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糖尿病抓住您的手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师傅最近吃饭特费劲:左手端着一小碗米饭时,感觉就像拿着一个5公斤的铅球;右手用筷子夹菜时就像刚学用筷子的两岁孩子,总是夹不住菜。这双手不仅和吃饭较劲,连干精细活也困难。晚上,老伴要钉衬衣上的扣子,眼神不好让他帮忙穿针线。可徐师傅的手捏住针、线都很难,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的糖尿病出现新状况了?
  徐师傅找我看病时讲述了他双手的苦恼。今年55岁的他还没退休,如果双手的功能逐渐丧失,将意味着丢掉工作,生活的重担会全部压在老伴肩上。徐师傅求医的急切心情我非常理解,问题的关键是找对病因,对症下药。
  
  病史回顾
  14年前,徐师傅体检时发现血糖高,空腹血糖在10.0~12.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2.0mmol/L左右,伴口干、多饮、体重下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至今。如今他的血糖控制欠佳,空腹在8.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
  半年前,徐师傅感觉双手时有麻木,双手肌肉逐渐萎缩,做精细活动乏力(如拿筷子、穿针眼等)。之前一直没有重视,在本次就诊前也未给予其他特殊诊治。
  
  双手的异常表现
  图1示:双手指的内收功能受限,尤其是大拇指不能向食指方向靠拢。
  图2示:双手的大小鱼际肌萎缩。
  
  图3示:双手指用力外展时,左手指外展功能正常,右手指外展受限,即右手各指间分开的间距小。
  图4示:双手互握可见“虎口”(拇内收肌、拇对掌肌)明显萎缩。
  
  其他异常表现
  徐师傅就诊时的随机血糖为21.1mmol/L。
  双侧上下肢肌电图检查表明:①感觉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障碍,波幅降低;②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显著减慢,波幅降低;双侧上下肢肌电极检查显示手内肌有大量自发电位,募集减弱;胸锁乳头肌未见明显自发电位,募集正常;结论:周围神经重度损害。
  
  找对病因,对症下药
  经过以上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徐师傅的病因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是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在作祟。治疗上以解决以下两个关键矛盾为主:
  1.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
  2.改善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给予甲钴胺和营养神经的粉针剂。
  出院后继续给予胰岛素+甲钴胺治疗。两个月后复诊,徐师傅的血糖控制理想,手部肌萎缩改善,肌力有所恢复。
  
  什么是“糖尿病手”
  这个病例的特殊性在于糖尿病累及到患者双手,即“糖尿病手”。由于糖尿病损害双手的多个神经(如尺、桡、正中神经等),导致手部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和手部小肌群的萎缩、乏力。它与糖尿病足一样,都存在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现象。
  如果患者有其他肌肉压痛、职业病史(颈部固定长期体位、长期使用鼠标)、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患家族史,则需要和糖尿病性腕管综合征(仅为正中神经受损)、糖尿病性肌梗死(有肌痛和肌酶升高)等疾病鉴别,需要有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
  “糖尿病手”与糖尿病足的区别
  “糖尿病手”属于周围神经病变,即感觉神经异常(如麻木、手套感、温度觉下降)和营养性肌肉萎缩(神经细胞对肌肉的营养作用下降),而皮肤破溃、肌肉坏死、感染、坏疽极少发生。
  而糖尿病足属于血管和神经的双重病变。由于足位于支撑人体直立、行走的最底层,长期足部关节受压不均、小关节脱位变形、受潮滋生真菌、皮肤受摩擦易破溃、加上血管狭窄闭塞、血液供应障碍、感染等因素,容易发生皮肤破溃、肌肉坏死和坏疽。
  
  如何预防“糖尿病手”
  “糖尿病手”较糖尿病足的症状轻,容易被忽视。但作为人体精细动作和频繁使用的器官,手对触觉、温度觉、肌力要求很高,感知很细。预防“糖尿病手”从以下3点做起:
  1.早期、定期检查肌电图(每年1次),可以发现手部神经传导障碍。
  2.严格控制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在症状出现前发现潜在的周围神经病变,监测其进展很有必要。
  3.手部小肌群的锻炼,如使用健身球、握力器。锻炼康复属于个体化方案,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在康复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编辑/王燕)
  
  徐师傅最近吃饭特费劲:左手端着一小碗米饭时,感觉就像拿着一个5公斤的铅球;右手用筷子夹菜时就像刚学用筷子的两岁孩子,总是夹不住菜。这双手不仅和吃饭较劲,连干精细活也困难。晚上,老伴要钉衬衣上的扣子,眼神不好让他帮忙穿针线。可徐师傅的手捏住针、线都很难,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的糖尿病出现新状况了?
  徐师傅找我看病时讲述了他双手的苦恼。今年55岁的他还没退休,如果双手的功能逐渐丧失,将意味着丢掉工作,生活的重担会全部压在老伴肩上。徐师傅求医的急切心情我非常理解,问题的关键是找对病因,对症下药。
  
