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精彩人生:世贸谈判上,她据理力争,以犀利的口才,成为国际知名的铁娘子;SARS一役,她直接指挥防疫工作,公开坦诚的态度,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日渐开放自信的中国;她是共和国历史上第3位女副总理——吴仪。2007年12月24日,吴仪表示,明年两会后会完全退休,“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这次平安夜话别引来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回忆。
从炼油厂的技术员、科长、副厂长、党委书记,到北京市副市长、外经贸部副部长、部长,再到国务委员,她备受中外各界瞩目;国际谈判桌上,敏捷的思维、昂扬激越的陈词,她令对手又怕又敬;坚强爽朗的个性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使她入选2002年全球经济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时代女性”。国务委员吴仪被国际政坛称为“中国铁娘子”。
“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
刚柔相济,才智过人的“小女子”吴仪是个出了名“肯干、肯吃苦”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
1991年夏天,吴仪奉命调到外经贸部时,北京市以两位副市长接替她留下的空缺,可见吴仪在北京市时的担子之重。就任北京市副市长伊始,她给自己定下了第一年不出国、不休假的纪律,利用一切时间深入工厂、公司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平时,吴仪就住在办公室里,她在市政府的办公室用一扇屏风隔了一小块地方,屏风背后放一张小床,她每天工作到深夜后就在小床上睡一觉。
吴仪说从在燕山石化公司的时候起,她就养成了对消防车特别敏感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带到了北京。不管时间多晚,一听到消防车响,她马上条件反射般地跳起来扑向电话,了解是何处出了事故,然后马上赶赴现场。
她刚当外经贸部部长的时候,正逢中国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各种矛盾交错复杂,出口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吴仪常常说自己是“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
就是这个“小女子”,工作起来有着超过男子的魄力,杀伐决断,大将风度。她主持外经贸部工作时一直把出口创汇作为重点之重点狠抓不放,在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将当年的出口形势转危为安,创了历史最高纪录。
很会“修理”傲慢的美国人
1991年底,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中方代表团团长突然生病,这个沉重的担子瞬间落到吴仪身上。吴仪匆匆飞赴美国。在谈判桌上,傲慢的美国人开场白便显现出来者不善:“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面对对方的无理,吴仪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针锋相对的回答令对方愣了一下,同时对手马上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女人不简单。几个回合较量下来,让她的对手美国贸易代表、被称为国际贸易谈判圈中“铁女人”的卡拉·希尔斯由衷地称赞吴仪:“既是国家利益坚定的维护者,又是坚韧的谈判者。”
有名的“拼命三郎”
吴仪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办事特别认真。她在燕山石化公司担任党委书记的时候,一天晚上12点已过,吴仪家的电话响了,是下面一个分厂的工人打来的。工人说食堂送的夜班饭又冷又差,无法下咽。吴仪马上告诉他,半个小时后如果没有人去给你们解决,你再给我来电话。结果不到半个小时,电话响了,工人说分厂厂长来了,问题得到了解决,谢谢您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在出国访问过程中,吴仪的“工作狂”态度也给身边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西雅图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国际商报》一名记者报道了她一天内的行程:从早晨8点30分到晚上22点,吴仪共参加了7个活动,有重要会议,有会见记者,也有与美国商务部长、贸易代表会谈,还有与企业家见面等等,几乎一点儿间隙都没剩下。尤其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堂堂一名国务委员,在出访期间,忙得午餐竟是以一包方便面充饥。一次出访加拿大,吴仪频频会见客人,与对手谈判,到各处演讲,给加拿大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加拿大企业家听了吴仪的演讲后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不仅要进口中国的商品,而且要进口像吴这样的部长。”
一蓑烟雨任平生
