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感觉政治学——《巴黎手稿》中的感觉理论及其美学意义

来源 :社会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从人类的社会实践出发,将感觉置于社会历史语境探讨其存在状态与人的本质属性。感觉是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的基本界定,但在私有制的支配下,它不再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而成了功利性的、片面的、麻木的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奴役的感觉。人作为自为的、自由的存在,必定会寻找相应的路径去探寻其本质力量,实现感觉的人化,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私有制的扬弃。马克思的感觉解放理论并不只是一般性的社会考察,而是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人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必须在感觉解放的基础上。感觉从一个认识论概念具有了丰富的政治学内涵,承担了重
其他文献
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大学英语作为核心课程,是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宋玉萍女士所著的《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9月1日出版)一书立足于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将图式理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该书首先阐述了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了我国图式理论的研究应用现状.
《新世纪媒体英语阅读(第2册)》(何肖朗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侧重于帮助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使其能够在阅读理论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高效且快速地获取英语知识信息。阅读学习思路指引。该书基于新媒体大环境展开探讨,重点探析了人文英语、经济英语、政治英语等核心内容,为高效英语阅读学习提供了全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环境治理政策在农村面临执行困境,亟待研究解决。在2018年秋某市X区吊炕拆改的调研基础上,通过间断-均衡理论视角的分析,认为环境治理政策落实难并非以往普遍认为的政策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在于政策过程的间断性,这体现在:(1)政策目标上,没有将公民的参与意愿纳入决策机制中来;(2)政策工具上,运用强制手段而非市场手段和宣传引导;(3)政策的精确设置上,政策变更过快,与部分民众的利益和观念相冲突。据此,环境治理政策的有效落实,须要综合施策:(1)政策目标上,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约束机制,健全村民参与政策议程的体
家庭人口学特征及其带来的认知环境刺激与教育期望差异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Cox模型分析幼儿会话语言和学
通过分析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状况,从流动模式、过程和结果3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家庭化的概念、类型进行重新界定,按照家庭化程度将流动人口家庭划分为离散型家庭和聚合型家庭.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呈现出从离散化向聚合化演进的趋势;流动模式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呈现以家庭式流动为主的特征;流动过程遵循"夫妻一方先行""夫妻共同先行""其他成员先行"3种流动序列以及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为主的"分""合"路径;流动结果整体呈现出"聚合多、离散少"的家庭化状态.深入考察流动人
1978年邦戈茨提出中间变量模型,用以估计生育水平或分解生育率的中间变量影响因素.2015年邦戈茨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修订.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用邦戈
刘鹏的《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途径与发展趋势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一书以高校声乐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声乐教学展开新探讨。秉持问题意识,分析教学现状。在肯定高校声乐教育成果的同时,作者秉持问题意识,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了传统教育模式对声乐教学的束缚,强调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探寻了高校声乐教学之法。
基于Thomas Brinkhoff的城市人口数据库,采用了118个国家相距10年的两期数据,检验了国家首位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人均GNI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首位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发展与首位值之间的关系为正;而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负.同时,经验分析结果也发现了"中心区位理论"在解释城市规模分布中的作用.其中,由经济活动强度和制造业占比代表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促进人口集中,由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代表的地租和运输成本促进人口分散.研究结论
C管理模式将中国国学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学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中国式创新”体现为中国企业在动态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模式的进阶与组合,而引致“中国式创新”的本质因素则是中国的独特情境。通过分析西方管理理论是在最丰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商品推动了市场世界的开拓,又反过来需要更多的生产以满足更大的世界市场,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就是这一事实应用的结果。日本式管理继续在“制度管理人”的情景下,在学者共同努力和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产物质财富方式企业,树立从管理要利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效应已经凸显,多种文旅融合业态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生态旅游本身是一种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推广某种优质价值观念或文化理念的类型化旅游活动,对于传统旅游业来说天然具有符合我国当前“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现代性”底子。生态旅游观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并脱胎于我国古代山水旅游之中,与当代生态旅游具有天然耦合性,并能够对其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探究现代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观的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也是实现党和国家倡导的“文化、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