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实施三年计划推进城乡危改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意见》指出,全国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其中,2013~2014年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820万套、农村危房532万户。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表示,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来看,棚户区改造还处在爬坡攻坚阶段。特别是当前待改造的棚户区多为基础差、改造难度大的地块,在创新融资机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农村困难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住上安全住房的诉求比较强烈。
  王宁说:“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千百万个住房困难家庭生活改善,是惠民生、稳增长相互促进的重大举措,必须在已有成效基础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意见》提出,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工作要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稳增长、惠民生,明确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三年计划)。2015~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其中2015年58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其中2015年432万户),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布局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便捷。
  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一直备受关注,也是工作难点。据王宁介绍,仅2015年,中央已安排棚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1494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365亿元。针对目前进度,《意见》指出,要加大改造力度。一是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抓紧编制2015~2017年城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加快棚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二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尽快编制2015~2017年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确定棚改安置住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组织编制2015~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及农房风貌管理和引导。
  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意见》提出要创新融资体制机制,明确了四方面工作举措:
  一是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各省(区、市)应根据棚改目标任务,统筹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本地区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的管理办法。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的范围,限定在政府应当承担的棚改征地拆迁服务以及安置住房筹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包括棚改项目中配套建设的商品房以及经营性基础设施。
  二是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积极推广特许经营等各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各地应建立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与价格补偿统筹协调机制,合理确定服务价格,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是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承接棚改任务,政府在出资范围内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对原融资平台公司提供担保。
  四是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承接棚改任务及纳入各地区配套建设计划的项目实施主体,可依据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协议、特许经营协议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合同进行市场化融资,开发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据此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发放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提供棚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意味着我国在住房保障领域正从过去较多由政府直接供给,向未来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
  为了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目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从部分城市实践来看,有利于缩短安置周期,节省过渡费用,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王宁说:“前几年,市场上存量房源少,棚改安置住房以新建为主。去年以来,尊重棚户区居民意愿,不少地方把存量住房转化为安置房房源。当然,在实践中要坚持一条原则,实物安置还是货币安置,由居民自愿选择。”
其他文献
编前语:  遍布全国六十多万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从2012年完成建设至今,三年来它们怎么样了?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故事?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借着“全民阅读”的春风,我社推出“百家优秀农家书屋、百名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系列报道活动”(简称“双百报道”)。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农家书屋的建设,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期刊
在湖北省恩施市沙地乡沙地社区百年老街的南头,伫立着一幢新式平房,与老街的古朴素雅交相辉映,这就是刘应波的家。平房一楼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招牌,上书“兴欣农家书屋”六字。进得门内,书架整齐的排列着,各种书籍,陈列有序。一张长约两米的条桌,当门陈设,上面放置着文房四宝,一看就知道主人高雅的知趣,真让人有挥毫泼墨的冲动,整个房里充盈着淡淡的书香墨味。  这就是刘应波老人的“兴欣农家书屋”。  刘应波,今
期刊
刘云龙,男,65岁,家住湖北大悟县城关镇枣棚村,在退休前曾任村支书25年。  1968年,高中毕业的刘云龙回家务农。尽管当时白天在地里务农非常繁忙,农活繁重,但在父辈的影响下,刘云龙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学习,更是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买书上。尽管已过去三十几年,家里目前还有当时买的600余册书。  2010年,村里的农家书屋建好,刘云龙是第一个到农家书屋借书的人,也是来得最多最勤的人。翻阅以往的借阅记
期刊
在2014年的5月,北京怀柔区怀柔镇东关村村民在村里的农家书屋还只能看纸质书,而从2015年5月开始,除了纸质书籍,他们还可以在书屋里用手机阅览电子书籍,甚至能把书下载下来回家或在随便什么地方阅读,比借阅纸质书籍快捷方便了许多。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里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设备具有了手机阅览和图书下载等功能。  书屋初变  1998年,东关村人自掏腰包建起一个藏书2000册的书屋。2009年,改为农家书屋,
期刊
我叫汪新民,今年73岁,是浠水县洗马镇羊角桥村的一各普通退休老师。我和我创办的书屋获得了“全国优秀农家书屋书屋管理员”、“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三项荣誉称号,去年4月,我有幸当选了第二届全国十大读书人物。从2003年到现在我办书屋有11个年头了,书屋图书由当初不足200册发展到现在10万余册。办书屋不仅圆了孩子的“读书梦”,实现了乡亲的“致富梦”,也编制着我老年人生的“幸
期刊
近几年,“吉林农民摄影文化现象”在国内摄影界异军突起,势头可比上世纪80年代的“吉林东丰农民画”。在去年公布的第四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获选作品中,吉林省农民摄影爱好者喜获丰收,一举夺得4项铜奖、9个优秀奖。特别是吉林市农民摄影人获得3项铜奖和8个优秀奖,《中国艺术报》发表的《在土地中生长的摄影故事》称“如此殊荣,在全国是独一份”,并称其为“吉林省吉林市农民摄影文化现象”。  这群农民摄影者,一定整天
期刊
张彦东,男,满族,党员,1979年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青龙县美术家协会主席。绘画主攻工笔动物,近年专题画狼。  作品发表及获奖情况摘要:  2000.被评为秦皇岛市“优秀文化新星”;  2007.作品在首届“金紫荆奖”中国美术教师作品选优活动中获“金紫荆优秀奖”;  2007.获第六届全国师生优秀美术作品评选铜奖;  2008.美术作品获“2
期刊
王力 编/25.00元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14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第四次修订版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
期刊
余世存 著/6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鉴于解读易经的著作多停留在猜谜、训诂、算命附会的层面上,大众仍苦无一部通识简易的著作。作者取伏羲先天卦序,按照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演绎体例,第一次系统地做了易经的现象还原,即在原初意义上易经八卦和六十四卦是计算,卜字是竖杆用以观测太阳阴影来计算时间,占、卜、贞、筮等也均是计算时间,从而证实易经是三代以至先秦中国人的日用卦历,是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
期刊
[日]中岛孝志 著/ 34.80元/印刷工业出版社  《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一书完全挑战人们的时间观念!它是作者中岛孝志实践12年总结出的时间管理秘籍,是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结束越活越累的“7-11式生活”,拥抱越工作越快乐的“3-8式生活”。扔掉闹钟,睡到自然醒,半天做完一天的工作,有充足时间和充分条件开辟赚钱副业,重获钻研兴趣爱好的大把时光;不知不觉变成公司红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