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思考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口基数较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存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及机械化发展趋势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日益凸显,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我国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83
  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带动了农业趋于规模化发展。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的必需资源,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发挥水利工程的生产价值,降低水资源的过度消耗,符合节约型社会理念,对促进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节水灌溉技术的价值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以往的灌溉模式较为滞后,水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节约用水和成本控制。而节水灌溉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浪费,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起到降低成本和节约用水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的现状。
  2 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2.1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其主要是利用滴头、管网和滴管等设施,通过一定压力将水资源运输到农作物根部,起到灌溉的目的。该技术具有省水、省力及省时等特点,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资源,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当前滴灌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在建设中需要铺设水管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前期投入的成本较高,虽然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但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难以实现大范围推广[1]。
  2.2 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节水技术,其主要是利用管道上的灌水器和低压管道完成灌溉工作,在进行农作物生产中,微喷灌技术可以将水分直接输送到土壤中,促使农作物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提升土壤内层和表层的含水量,避免水分受到蒸发作用影响而快速流失。微喷灌技术是利用高压水管完成灌溉,因此其对水源的需求量较小,灌溉精度较高,可以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该技术对硬件设施没有较高的要求,利用特质灌水器和低压管道就可以完成灌溉工作,前期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2.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当前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节水技术,尤其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喷灌技术已成为机械化生产的主流,且在城市建设、草坪维护等领域应用广泛。喷灌技术是利用加压水泵,将水输送到半空后,利用自然落差进行灌溉,水滴可以直接作用到农田中,进而完成农业生产灌溉。该技术在节水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属于一种机械化灌溉方式,还可以避免农田灌溉的人力资源消耗。
  2.4 渠道防渗技术
  在我国农村地区,渠道灌溉是一种传统灌溉模式,且沿用多年,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的角色较为重要。但渠道灌溉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消耗,由于渠道在渗水方面效果较差,大量水资源会在输送中浪费,不利于当地农田节水的有序开展。而渠道防渗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当前主要采用的渠道防渗技术为:1)物理机械防渗技术,对渠道渗水性进行优化改良,促使其具有较强的防渗水能力,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2)化学防渗技术,即使用混凝土、沥青及塑料薄膜改善渠道,进而起到一定的防渗作用。渠道防渗技术可以提升渠道的保水、蓄水及送水能力;降低水利工程每年的维修投入,可起到一定节约维护成本的作用;避免当地土壤发生盐碱化情况,改善当地的土质;避免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消耗,起到良好的节水作用[3]。
  2.5 膜上灌溉技术
  膜上灌溉技术属于一种新型技术,其主要原理为在田垄上覆盖一层地膜,在地膜表面进行灌溉,通过地膜上存在的微小孔隙,促使水资源渗透到农作物根系中,进而完成灌溉工作。这一技术可以避免水资源在土壤深层的过度蒸发和渗漏,在节水效果方面较为显著,且前期投入不需要过多成本。但膜上灌溉技术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地膜普遍厚度较薄,十分容易破损,如果破损则难以发挥其节水作用;地膜需要每年更换,更换下的地膜要经过集中处理,如果随意抛弃在田间地头,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在地下残留还会影响土壤质量[4]。
  3 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化措施
  3.1 应用信息技术建模
  当前农业规模化生产模式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节水可以起到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避免过度浪费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而要想发挥这一作用,则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线性高斯模型,真正实现定点灌溉、精准调控。1)农田水利工程要对当地的农业用水情况进行分析,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掌握当地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获取农业一线生产的相关数据;2)使用现代分析方法掌握灌溉區的全面信息,并将灌溉渠划分为不同的小区域,以提升线性高斯模型的准确度,降低水资源的调控难度;3)以线性高斯模型为基础,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尤其在水资源调度中,要不断提升精准水平,真正实现科学灌溉、节水灌溉[5]。
  3.2 优化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在引入节水灌溉过程中,要注重扩大灌溉区范围,并对灌溉时间和灌溉量进行适当优化,进而起到一定节水作用。1)农户要掌握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例如,在成熟期、孕育期、拔节期及苗期等阶段的需求水,对不同季节水分的蒸腾量和蒸发量尽心估算,根据上述情况,调控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在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需求的同时,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2)在整个农田灌溉中,水资源浪费的主要方式为土壤渗水和水分蒸发,农户要对这两部分的耗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然后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对灌溉时间进行科学控制。3)随着农业生产逐渐趋于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农户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作物生长需求模型,根据不同阶段的水分需求控制灌溉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6]。   3.3 灵活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我国农艺的发展,大量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基于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生产情况,要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后灵活选择,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1)节水灌溉是针对当地的所有农田,因此引入节水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农产業结构、用水量、灌溉面积、经济情况等要素,做好统筹规划工作;2)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监控技术,对灌区开展动态监控管理,掌握灌区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灌溉情况,然后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技术;3)在选择节水技术中,要综合考虑前期投入情况,尽量降低成本费用和资源投入,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及潮汐能等,以降低资源成本[7]。
