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再造术中肋软骨支架结构的构建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chu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效果稳、美学效果理想的鼻再造支架的构建方法,并提出鼻再造过程中支架构建的注意事项。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我科行鼻再造术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组织缺损部位、使用的支架材料、皮瓣的种类等。总结鼻再造支架的材料选择和构建方法。

结果

本组共233例,男126例,女97例。年龄4~60岁,平均25.4岁。组织缺损最常发生的亚单位为鼻翼和鼻尖,平均损伤鼻部亚单位4.39个。再造方法以额部扩张皮瓣为主。随访时间6~36个月。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

结论

无论采用何种皮瓣行鼻再造术,稳固的支撑结构已然是决定最终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肋软骨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效果可靠的鼻再造支架构建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股深动脉穿支(profunda artery perforator, PAP)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PAP皮瓣行乳房再造,其中乳腺癌分期Ⅰ期4例,Ⅱ期2例。患者年龄31~53岁,平均(36.2±5.9)岁。结果皮瓣长(25.2±0.2) cm、宽(6.4±0.8) cm、厚(2.6±0.2) cm,血管蒂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女性外阴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17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阴肿物扩大切除及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7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外阴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在修复女性外阴大面积缺损时,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效率高、皮瓣血供可靠的优点,可进行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联合Müller′s肌缩短治疗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8只眼)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皮肤及睑结膜两侧入路,于皮肤面分离显露上睑提肌表面,于结膜面经上穹窿内、外侧小切口分离结膜与Müller′s肌,睑板上缘处离断肌肉形成上睑提肌与Müller′s肌复合组织瓣,将其相应缩短并调整后固定于睑板中上1/3处,对上睑下垂进行矫正。结果对本组病例进行术后
目的探讨受区肿胀预扩张技术在自体脂肪面部移植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受区肿胀预扩张技术行自体脂肪面部移植术,应用高频超声记录受术者手术前后定点的软组织厚度、血流信号及受区变化,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各时间点脂肪移植物存活率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血流信号面积比率采用方差分析,患者术后满意率及疼痛评估采用均值统计数值。结果14例受术者术后凹陷部位改善明显。
目的根据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乳突区皮肤软组织生理特性的差异,运用不同的耳再造术式完成耳廓再造,探讨个性化耳廓再造的可行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我们针对乳突区皮肤厚度与松弛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种类型:薄紧型,薄松型,厚紧型,厚松型,分别运用耳后皮肤扩张法完成耳廓再造2129例,耳后筋膜皮瓣扩张法完成耳廓再造330例,Nagata二期法完成耳廓再造1321例。本组患者均以自体肋软骨作
目的介绍应用自体口腔黏膜微粒游离移植再造阴道术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133例需要阴道再造的患者,其中先天性无阴道患者97例,性发育异常患者36例,年龄16~36岁,平均25岁,在全麻下行自体口腔黏膜微粒游离移植再造阴道。术后定期观察再造阴道上皮化的时间、脱离模具的时间,脱离模具后再造阴道深度、周径、容积并进行记录分析。对已有性生活的72例患者应用FSFI调查表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不同分支为蒂的大腿反流灌注皮瓣的分型、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方法根据膝关节周围缺损的特点,结合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和分布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大腿反流灌注皮瓣,修复缺损。结果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共为23例患者实施大腿反流灌注皮瓣手术。依据皮瓣穿支血管来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斜支、股直肌支或横支,而将皮瓣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种类型。本组病例中,Ⅰ型皮瓣7例,Ⅱ型皮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