吴仪一直独身,谈起自己的生活,她说:“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只是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我没有谈过恋爱,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吴仪喜爱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苏联文学。《卓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亚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她百看不厌的书。一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不仅使她毅然选择了石油专业,而且在她心中留下了像特曼诺夫那样的白马王子。后来她说:“可能我把生活过于理想化了,其实白马王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就这样,年轻时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观和繁忙的工作,令吴仪一直没有寻找到爱情的温馨港湾。面对“人言可畏”,吴仪常常是潇洒地一笑置之。
吴仪从来不为别人的不理解而自怨自叹,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旅途。她常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她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在学生时代就是体育好手,曾是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高校女子垒球队的队员。后来她学网球、学高尔夫球、学打保龄球,都被教练称为“很有悟性”。在北京市的几次钓鱼大赛都拿了冠军,惹得那些男同事们都说:“这鱼看见吴仪漂亮,专往她那里游。”
可惜闲暇时光对这位女副总理来说,已近乎一种奢侈。高强度的工作以后,她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几乎不想动弹。插上耳机,听几首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或者小夜曲,如果能入梦乡该多好。但现在没有安眠药她已无法睡觉。
稍有点儿时间,她还想学学英文,看看书。可惜大部分都只好忍痛割爱,于是她喜欢上了散文和随笔。在她的公文包里,《散文》《读者》杂志,和那些机密文件享受同等待遇,出差、出国不离身边。
吴仪直爽的性格,使她个人的一切透明度很高,唯独留下了一个大问号:“感情如此丰富细腻的人,为什么始终独身?”她的回答很简单:“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就不必勉强,一切顺其自然吧。”
吴仪一直与男同志共事。自从她担任了领导职务以后,许多人都问她:“您手下的那些男人们服您吗?”吴仪笑着回答:我一直和男同事相处得很好。她重感情、体贴下属,有男领导少有的细心之处。但工作起来却从容而果决,充满大将风度。有一位省长曾评价她说,“讲原则、重实干,我们的好部长(吴仪时任外经贸部部长)讲义气、重感情、我们的好大姐。”
作为中国政坛上身居高位的独身女人,吴仪时不时成为国内外媒体追访的对象。1994年年初,中美之间爆发了一场贸易危机,中美最后的谈判移师北京。此次谈判关系着中美贸易的新走向,各国驻京记者闻讯而来,与纺织品配额密切相关的香港地区更是专程派记者紧紧追踪。谈判大楼里唇枪舌剑战了三天,记者们便在门外苦苦守候了三天。刚刚参加完外事活动的吴仪被工作人员拦住了,他们说:“门口让香港记者堵住了,请部长走后门吧。”吴仪很不以为然:“这叫什么话?”她大步流星地走出大门,迎着记者走上去,耐心地解释:“谈判还在继续,况且在私人场合,我无法向你们提供什么新闻。明天我将召开记者招待会,欢迎你们在会上提问。”
在后来的记者招待会上,一直忙忙碌碌为吴仪拍照的俄罗斯大胡子记者突然说:“允许我亲亲您吗?”吴仪干脆利索地用俄语回答:“当然可以。”她的回答令记者拍手大笑。
吴仪还非常富有爱心。北京市酒仙桥中心小学三(1)班周凡一回忆说,有一年的“5.1”节,她和爸爸妈妈去怀柔度假。爸爸妈妈去爬山,她觉得钓鱼更有意思,于是就和两位叔叔一块儿钓鱼。周凡一拿着鱼竿,耐心地等着鱼上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大鲤鱼上钩了,叔叔赶紧帮她把鱼拽上来,放进了鱼网里。周凡一又在鱼竿上拴上鱼饵,放进水中。哈!又一条鱼上钩了。
这时周凡一一回头,看见岸上一大群人正围在她后面看她钓鱼。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她洋洋得意地说:“我钩了两个鱼。”一位老奶奶笑了:“不是两个鱼,是两条鱼。”周凡一的脸顿时红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等人群渐渐走远,一位叔叔问周凡一:“你知道那位老奶奶是谁?”周凡一摇摇头。“她可是中国的大人物哟!”叔叔神秘地说。她是谁呢?吃晚饭的时候,周凡一给爸爸、妈妈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情,爸爸很激动地告诉她,那是国务委员吴仪奶奶。目前中国女性中,职位最高的人就是她了。“原来纠正我用词不当的是这么大的人物呀!周凡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争取成为北京市三好学生,说不定吴仪奶奶还会接见我,那时我一定当面谢谢她纠正我的用词不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中吴仪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吴仪语录
希望你们把我忘记
“我在明年‘两会’后会完全退休,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
我愧对百姓向大家道歉
我代表政府表个态:一定尽最大努力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用上安全、放心的药品。
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用一位商务部人士的话来说,“吴副总理是在实施‘精确打击’”。
小女子豁出去了
