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低段词句积累量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句积累是阅读、口语表达和写作教学的基础,应该受到师生们的重视。但就目前的民族地区低段词句积累现状而言,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基于历史人文原因,在这所纯彝族聚居辖区的山村小学里,让彝族学生们用普通话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就成了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其次,教师不重视低段词语积累;学生囫囵吞枣、良莠不分;教师重视课内知识的传递,轻视课外知识;学生只会抄写记录,缺乏知识运用能力等,但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学生词句积累量少。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探究提高民族地区低段词句积累量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族地区;词句积累量
  学生缺少詞句积累量在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导致语句表达过于简单,重复话语多、情感表达不到位、乱用词语等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工作中更为明显。为了提升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笔者探究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积累的意识
  学生自身具备积累意识才能在课堂教学时间或者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词句,增加词句积累量。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累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语文知识时,笔者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下载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料,方便在课堂中使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一边出示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几种植物的图片,一边询问学生们: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学生们纷纷进行回答。听到学生们的回答后,笔者要求学生们把这些植物名称写在积累本上进行积累工作。学生们听到要求后,马上动起笔来。完成这一教学活动后,笔者继续提出要求: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这几种植物的名称,那么你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传播自己的种子的吗?这个问题对学生们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见此情景,笔者要求学生打开教材,从教材中寻找合适的答案。等到学生们结束了阅读活动后,笔者又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希望学生能够仿照文中的语句向同桌介绍这些植物,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词句积累量。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了语文教学活动,希望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生动、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累意识,最终增加学生词句积累量。
  二、教授学生积累的方法
  学生除了具备积累意识,还要掌握积累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在研读教材、向前辈请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多种积累词句的办法并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一)熟记、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段落或者全文。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精彩片段、好词好句,这就是学生熟记、背诵的内容。只有大脑中有了这些词句的印象,才有可能把这些词句使用到写作或者口语表达中。
  (二)准备一个词句积累本,对好词好句进行分类摘录。小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愿意配合教师背诵一些好词好句,但是毕竟学生记忆力不持久,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牢这些好词好句,笔者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好一次专用的笔记本用来记录词句。
  (三)经常复习,运用积累的词句。笔者认为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把积累的词句内化为大脑中的知识,在将来的写作或者阅读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会利用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朗读或者背诵自己积累的词句并鼓励大家思考词句运用的方式。
  笔者认为虽然在词语积累开始阶段问题重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逐渐掌握了词句积累的办法,增加词句积累和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重视课堂内外的积累
  语文与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语文知识可以用于指导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语文积累的来源之一。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课堂时间内的积累行为,还需要把积累的任务布置到日常生活中,最终增加学生的词句积累量。
  如,在学习完《雾在哪里》这一篇文章后,笔者特意把文中的“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填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了出来”这句话挑选出来,让学生进行熟读背诵,之后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除了这些事物被雾藏起来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事物被雾藏了起来,请你仿照文中的语句写出来。第二天,在学生们反馈的作业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写道车辆连同乘客被藏了起来;大山和羊群被藏起来了;还有的学生希望学校连同教师被藏了起来,这样就不用上学了;还有的学生写道妈妈连同眼镜被藏了起来,导致看不清东西,险些遇到危险。在这些作业中,学生们既能够展开想象,又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令笔者十分满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能利用课堂有效时间进行词句积累,还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积累量,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词句积累是低年级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因此应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会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积累的意识;授之以渔,教授学生积累的方法;把生活因素引入教学中,重视课堂内外的积累,最终增加民族地区低段学生词句积累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冰清.触摸语言的温度品味表达的深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2]陈永莲.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江西教育,2012(36).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活”起来、“动”起来,其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质量上,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为此,文章就立足兴趣的激发、强烈的师生互动、广泛的师生互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与“动”,意义;路径  引言: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必修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让学生铭记历史
期刊
摘 要:对学生细心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学习。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数学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细心在数学学习中的巨大意义,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计算;细心能力;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面临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况:学生知道解题思路,也能正确地说出相应的解题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领域也是在逐渐地改革,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可以借助阅读,阅读的书籍越多,积累的知识也就是越多,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整合,本文讲述的就是提升写作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整合  引言:有研究证明,阅读教学以及写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标语文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更何况,语文是我们的母语,通过语文文章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是国人做常见的抒情方式。到那会在我国初中语文通便新教材的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写作教学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国际上越来越受重视。虽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而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其中的代表,有效的激发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的开放和高效,数学教师要積极的研究和探索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策略,进一步的借助合作学习法的优势,不断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就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小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高效,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多媒体  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
期刊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节将利用刚学习过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如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展开、折叠问题,判断垂直问题等.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从事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均衡化可以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对于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有促进意义。虽然我国教育也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基础教育基本上解决了不均衡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少部分学校仍存在解决的不充分、不彻底的现象。所以如何改变这个难题,我们还要转变观念,要以基础教育均衡化为核心,合理的调整现有的教育布局,力求达到教育均衡最大化。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化;思考  
期刊
摘 要:三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意识萌发的时期,通过探索自然,发现乐趣,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品格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有很多的名山大川,这些地方各具特色。了解这些山川地貌,景观是学生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神奇之处的最佳途径。三年级课本中有大量的写景散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感受文字记录自然,展现自然的奇妙。所以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引导和监督中学生思想和行为规范为目的的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依法办事的行为准则,在初中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生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知识往往是文字叙述,学生对于此类的抽象概念,往往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新改版的部编版教材中,插图的比重有所上升,巧妙地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