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小店主与老兵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里的前“总统”李登辉
  
  今天是来台湾的第4天。早上坐在床上看电视,第一个感觉是,台湾收不到中国大陆的中央台。这很可能是陈水扁
  当局“去中国化”的一个手法。尽管如此,此地仍然可以收到香港的凤凰中文台。看来在台湾,凤凰台成了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的唯一民间电视渠道,很值得珍惜。
  电视新闻里,第一次看到了久违的前“总统”李登辉作演讲,他看上去精神还不错,红光满面,身体出奇健康,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回答观众提出的“为什么陈‘总统’就职演说没有提台湾制宪”问题时说,他最了解陈水扁“总统”的心,这次陈“总统”之所以在就职演说中退了一步,没有提(台独)“制宪”,就是因为社会上两派意见分歧太大,所以不能马上搞“制宪”。大意是条件成熟以后,陈水扁肯定要搞台独的。
  另外,他还说“修宪”(重修《中华民国宪法》)并不解决问题,他在位时已经修了6次,这样的“宪法”已经不能再修,只有彻底“制宪”才能根本解决问题。接着他就对连战进行人身攻击,称“连战的脸部表情有点像神经病”,还说是有一个医生这样说的。他讲到此处,听他演讲的人们鼓起掌来。
  李登辉这个人看来真不简单,可以说是个人精,其煽动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人们当年的想象。他说的话十分尖刻,连战本是他当年任“总统”时的下属,按中国人传统的礼数,决不会与他当面对骂的。而李登辉钻了这个空子,毫不留情地极尽挖苦之能事,达到完全不尊重对方人格的地步。
  
  未受冲击的街头文化
  
  下午睡了一大觉,精神很好,晚上与G君在大学附近的一家饺子店用餐。大学附近的街头餐馆特别多,既亲切又干净,一到晚上就万家灯火,看上去非常热闹。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面馆前,居然嗅到了久违的阳春面香气,使我好像一下回到了少年时代,有种时光倒错的感觉。
  我对G君说,台湾没有经历过公私合营与公有化,各家都把祖传的经营秘方与看家本领一代代保留了下来,店面再小也有其特色。这些面馆的小老板对自己从父辈手中承继的祖业小心维护,传统的经营文化深深积淀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比方说,店主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维护着一种传统的待客之道。
  大陆在计划经济时代则正相反,先是把过去惨淡经营的小业主文化当作资本主义根苗全部摧垮,经过“文革”之后才让一部分人重新从事小业主生计。1980年代以来的个体户都是白手起家,早己失去传统家风、店风。我们日常所见的,只有那种原始的、赤裸裸的、粗鄙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贪婪品性与奢华气势。台北的夜色中,那些灯光下的小店有种难以言表的人情味。
  G君说,林毓生(从台湾赴美国留学的著名学者)先生有篇文章说,台湾与大陆相比,在对传统的继承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经历过激进的全盘反传统运动。看来,这一点林先生说到点子上去了。
  我们一边散步一边漫谈。G君指给我看一家饭店的名称——“汤馔”。这两个充满古人意趣的字,结合到一起,真有一种古典文化的美。中国汉字传达的一些极为精致的意思,常常通过这样一些餐铺招牌为人们所感受到。我想起一位上海朋友准备为即将出生的孩子起名,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字,其实,唐诗宋词中有多少优美而丰富的汉字,为什么想不到呢?
  G君说,一位台湾朋友告诉过他,台南那些地方,尤其是农村,人真有点宋明人的遗风。一位大陆学者第一次到那里去,许多村民都来看这位“共匪”,纷纷说,要把“共匪”请到家里做客——因为当时没有适当的词来指称大陆人,只好借助于国民党反共宣传的称呼。也是趣闻。
  