吴仪常常说的话是:“小女子豁出去了”、“小女子有泪不轻弹”、“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小女子”。
我推销的是我的祖国中国
“一出国,我的爱国主义感情就特别强烈”,吴仪表示,“我是一个推销员,我推销的是我的祖国中国”。
从炼油厂的技术员、科长、副厂长、党委书记,到北京市副市长、外经贸部副部长、部长,再到国务委员,她备受中外各界瞩目;国际谈判桌上,敏捷的思维、昂扬激越的陈词,她令对手又怕又敬;坚强爽朗的个性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使她入选2002年全球经济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时代女性”。国务委员吴仪被国际政坛称为“中国铁娘子”。
“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
刚柔相济,才智过人的“小女子”吴仪是个出了名“肯干、肯吃苦”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
1991年夏天,吴仪奉命调到外经贸部时,北京市以两位副市长接替她留下的空缺,可见吴仪在北京市时的担子之重。就任北京市副市长伊始,她给自己定下了第一年不出国、不休假的纪律,利用一切时间深入工厂、公司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平时,吴仪就住在办公室里,她在市政府的办公室用一扇屏风隔了一小块地方,屏风背后放一张小床,她每天工作到深夜后就在小床上睡一觉。
吴仪说从在燕山石化公司的时候起,她就养成了对消防车特别敏感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带到了北京。不管时间多晚,一听到消防车响,她马上条件反射般地跳起来扑向电话,了解是何处出了事故,然后马上赶赴现场。
她刚当外经贸部部长的时候,正逢中国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各种矛盾交错复杂,出口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吴仪常常说自己是“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
就是这个“小女子”,工作起来有着超过男子的魄力,杀伐决断,大将风度。她主持外经贸部工作时一直把出口创汇作为重点之重点狠抓不放,在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将当年的出口形势转危为安,创了历史最高纪录。
很会“修理”傲慢的美国人
1991年底,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中方代表团团长突然生病,这个沉重的担子瞬间落到吴仪身上。吴仪匆匆飞赴美国。在谈判桌上,傲慢的美国人开场白便显现出来者不善:“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面对对方的无理,吴仪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针锋相对的回答令对方愣了一下,同时对手马上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女人不简单。几个回合较量下来,让她的对手美国贸易代表、被称为国际贸易谈判圈中“铁女人”的卡拉·希尔斯由衷地称赞吴仪:“既是国家利益坚定的维护者,又是坚韧的谈判者。”
有名的“拼命三郎”
吴仪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办事特别认真。她在燕山石化公司担任党委书记的时候,一天晚上12点已过,吴仪家的电话响了,是下面一个分厂的工人打来的。工人说食堂送的夜班饭又冷又差,无法下咽。吴仪马上告诉他,半个小时后如果没有人去给你们解决,你再给我来电话。结果不到半个小时,电话响了,工人说分厂厂长来了,问题得到了解决,谢谢您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在出国访问过程中,吴仪的“工作狂”态度也给身边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西雅图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国际商报》一名记者报道了她一天内的行程:从早晨8点30分到晚上22点,吴仪共参加了7个活动,有重要会议,有会见记者,也有与美国商务部长、贸易代表会谈,还有与企业家见面等等,几乎一点儿间隙都没剩下。尤其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堂堂一名国务委员,在出访期间,忙得午餐竟是以一包方便面充饥。一次出访加拿大,吴仪频频会见客人,与对手谈判,到各处演讲,给加拿大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加拿大企业家听了吴仪的演讲后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不仅要进口中国的商品,而且要进口像吴这样的部长。”
一蓑烟雨任平生
吴仪一直独身,谈起自己的生活,她说:“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只是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我没有谈过恋爱,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吴仪喜爱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苏联文学。《卓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亚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她百看不厌的书。一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不仅使她毅然选择了石油专业,而且在她心中留下了像特曼诺夫那样的白马王子。后来她说:“可能我把生活过于理想化了,其实白马王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就这样,年轻时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观和繁忙的工作,令吴仪一直没有寻找到爱情的温馨港湾。面对“人言可畏”,吴仪常常是潇洒地一笑置之。
