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演员的演技就是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戏曲表演不仅属于综合艺术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语言表现的主要手段。使用潜台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并表达对应的情感建设,达到“字里传情”的境界。对于潜台词来说,“字里传情”属于主要表现形式,也会让人感知到其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在潜台词中将语言和情感有效地结合起来,才可以将完美的剧情呈现到大家面前。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潜台词;戏剧表演;塑造人物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089-02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潜台词,就是一个话语的背后,隐藏着没有直接、或是明确表达出来的意思和内涵。戏剧表演艺术从本质上看,属于综合性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和艺术活动。潜台词是语言表现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字里传情”的目的[1]。潜台词具备一定的艺术风格,只有合理的探究出语言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在“声中有字”的基础上,达到“音中有情”的建设效果。潜台词的语言性特征清晰,通俗易懂。潜台词的性格化特征需要在人物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把握[2]。不管是说话方式,还是言语风格,都体现了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以此来避免受众因为角色表演而带来的角色误读,向观众传递出一种风趣幽默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给受众传达一种毫不费力的理解性内容?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存在有哪些重要性?如何传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何为观众带来更多难以忘怀的角色?就成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一)彰显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从现代化视角看,使用潜台词的方式对人物实施有效地塑造,不仅可以让艺术家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在自然的语调中,保持良好的发挥。另外,在实施潜台词挖掘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人员立足剧本,找到潜台词的价值所在,进行精确性表达。例如:戏剧表演的契科夫《三姐妹》,在实施潜台词的表达中,大家可以在第四幕看到,安德烈对不狄金说到自己老婆时,就会有这样的潜台词,“妻子,无非是妻子”[3]。这句话大家看着比较平淡,但却包含了这位丈夫对妻子长期的埋怨、失落和不满。在实施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将潜在的台词精确地表达出来,并且需要将平淡的内容呈现出无奈。在此种形势下,就可以在“话中话”的基础上,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观众。
  (二)饱满的潜台词能够突出剧中角色
  优秀的戏剧表演,主要就是在潜台词的基础上,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不管是正反冲突,还是语言与内心的反差,都是在潜台词的基础上实施建立,使其不仅可以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还可以让受众了解人物最为真挚的情感,使用人物之间的委婉性加大基础建设,完整的诠释人物。例如:戏剧表演曹禺的《北京人》中,曾皓和江泰就是在潜台词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建立。曾思懿借了曾皓的光来到了小书斋,并将愫芳的事情传达出来,明确愫芳想要嫁给袁任敢。此时,所有人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有曾皓说:“这个人,我看……”就在这时,江泰“哼”了一声。曾皓让愫芳先不要走,在大家都在的时候,谈谈这个事情[4]。这里可以看到,虽然江泰没有几句台词,只“哼”了一声,但他的态度十分坚决,并且表达得很精确。接下来可以看到曾皓也接收了这个潜台词,让大家一起说这个事情,并不是自己随便下结论。此时,这几个人物之间不一样的性格就呈现到了大家的面前,满足了受众的解读需要。
  (三)帮助演员理解剧本、塑造人物的利器
  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演员想要诠释一个人物的性格,并不容易。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潜台词的基础上,实施很好的刻画和理解。在人物表演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剧情中的人物有很好地把控,同时还需要在真实的内心状态下,分析其中的分寸。大家在宫斗剧中,都会见到一些“话只说三分”的潜台词,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对角色精确定位 ,还可以让表演者达到最为真实的建设状态[5]。演得好与不好,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潜台词所发挥的作用。演员的行为、眼神等细微处,都属于有内涵的潜台词处理,保持了合理的规划性,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影响舞台语言的表达效果
  戏剧的舞台效果也是在烘托故事氛围,表演者可以借助舞台效果的烘托,进一步使用肢体动作将戏剧人物的真实内心刻画出来。合适的潜台词,不仅可以达到满意的建设效果,同时还可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直观体验感。例如:戏剧表演《雷雨》中,大家可以看到周朴园对繁漪说了这样一句潜台词,“你应当听话!”从这句话就可以充分的感知周朴园在家里的地位[6]。表演者在实施潜台词构建时,需要保持严肃的语气,并且语气中要带着一定的命令的感觉。不仅要将周朴园的性格体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周朴园对自身权威的一种捍卫。在《雷雨》与《日出》两部作品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剧情中两个人物具有一样的时代特征。但是周朴园与潘月亭不管是性格,还是做事的风格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样的背景下,一个是道貌岸然的旧社会实业家,另外一个是投机取巧的银行经理。因此,这两个人物所经历的背景,身份地位,自身性格都存在着很大的不一样。在进行塑造说话方式的时候,语言风格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同。此时,角色的潜台词,就需要实施有效的个性化建设。在表演的过程中,不可以存在雷同的地方,也不可以混淆在一起或者随意调换。
  (五)表现人物关系的重要工具
  从现实的角度看,潜台词具备一定的行为性,并且可以在直观的视角下,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性格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此时,就需要表演者有效地将时代、环境等内容相互结合,理清复杂的人物关系与人物纠葛。也就是说,需要将矛盾冲突的主体全部呈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需要结合时代、人物的过往、环境等因素,以事件为契机,组织好人物之间的关系,彰显纠葛的情景设定,合理探究其中的内核。例如:戏剧表演《暗恋桃花源》中,老陶对老板说了这样一句潜台词,“托福,婚姻生活幸福。”在这里受众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袁老板是破坏自己婚姻的人,不仅是讽刺,也是两人关系的直接明确[7]。此时,更多的人就可以在客观的基础上,认识到老陶婚姻生活的不幸,与此同时,还可以看到袁老板“小三”的生活作风。在这种潜台词的帮助下,不仅可以看到双方的态度明确,并且把角色的性格塑造的更加饱满。由此可以看到,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结合现状,合理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积极深入现实生活,体会真实情感,准确地体会戏剧层次,充分发挥传统演绎水平,不断提高艺术文化素养。
  三、总结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请记住,观众来到剧院是为了潜台词,台词可以在家里阅读。”戏剧演员在实施戏剧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增加生活阅历,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充分了解戏剧表演艺术于人物的塑造和体现,感知真实情感,才能充分把控与挖掘戏剧中的潜台词,彰显人物之间的纠葛,给受众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梁天宇,苗新萍.浅议高校戏剧表演活动现状及发展——以苏北地区高校学生戏剧表演活动为例[J].戏剧之家,2019,(36).
