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导向·素养落实”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新课标理念要求,提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深化学科理解、设计与学科核心素养挂钩的阶梯化教学目标、依托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并生成评价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凝练出概念认知进阶(分别为概念意识与模仿、概念预测与实证、概念辨识与应用)等实施策略,使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有效调控。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 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概念 化学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098-0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要突出化学基本观念的统领作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化化学学科理解,主张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协同发展。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愈发重视课堂中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想方设法促进学生提升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真正理解学科基础概念的内涵、习得对应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标理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理念认为教师应重视对课堂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将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评价目标的达成的载体,发挥提问对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诊断与发展功能。
  一、“观念导向·素养落实”化学概念教学设计内涵
  (一)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化学课程,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学科整体性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学科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国内外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共鸣主要是针对中学化学这一学科而言的,是从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对化学学科特征与学科思想的提炼中总结出来的。国内学者朱玉军结合国内外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界定,认为“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应该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变化观、能量观、实验观、分类观、科学本质观、化学价值观”。化学学科中的基本观念属于隐性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思考如何使观念外显,充分利用其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概念认知进阶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学科思维与观念而形成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是中学化学学科特征的代名词。学生的概念认知发展需要知识获取、技能形成、思维发展与学科素养培养一体化进行。在对核心概念的教学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科学概念理解发展层级,结合新课标要求,根据各个概念理解的发展水平逐步设计概念教学进阶的路径,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化学学科和物质世界。
  结合《高中化学》教材鲁科版(2019版)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与物质结构》的教学内容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抽象概括出三个概念认知进阶环节(如图1所示)。
  (三)高中化学概念:化学键
  对化学事实性材料经过对比分析、抽象概括而得到的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部分,能揭示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在对化学概念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张玉峰指出,对科学概念教学内容的整合要细致到对每一个具體的概念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核心概念的各种因素,并通过一定的教学评价手段反馈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化学键指“物质中直接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其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结构的微观本质及其规律,还能促进学生知识重组、模型构建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它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键,对化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观念导向·素养落实”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新课标制订教学目标,新课标详细阐述了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学科素养水平和学业质量要求,为确定全面评价学生学科素养水平的落实提供了客观标准。其次,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根据素养水平和学情确定问题的层次和难度,设置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互动问题,构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最后,根据素养水平概括出的概念认知进阶,确定教学板块结构,再将教学板块与不同水平的学习任务相互匹配,运用真实情境将板块串联起来,完成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笔者构建了“观念导向·素养落实”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如图2所示)
  三、“观念导向·素养落实”化学键概念教学设计
  (一)分解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新课标并进行细化得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编码(如表1所示),辨识教学目标所属的素养水平和学业水平。
  由表1可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本节课发展的关键素养,其中穿插变化观念、科学态度等其他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分析学情教材,设置学习任务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到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但并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物质的,也不知道分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高一学完氧化还原反应后能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知道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与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有关。
  教材分析:本节从化学史料对微粒间结合方式的认识发展引入,从物质微粒间作用方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而建立化学键概念。然后通过比较钠、氢、氯原子结构的差异,发现物质在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微粒结合方式不同,建立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最后分析熟悉物质中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从化学键角度形成新的分类方式。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设置了以下学习任务并按照概念认知进阶分为三个教学板块(如表2所示),在该表中具体任务对应教学目标和中学化学基本观念。
  (三)基于学习任务,生成评价目标
  每个学习任务设计若干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互动问题(具体见教学过程)的驱动下,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在厘清评价角度和评价水平后设置相应评价目标。(如表3所示)
  (四)“化学键及物质结构”教学过程
  具体见表4。
  总之,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长远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该教学模式通过将学业要求、内容要求合二为一的教学目标层层下放,以概念认知进阶构建教学框架,展现出一定的教学思路。但这并不是对每一课时都会表现出绝对优势,而是当教学过程中化学概念抽象性突增或者知识容量过大的情况下,师生共同解决真实问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郑长龙.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1).
  [3]毕华林,卢巍.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4]朱玉军.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
  [5]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6]张玉峰.基于学习进阶的科学概念教学内容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9(1).
  【作者简介】周芳吉(1994— ),男,广西桂林人,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化学)学生;梁 正(1972— ),男,广西宾阳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与教育管理。
  (责编 刘一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英语应用文阅读教学策略问题,阐述以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reading为例的中职英语应用文阅读教学策略,即激活阅读背景,培养职场语言沟通;培养阅读技能,感知思维差异;兼容并包,跨文化理解;评价阅读能力,促进自主学习。  【关键词】中职英语 应用文阅读 学科核心素养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新媒体技术融入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和目标,提出新媒体技术融入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策略: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浓郁学风;注重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认知;积极引导思维,优化教学质量;积极反思完善,强化学生理解。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民族地区 高中数学 教学措施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无线通信、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终端媒介,如电子书、数字杂志、网上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华侨学校为例,分析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留学生培养策略,提出提高留学生准入门槛、强化宽进严出的留学生管理制度、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构建留学生中职教育教学体系、增强专业办学实力及学校国际影响力等做法,旨在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要求。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职学校 留学生培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高铁乘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例,针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数量严重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相关职业资格证认定不全面、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对策,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高铁乘务专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为例,从道德、礼仪、文化涵养三方面论述提高中职学生基本素质的做法,旨在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德、礼、文”三位一体 中职学校 素质教育 烹饪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022-03  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主要体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专业群建设的基础,针对产业发展带来岗位能力新需求、人才培养急需专业融合新探索、“三教”改革打开专业建设新局面等挑战,提出专业群建设策略:专业精准定位,集群协同发展;明晰组群逻辑,专业优势互补;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育人能力;校企多元培养,师生共同提高;加强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提质培优 电子商务 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百色市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提出“互联网+”大环境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创新项目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助力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推广;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直播带货能力;争取校外支持与合作,共同搭建比赛平台;结合学生文案、创意等能力提升,推动百色市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打造。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业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传统手工技艺  【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下属的9所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的办学状况,结合广西轻工技师学院制糖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案例,提出办好特色专业应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政府出台重点扶持政策,学校牵头校企协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激发企业合作热情,寻找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关键词】中职学校 特色专业 办学状况 调查分析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依托每年举办的“服饰文化节”活动,将该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民族服装与服饰专业、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的教学成果进行有效链接,并提出具体措施:依据服装表演课程知识点完成“服饰文化节”的设计与实施来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服饰文化节”为载体推动服装表演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增设基础模块、特色拓展模块、专业核心模块等三大模块内容。  【关键词】服饰文化节 服装表演 课程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论述了解课程的理念和结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要求的策略,以厘清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与学业质量水平层次的关系,进一步确定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层次,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065-04  2019年6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