  3.4 促使农民树立节水意识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化发展,种植方式、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投入较小,而要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农民则要树立新型的节水意识,进而在生产中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行为。1)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在兴建水利工程中,引入各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做好灌溉技术设施建设工作,满足当代农户日常农作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2)积极组织当代农户开展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促使其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掌握先进的灌溉技术;3)组织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农业生产,针对农户在生产中存在的节水技术问题给予现场指导,在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8]。
  4 结语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但是在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持续增加,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理念,因此,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要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促进农业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牟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1):165-167.
  [2] 江全庆,祝国辉.对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及节水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049.
  [3] 王晓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探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5):660-661.
  [4] 吉里古.简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节水技术及其规划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3429.
  [5] 薛海梅.浅析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技术与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1006.
  [6] 刘明森.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及节水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3119.
  [7] 宋东强,王帅杰,王广杰.中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护及节水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3026.
  [8] 马佃芝,王寿强,鲁静.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2):214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氮、磷的过量排放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技术因其环境友好和简单高效而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此,通过生态拦截沟渠技术在北仑连片农田氮磷流失治理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工程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效果,并探讨了该项技术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作用和推广前景。
景电灌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同时也能够促进畜牧业和多种产业的长期经营。但是,受不合理的灌溉、耕作及地形不良等因素影响,景电灌区部分耕地盐碱化。因此,分析土地盐碱化的成因,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相关的改良措施。
摘 要 爱媛28为日本选育的优质早熟杂柑品种,在浙江象山地区引进发展较早,为早熟柑橘的代表性品种之一;近年来,重庆地区爱媛28发展速度较快,在长寿、巫山、忠县、璧山、垫江、开州等多个区县均有发展,面积约2 667 hm2,市场行情较好,销售压力较小。从生态环境、品质表现、生产效益、市场行情等方面分析了爱媛28在重庆地区的发展前景。初步提出重庆地区爱媛28产业发展建议:脱毒种苗是基础,栽培技术是关键
摘 要 农业环境保护是科学使用各种农业相关的自然资源,以防农业环境和农业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避免农业生态破坏。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从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层面及其他层面分析了农业环境遭受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思路及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山东省诸城市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
摘 要 岩溶地區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的目的是通过人工种植牧草,发展圈养舍饲牛羊产业,杜绝放养牛羊损害天然草、树对环境造成破坏,以促进岩溶地区农村草食畜业与生态环保持续协调发展。在组织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发展工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实践中,总结归纳了牧草种植和综合利用实用技术要点,以促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牧草种植;综合利用;岩溶地区 
摘 要 为研究辽宁省桓仁县森林的碳储量,通过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变更数据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柞树和落叶松的碳储量远大于其他树种,不同林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储密度顺序为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  关键词 优势树种;林龄组;碳储量;辽宁省桓仁县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志码:A DOI:10
摘 要 在物联网技术逐渐完善、成熟的背景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北方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物联网技术出发,探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分析智能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管理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益,为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北方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S625;TP391.44;TN929.5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农产品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政府倡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形象代言,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阐述发展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重庆市涪陵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涪陵区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对策建议: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引导;坚持品牌发展扶持政策;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市涪陵区  中图分类号:F32
摘 要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由此而引发的尾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导致环境污染。结合实践,从直接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5个方面对比不同处理方式的生态效益,以期为尾菜资源化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尾菜;资源化;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93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