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正式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基础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各科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面展示等都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强调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但是读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分离展开,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写”能力的培养或者是通过“写”能力的培养促进“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分离展开,应该巧妙地结合起来。本文围绕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特征,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的必要性,明确了两者结合培养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讨了如何巧妙地将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结合
  
   一、 前言
  读与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所谓读写能力主要指的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真正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应该注意两种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刻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然后再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教学的结合现状不理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反思自己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寻求教学的突破点,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读与写能力。
   二、 总结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特征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引导性,启发性,拓展性特征。首先是引导性,小学生年龄小,理解水平不足,但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小学阶段作为他们接受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相比较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趣味性降低,专业性提升,教学目标也强调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其次是启发性,例如学习《画杨桃》一文,在讲解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与文章相似的处理方法,借助道具让学生多角度全面的观察杨桃,启发学生完成对课文表达思想的感悟。拓展性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方面,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篇具体的文章上的教学,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阅读拓展,并且在阅读中增加感悟,写一些小随笔等。
   三、 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结合的意义
  (一) 语音和词汇的联系非常密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与写能力,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意义重大。首先语音和词汇的联系本身就比较密切。小学生开始学习拼音,生词生字,引导学生精确地掌握这些内容很有必要。很多小学生都存在字词发音不标准的现象,出现声调混淆,提笔忘字等现象,这都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作用,对学生基本功底的提升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语音词汇等的教学中应该强调读与写结合的必要性。
  (二) 阅读和写作关系密切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小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无法正确理解,无法正确表达,因此教师需要做好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引导。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一些词句无法正确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结合上下文更深入的理解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借助朗读和默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写作训练中,让学生有效地应用阅读中掌握的好词好句,在自己缺少写作灵感的时候,借助这些词句启发自己,提升写作能力。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 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读与写能力结合培养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理解,表达,逻辑是基础知识学习的三个层面,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读与写能力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意顺序,由浅及深,层层递进,例如开始从小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入手,然后逐步转化为简单的名著,例如四大名著注音版,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水平。
  (二) 读与写能力结合丰富学生的文字累积
  读与写能力结合培养,应该丰富学生的文字累积。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模仿是基础,引导学生在模仿中不断累积,例如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不断品味,不断借鉴。
  (三) 读与写能力结合提升学生的造字水平
  读与写能力结合培养提升学生的造字水平,一篇文章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好的文章逻辑性强,有很多优秀的句子。小学生阅读数量有限,写作水平也有限,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需要多次修改,所以教师应该强调学生造句能力的提升。提升造句能力不能单纯地借助教材阅读,应该注意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累积,不断感悟,理解写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学习写作者的造句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造句水平。
  (四) 读与写能力结合培养学生以读促写能力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活背景以及经历的不同,导致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感悟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对文章有整体的了解,方便学生对文章有更好的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工作,还可以结合自己学习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逐步提升学生以读促写能力的提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习中,读与写是学生的基本功,为了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重视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读促进,以写促读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正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读与写结合教学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自身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辉,田进龙.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
  [2]吴明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5(8):60.
  [3]刘瑞政.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
  [4]焦艳芬.论小学语文阅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7):36.
   作者简介:
  吴佳丽,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其他文献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总和)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展示的整体面貌,以及国际社会对其综合国力,核心价值和整体面貌的感受与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汉斯希尔曼先生的设计风格成长历程、设计风格以及设计风格在作品的体现还有他的影响.  关键词:汉斯·希尔曼;设计;方法风格;影响  一、认识汉斯希尔曼先生自己的设计风格成长历程  二战后,经济复苏,电影业的到了快速发展,电影促成了海报的发展,也使得电影业需要大量的海报,造就了一批平面设计大师,汉斯·希尔曼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基础教育家,他也是享誉世界的视觉艺术大师
摘 要: 本文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旨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课外阅读;重要性      一、 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生动地表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写作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写作素材的累积需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针对工程实际,开展了薄壁空心高墩钢筋加工、运输、连接与焊接工艺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与进度.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形成了劳动和人事两套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这种分割虽然适应了市场分层的要求,但也形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分割的局面,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市场管理制度的交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迫切需要统一市场管理,取消体制性分割。因此,我国应及时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契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关键词:大部门 体制改革 培育 统一规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节日,天未亮,父母就已经出门卖豆腐了.我常常提前坐在门口等着父母.rn那天我等了很久很久,直到天有些黑.那时的冬天,黑得早,也比现在冷得多.可能因为这,以前
期刊
公益广告和其他的广告不同,他属于一种非商业性的传播媒介,并且其想要给社会传达的思想和意义与其他的广告也不同.作为我国的公益广告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广告的方式,来传达给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近些年,我国的公路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公路工程由于偷工减料、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严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