  在雨中挥舞国民党党旗的老兵
  
  今天是来台湾的第5天。上午7点出发,乘车去郊外参观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接着又去蒋介石草山行馆,那是蒋介石来台湾后1950年代长期居住的地方。公馆整体上是日本式风格,格局似并不大,但窗明几净,有一种恬淡之美。20年前我在一张政协小报上读到过蒋介石的警卫写的回忆,印象很深刻,说1950年代蒋介石在草山过生日颇为俭朴,只让警卫下山在老百姓家里买了两只活鸡。
  回市区路过国民党中央党部,在7楼党史馆参观,一位国民党的义工为我们讲解国民党领袖创业的艰难。此地参观者很少,整个大厅只有我们几个人。我总觉得整个的气氛是人去楼空,有种难以言说的落寞之感。
  这时外面正好下起了大雨,在滂沱大雨中,党部大楼外聚集着的几十个退休老人仍不肯离开,有两位老人在雨中用双臂挥舞国民党党旗,颇有悲壮伤感的气氛。这些属于深蓝的老兵,似乎想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已失去政权的国民党的支持。
  据说连战现在就在此地楼上某一层办公,真不知选战失败后的连战看到这些老兵雨中挥旗的场景,心中会作何感想。国民党要再等4年,才有一次新的机会重整河山,他们到那时会有所作为吗?
  (本文系作者2004年的台湾观察)
其他文献
演出开始后,舞台上亮起昏黄的灯光。她低着头,带着吉他手和手风琴手走上台。然后,灯光熄灭,音乐开始。某些时候,她声嘶力竭,仿佛五内俱焚,声音如刀锋一般敲打在8成以上的中年观众的心上;某些时候,她又如小女孩般蹦蹦跳跳,用嗲嗲的声音对观众撒娇,在台上自言自语。  从没见过这样的41岁女人。还有着18岁女孩的骄傲、爱惜自己的羽毛,文艺女青年的灵气、皱眉、看不惯,以及时刻表现出来的个性——摄影师拍照的时候,
期刊
五年的时间,他已投入了亿的资金,在未来两到三年还将追加亿,现在他把台湾的生意尽数卖掉,准备孤注一掷    来自台湾的商人陈明哲是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99年,他便开始了海南岛西岛的旅游开发,如今他的新项目——茂名的放鸡岛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5小时车程之外的广州的地铁里开始频繁播放着关于它的广告,而在冬天来临前,北方的各个城市也将知道它的存在。      钱和时间砸出来的海岛   
期刊
当惯了“老大”的何鸿燊,7年“适应期”中脾性丝毫未变,是时代变了,还是赌王老了?      赌王有恙。据香港传媒报道,澳门赌王何鸿燊8月初传出病情有变,家人陆续赶往医院探望。尽管何鸿燊亲属称其“正在康复中”,但坊间还是对这位88岁的耄耋老人的病情及其执掌的商业帝国的未来,生出几分猜想。  何鸿燊是澳门博彩史上权势最大、名气最响、获利最多、在位最长的赌王。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也最为享受“唯我独尊
期刊
清晨,坐在一栋普通建筑的白色雕花栏杆后吃早餐,眼前就是烟波浩淼的大湖和倒影在水中的城市皇宫。仙鹤从湖面掠过,松鼠和猴子在附近的白色建筑上上蹿下跳。如果你看见拖着长尾巴的野孔雀,那绝对不是幻觉。  这座城市本身,美得就像水中倒影,你若再靠近一点,视角、距离、温度、气味均已改变,你和它两者能否自保,都未可知。  抵达后不久,就遇上斋戒日。这一天,从日出到日落,大部分印度教徒都不饮不食,而剩下的人也几乎
期刊
有些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碰到,却轻易就忽略过去。当有人开始为此刨根究底,我们才发现,奥妙无穷    问:为什么人们高兴的时候都是笑而不是哭?    【答】  甲  很难正面回答为什么高兴了会笑,但是可以从为什么不高兴了会哭来解释:生命从诞生的一刻开始,就落入了无处不在的危险之中。为了保证种族繁衍,成年动物要担起照顾幼兽的责任。与此同时,幼兽也需要在自己有需求(包括遇险)的时候,向它的看护者发
期刊
当涉及利益时,这个世界是很危险的    忘了是哪位知名的文化界人士说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可在网上想找自己的消息,只能去八卦版面——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归为娱乐圈了。  其实“娱乐化”不全然是被动的,少不了当事者的参与和配合。用“合谋”不大准确,说合流总是可以的。一个越来越强有力,越来越席卷一切的趋势,把商业、文学、娱乐、媒体出版和时尚工业,包裹在一起。观看、消遣、品位、消费,也越来越密不
期刊
Hulu?葫芦?对中国用户而言,Hulu的名字或许还有些陌生,知名度远不及YouTube和土豆、优酷,但在美国,Hulu已是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之一,去年所拥有的影响力堪与2007年的Twitter媲美,在《时代》周刊“2008年50项重要发明”评选中名列前茅。  事实上,Hulu的命名正取自中文“葫芦”,寓意“收藏珍贵物品的容器”。  与众多发布业余爱好者所拍视频的网站不同,Hulu在NBC、FO
期刊
是做普通的化肥厂女工,还是光彩照人的T台模特?在这个教育缺失、价值观混乱的世界里,不同的路径选择,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地决定了她的人生之路    徐倩死了,死得蹊跷,死得令人不寒而栗。  顶着世界旅游小姐的皇冠,她与一个陌生男人(亦即后来的凶手)飞赴云南丽江,当夜即入住酒店同一间房。第二天夜晚,在经历“两次激情”之后,被酒店里洁白的枕头捂死,内脏还出现多处伤痕。凶手声称,“他和徐倩都体悟到了生命
期刊
据悉,2007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吸毒人口高达1.3万,检测出HIV感染者已超6000例。专家认为,凉山的艾滋儿童问题,要比河南严重得多    盘山公路从西昌市东部螺旋上升,从海拔1500米渐渐升至平均2300米的高地。气温渐渐有所降低,披着察尔瓦的、皮肤黝黑的男女陆续出现,昭觉县城快到了。  深蓝色、白色的察尔瓦给人留下的感觉是神秘和静谧。已经是11月了,地里的作物早已经收割完毕。大人们似乎已经清
期刊
一放一收间,陈一舟明白了步步高老板段永平对他说的“快即是慢,慢即是快”的道理      陈一舟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三元桥一座大厦的25层,3张大办公桌一字排开。自左至右,CEO陈一舟,COO刘健,另一张原本是CFO的,现在空着,办公桌上的东西摆放得散乱而随意。  下颌宽大、眼神灵活的陈一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未上市公司的最后一个大佬”,此外,他还被贴上了很多标签:创业疯子、资本玩家、收购狂人、机会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