  [2]孙瑀淼,戴冲.通过戏剧表演创作方法强化《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效果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
  [3]崔冰.表演艺术,是真实交流的艺术——论真实的舞台交流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J].人文天下,2020,(08).
  [4]何李来,储著炎.专业评估背景下高校戏剧表演类专业教师发展路径探索[J].科技视界,2020,(18).
  [5]何李来,储著炎.专业评估背景下高校戏剧表演类专业教师发展路径探索[J].科技视界,2020,(18).
  [6]王虹.戏剧表演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學),2019,(05).
  [7]温雅欣.音乐与戏剧表演的关系及其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分析[J].戏剧之家,2018,(17).
  作者简介:
  李子恒,男,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表演。
其他文献
【摘要】《菊花与刀》作为本尼迪克特的主要著作之一,于1946年公开出版发行,书中关于日本文化诸模式的分析引起了日本学界的热烈讨论,对书中关于日本文化的各种观点虽然褒贬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本尼迪克特在未到过日本的情况下,通过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分析了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思想動机。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化诸模式的分析,展现日本学界对《菊花与刀》的研究视角,以期探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该著作对我们理解文化模式的启
期刊
【摘要】在國内外的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信仰问题是备受读者关注与热议的。本文试从扬哈斯本所著的《帕米尔历险记》一书中分析信仰发挥的精神力量,进而联想到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从长征精神到今年爆发的疫情,信仰是人们逐梦的动力源泉,成为隐形的道德底线,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为国人创造奇迹、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信仰;精神力量;动力  【中图分类号】B82 【文
期刊
【摘要】民本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立国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对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实践、中国的具体国情,探讨了在民生、经济和生态等方面民本思想所蕴含的价值。  【关键词】民本思想;仁政;民生;以人为本;当代价值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延伸出了新的发展路径,对现代服饰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众多服饰设计中,学位服是学生在接受学位授予时所穿着的一种具备仪式感的服饰,它已然成了学位授予仪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伴随着中国汉服元素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在学位服饰中融入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让学位服饰变得更具艺术个性。本文围绕现代学位服设计中中国汉服元素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应
期刊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不断发展,地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地域特色正在逐渐消逝。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地域视觉传达设计风格。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有机继承与创新发展地域特色,在地域历史文化中汲取新元素,将视觉传达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获取更加多样化的设计思路,既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注入新生命、提供新思路,又为地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提供新
期刊
【摘要】对于“语—图”,是当前学术界一个非常热点的议题内容,同时也是新艺术史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迈克尔·巴克森德尔、诺曼·布列逊和W·J·T·米歇尔等人的相关理论发现,新艺术史的出现及其后续的视觉研究,始终致力在弥合词语同图像之间的裂缝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通过有效的学术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的猜想。对于“语—图”这一对立结构模式,对视觉性和语境化的强调,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理论,
期刊
【摘要】文化相对主义本身具有积极性与局限性的双重性质。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议题,这也是它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地方。它可以是各个民族争取民族平等与民族发展、反对霸权文化的重要武器。同时,由于该理论自身局限性的制約,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下文化相对主义也成为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合理性依据。因此理性分析文化相对主义的积极性与局限性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全球化发展下,国家层面上的民族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作为多
期刊
【摘要】传统的瑜伽舞蹈教学中,都是将印度舞蹈与瑜伽体式作为教学基础,为确保在中国推动瑜伽舞蹈,促进瑜伽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发展,需要增加瑜伽舞蹈教学的中国特色,确保瑜伽舞蹈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与健身价值。因此,为确保有机的融合瑜伽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身韵,需要积极地进行创新,使瑜伽舞蹈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能在中国本土对瑜伽舞蹈进行全面推广,不断强化瑜伽舞蹈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从而奠定瑜伽舞蹈未来发展的
期刊
【摘要】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与书法同为中国传统艺术。这两种艺术的起源都是从文字和绘画的实用性为发展目的的艺术形式,在创作工具和用笔技法上是相通的。国画与书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相同,都遵循着“以形写神,以形写意”的美学意境。“以书入画”是将书写手法运用于绘画中,可以提升绘画的表现力。“以画入书”是将国画思想带入书法中,使书法更显精神之美。国画和书法都是将真挚情感和美学文化借助于笔墨之中展现出艺术的魅
期刊
【摘要】本文在梳理、描写东北方言四音节词的基础上,探讨东北方言四音节词的语音结构特点。从语音结构上看,认为语音轻音和儿化是东北方言四音节词语音和谐韵律的重要特征。富含丰富韵律美,让东北方言四音节词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充满活力和乐趣。  【关键词】东北方言;四音节词;韵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109-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