吴仪从来不为别人的不理解而自怨自叹,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旅途。她常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她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在学生时代就是体育好手,曾是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高校女子垒球队的队员。后来她学网球、学高尔夫球、学打保龄球,都被教练称为“很有悟性”。在北京市的几次钓鱼大赛都拿了冠军,惹得那些男同事们都说:“这鱼看见吴仪漂亮,专往她那里游。”
可惜闲暇时光对这位女副总理来说,已近乎一种奢侈。高强度的工作以后,她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几乎不想动弹。插上耳机,听几首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或者小夜曲,如果能入梦乡该多好。但现在没有安眠药她已无法睡觉。
稍有点儿时间,她还想学学英文,看看书。可惜大部分都只好忍痛割爱,于是她喜欢上了散文和随笔。在她的公文包里,《散文》《读者》杂志,和那些机密文件享受同等待遇,出差、出国不离身边。
吴仪直爽的性格,使她个人的一切透明度很高,唯独留下了一个大问号:“感情如此丰富细腻的人,为什么始终独身?”她的回答很简单:“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就不必勉强,一切顺其自然吧。”
吴仪一直与男同志共事。自从她担任了领导职务以后,许多人都问她:“您手下的那些男人们服您吗?”吴仪笑着回答:我一直和男同事相处得很好。她重感情、体贴下属,有男领导少有的细心之处。但工作起来却从容而果决,充满大将风度。有一位省长曾评价她说,“讲原则、重实干,我们的好部长(吴仪时任外经贸部部长)讲义气、重感情、我们的好大姐。”
作为中国政坛上身居高位的独身女人,吴仪时不时成为国内外媒体追访的对象。1994年年初,中美之间爆发了一场贸易危机,中美最后的谈判移师北京。此次谈判关系着中美贸易的新走向,各国驻京记者闻讯而来,与纺织品配额密切相关的香港地区更是专程派记者紧紧追踪。谈判大楼里唇枪舌剑战了三天,记者们便在门外苦苦守候了三天。刚刚参加完外事活动的吴仪被工作人员拦住了,他们说:“门口让香港记者堵住了,请部长走后门吧。”吴仪很不以为然:“这叫什么话?”她大步流星地走出大门,迎着记者走上去,耐心地解释:“谈判还在继续,况且在私人场合,我无法向你们提供什么新闻。明天我将召开记者招待会,欢迎你们在会上提问。”
在后来的记者招待会上,一直忙忙碌碌为吴仪拍照的俄罗斯大胡子记者突然说:“允许我亲亲您吗?”吴仪干脆利索地用俄语回答:“当然可以。”她的回答令记者拍手大笑。
吴仪还非常富有爱心。北京市酒仙桥中心小学三(1)班周凡一回忆说,有一年的“5.1”节,她和爸爸妈妈去怀柔度假。爸爸妈妈去爬山,她觉得钓鱼更有意思,于是就和两位叔叔一块儿钓鱼。周凡一拿着鱼竿,耐心地等着鱼上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大鲤鱼上钩了,叔叔赶紧帮她把鱼拽上来,放进了鱼网里。周凡一又在鱼竿上拴上鱼饵,放进水中。哈!又一条鱼上钩了。
这时周凡一一回头,看见岸上一大群人正围在她后面看她钓鱼。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她洋洋得意地说:“我钩了两个鱼。”一位老奶奶笑了:“不是两个鱼,是两条鱼。”周凡一的脸顿时红了,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等人群渐渐走远,一位叔叔问周凡一:“你知道那位老奶奶是谁?”周凡一摇摇头。“她可是中国的大人物哟!”叔叔神秘地说。她是谁呢?吃晚饭的时候,周凡一给爸爸、妈妈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情,爸爸很激动地告诉她,那是国务委员吴仪奶奶。目前中国女性中,职位最高的人就是她了。“原来纠正我用词不当的是这么大的人物呀!周凡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争取成为北京市三好学生,说不定吴仪奶奶还会接见我,那时我一定当面谢谢她纠正我的用词不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中吴仪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吴仪语录
希望你们把我忘记
“我在明年‘两会’后会完全退休,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
我愧对百姓向大家道歉
我代表政府表个态:一定尽最大努力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用上安全、放心的药品。
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用一位商务部人士的话来说,“吴副总理是在实施‘精确打击’”。
小女子豁出去了
吴仪常常说的话是:“小女子豁出去了”、“小女子有泪不轻弹”、“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小女子”。
我推销的是我的祖国中国
“一出国,我的爱国主义感情就特别强烈”,吴仪表示,“我是一个推销员,我推销的是我的祖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