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公民意识关系到个人的思想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体与社会整体的统一,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本文主要研究当下的环境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探讨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关键词: 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030-02
  引语:公民是整个社会的组成人员,也是社会运作的基础和动力,对公民意识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公民意识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遵循社会主义法律为基础的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想要提升公民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对当下公民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影响到素质教育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设想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繁荣,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一、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过于强调奉献精神。
  公民的意识关系到对国家、对社会的看法与实践的定位问题,需要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历史的传统等多种因素。我国的历史有着几千年的专制集权的时代,这对民众的影响十分严重,使民众在广阔的历史时代里没有自我的民主的生活,没有自由公平的生活。对于历史的君主来说,统治国家就意味着要贯彻臣民就是公民的想法,就要在伦理说教中把控人民的思想意识,把国家的利益看作最高的准则,这就使得人民没有公民意识,只有对权利的服从,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可以享受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回归到现代的社会,我国人民受历史的种种原因的影响,让公民在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项事务时,首先接触到的、影响最深的都是需要遵循的义务,而不是享受到的权利。在很多公民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到履行义务,就会收到法律的惩罚或者道德的谴责,但是在享受个人的权利的时候,很多都只是自己个人的事情,是不受社会他人或者组织的影响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民都是只遵循社会规定的法规或道德标准,并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权利,这就太过于重视社会的奉献精神,没有首先考虑到自我的所能享受的权利,自己是否拥有能行使权利的能力。过于强调奉献精神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所施加给民众的一种意志,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意识的转变,也需要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
  (二)教育形式脱离实践。
  公民意识的教育主要是从现代社会才开始进行的,主要是在学校里的教育来传播公民意識,并且主要讲的是关于公民的权利、义务,没有更多地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因为是在学校的范围内来进行公民权利的讲解,这就缺乏针对公民的实际生活的锻炼和体验,将公民素质教育变成一种形式上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受学校的公民教育没有实践的机会,在校外也没有实践的机会,并不能将公民意识融入进实际的生活中。另外,学校内的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校内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很多高校的学生会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对于选举结果的不公平,会让学生对选举的目的存疑,认为选举只是走形式,这样会影响选举结果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和体验,也打击了学生参与学校实践的积极性和信心。在校外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缺乏,学生在校外并没有很多展示自己公民力量的机会,也没有很多实现自身权利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公民对自身权利的不了解,不利于公民意识与现实社会的结合。
  二、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公民意识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也是社会主义为我国公民所赋予的权力。通过对宪法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公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宪法要求了公民有自主参政意识的责任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社会主义社会对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的认识,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的合理使用以及对自己所遵循的责任的服从,这包括了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公正、自由与法制、道德与文明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公民意识的方法首要的是为公众普及自身权利义务的知识,告知公民所能享受到的权利,需要遵循的义务,将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制的人,让公民能够做到理解并认同国家的宪法与其他法律,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权利与义务意识的现代高公民。
  (二)形成公民意识系统。
  当下我国的公民意识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公民意识系统。当下应该从学生抓起,对公民意识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在学校里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把握将针对学生教育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在课堂上通过政治思想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公民意识的输出,帮助学生在公民意识体系上进行科学的把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民意识。通过校园更好的建设与发展,自家周围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便利等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切身理解,对公民所拥有的权利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好公民。
  (三)积极体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意识的提高需要将公民实际所能感受到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那么就需要公民不断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的社会体验中发现自身的义务和权利,从而感受到自己身为公民的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帮助公民提升公民意识。只有在实际的实践中,才可能帮助公民有精神方面的体验,才能够去提升自身的公民意识的素养。想要帮助公民对自身公民意识进行内容的分析与把控,主要就是帮助公民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公民意识的体现。“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古诗说的不无道理,凡事都要在实际的行动中来把握内涵。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献爱心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作为公民的身份来体验实际的生活,既让学生得到了自己付出爱心或劳动的满足,又让学生实际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避免了空洞枯燥的伦理说教,也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能力与融入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到公民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可以运用的社会权利。
  三、总结语:
  公民意识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意识,这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了社会日后经济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形态与公民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公民意识不断提高,才能够保证学生日后都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可以保证学生日后都能够心理健康地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经济的繁荣与昌盛。虽然当下公民意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把问题找出来并解决,一定能够提升公民意识,让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称为国家的主人,让社会主义发展地更加完美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宋劲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指向[J].求索,2017(01):76-80.
  [2]张忠华,高爽.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未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7):1-4.
  [3]黄俊.新世纪以来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综述及研究特点[J].大学教育,2015(07):1-3.
  [4]汪倩倩.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成人教育,2014,34(04):15-18.
  [5]叶楠.公民意识教育融入中职课堂教学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293-294.
  [6]蔡晓良,吴智灵.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政治哲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28-33.
其他文献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民俗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密云县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8XSKY29  作者简介:齐洪宝,女,1999年2月8日,吉林人,专科在读  摘要: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旅游形式的高层次文化旅游。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旅游部门都大力开发本地区的民俗文化资源,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旅游业出现民俗文化旅游后就对旅游者产生了
期刊
摘 要: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之下和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起步期,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人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再生型资源、可持续资源更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企业只有依靠人才的创新与创造,有计划的进行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满足企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可持续竞争。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
期刊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人生思考和定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未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淡化、价值观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和人生航向迷失等问题。因此,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期刊
基金项目: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历史文化古镇的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永泰嵩口古镇为例,编号:201613762008  摘要: 古镇旅游逐渐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古镇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方向。古镇旅游热也随之受到政府的重视,为了做好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古镇保护条例,减少在实践古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冲突。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有许多具有重要价
期刊
摘 要: 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不仅会影响房屋施工的美观性,还会对建筑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特别表现在混凝土强度、钢筋抗锈蚀,结构抗侵蚀以及抗渗性等方面,严重影响建筑安全质量。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针对性地处理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 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55.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
期刊
摘要: 在高等学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避免大量的板书书写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另外,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的教学公开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随时回看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课堂上不要求的内容。总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环保型消费逐步占据主流,住宅建筑的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对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因此,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建材成为当前住宅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注重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提倡绿色住宅建筑,使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节能减排,这才是实现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必由
期刊
摘要: 如何生活的更好,怎么获得幸福一直都是人类追寻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叙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其中详细的说明了幸福与德性、实践、沉思的关系。目前研究亚里士多德幸福论对构建中国新的幸福观的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德性;沉思;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008-02  人人都追求幸福,
期刊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践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物理习题是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物理情景的创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提高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利器”。而利用教具创设情景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将难以理解的物理习题从表象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观、从理论到实际的有效转化。本文从利用自制教具分析过程、利用多媒体来建立图景、利用实验道具模拟实
期刊
摘要: 专业基础课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艺术学艺术系的学生来说,每位教师都要承担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在教育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基础课的教学谈谈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 教学;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