行了简单、独断的处置,以致出现了不仅没有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把他仅有的一点兴趣也剥夺了的后果。这样看来,他对语文不再感兴趣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单是靠课堂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可能的,只有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他主动去学,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初中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不是打击他们学语文的兴致。此外,教师在课堂中碰到一些偶发事件时一定要慎重处置,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即使所遇的事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甚至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最好也不要当堂处置,而要把它放到课外来处置,这样不仅能让当事的学生有自我认识的时间,也能使教师有充分考虑的余地。有时处置得当,能很好地帮助今后的语文教学,而处置不当则会“全盘皆输”。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太强,而且学生这份兴趣在多元化兴趣面前能够维持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细心呵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这份兴趣给学生今后学习语文带来帮助和动力。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春秋时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相土尝水,在此建城。隋文帝开皇9年始称苏州。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历经沧桑,城址基本未变,保存着宋代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的“小桥、流水”式古朴风貌。  苏州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园林、苏绣、评弹也许是苏州文化遗产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甲天下”    在中国,人们熟知"苏州园林甲天下”这句话。苏州现有园
对公结算账户是商业银行低成本资金、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推行各种新型结算业务、代收代付业务的基础,是银企价值实现的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家银行拥有结算账户
经营转型是经济转型大趋势下,农行实现由传统经营向现代商业经营转变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随着金融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全面、系统、加速推进经营战略转型被提到事关农行持续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根本无法体现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会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因而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物理学科采用的是全新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它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
企业文化作为经济领域的文。化表现,已成为促进企业业务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推动力。每一个成功企业的发展,其原动力无一不是该企业文化沉淀的成果。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所需要复合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思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企业战略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和方式,是企业在经营活动各环节的行为准则,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在人的思想上、价值观念上的反映,极
The histo-patholog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leading to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re still ill-defined;however,there is incre
摘要: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从分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培养与提高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听说能力 就业导向 商务英语教学  一、引言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早在2000年10月就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
2002年经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闵北工业区,位于上海经济中心的闵行北部,总规划面积6.65平方公里,于上海虹桥开发区、渭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