  病史回顾
  14年前,徐师傅体检时发现血糖高,空腹血糖在10.0~12.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2.0mmol/L左右,伴口干、多饮、体重下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至今。如今他的血糖控制欠佳,空腹在8.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
  半年前,徐师傅感觉双手时有麻木,双手肌肉逐渐萎缩,做精细活动乏力(如拿筷子、穿针眼等)。之前一直没有重视,在本次就诊前也未给予其他特殊诊治。
  
  双手的异常表现
  图1示:双手指的内收功能受限,尤其是大拇指不能向食指方向靠拢。
  图2示:双手的大小鱼际肌萎缩。
  
  图3示:双手指用力外展时,左手指外展功能正常,右手指外展受限,即右手各指间分开的间距小。
  图4示:双手互握可见“虎口”(拇内收肌、拇对掌肌)明显萎缩。
  
  其他异常表现
  徐师傅就诊时的随机血糖为21.1mmol/L。
  双侧上下肢肌电图检查表明:①感觉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障碍,波幅降低;②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显著减慢,波幅降低;双侧上下肢肌电极检查显示手内肌有大量自发电位,募集减弱;胸锁乳头肌未见明显自发电位,募集正常;结论:周围神经重度损害。
  
  找对病因,对症下药
  经过以上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徐师傅的病因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是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在作祟。治疗上以解决以下两个关键矛盾为主:
  1.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
  2.改善末梢神经功能障碍:给予甲钴胺和营养神经的粉针剂。
  出院后继续给予胰岛素+甲钴胺治疗。两个月后复诊,徐师傅的血糖控制理想,手部肌萎缩改善,肌力有所恢复。
  
  什么是“糖尿病手”
  这个病例的特殊性在于糖尿病累及到患者双手,即“糖尿病手”。由于糖尿病损害双手的多个神经(如尺、桡、正中神经等),导致手部对称性的感觉异常和手部小肌群的萎缩、乏力。它与糖尿病足一样,都存在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现象。
  如果患者有其他肌肉压痛、职业病史(颈部固定长期体位、长期使用鼠标)、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患家族史,则需要和糖尿病性腕管综合征(仅为正中神经受损)、糖尿病性肌梗死(有肌痛和肌酶升高)等疾病鉴别,需要有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
  “糖尿病手”与糖尿病足的区别
  “糖尿病手”属于周围神经病变,即感觉神经异常(如麻木、手套感、温度觉下降)和营养性肌肉萎缩(神经细胞对肌肉的营养作用下降),而皮肤破溃、肌肉坏死、感染、坏疽极少发生。
  而糖尿病足属于血管和神经的双重病变。由于足位于支撑人体直立、行走的最底层,长期足部关节受压不均、小关节脱位变形、受潮滋生真菌、皮肤受摩擦易破溃、加上血管狭窄闭塞、血液供应障碍、感染等因素,容易发生皮肤破溃、肌肉坏死和坏疽。
  
  如何预防“糖尿病手”
  “糖尿病手”较糖尿病足的症状轻,容易被忽视。但作为人体精细动作和频繁使用的器官,手对触觉、温度觉、肌力要求很高,感知很细。预防“糖尿病手”从以下3点做起:
  1.早期、定期检查肌电图(每年1次),可以发现手部神经传导障碍。
  2.严格控制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在症状出现前发现潜在的周围神经病变,监测其进展很有必要。
  3.手部小肌群的锻炼,如使用健身球、握力器。锻炼康复属于个体化方案,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在康复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编辑/王燕)
其他文献
上一期,我们谈到老郭因不能忍受脱敏治疗所产生的身体不适而提前中止,回家休养。他会再次回到医院接受脱敏治疗吗?在知道他的进展前,请让笔者先向大家介绍胰岛素脱敏治疗的发展历程。    胰岛素泵为脱敏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传统的胰岛素脱敏治疗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其机理非常复杂。简单说来,实际上有些类似于诱导免疫耐受,即通过从极其微量的过敏原开始逐步缓慢增加剂量,使机体逐渐“适应”过敏原的刺激
期刊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能联合好口服降糖药,可产生1+1>2的协同降糖作用,并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但也不是任何胰岛素和口服药都能联用。    可联合的方案  1.长效胰岛素+瑞格列奈:适合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患者。可白天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控制基础血糖。  2.长效胰岛素+格列喹酮:适合糖尿病合并肾病蛋白尿的患者。可白天3餐前口服格列喹酮(如糖适平),睡
期刊
编者按  前阵子,在病房里看见这么几位患者,有三四个病人都弯着脖子,脖子上缠着一圈圈纱布,非常痛苦地呻吟着。这些患者不能吃饭,每天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  后来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他们都是因为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的重度感染,从而形成脓肿。据记者调查得知,这些患者在患病之初,大多是因为口腔颌面部有肿块才来就诊。由于延误了看病时机,有些患者竟然整个下巴全部烂掉。然而这些患者在来医院检查前,并不知道自己是糖
期刊
小包子、小馒头、红豆汤、分成小块的酱豆腐、切成碎末的酱萝卜、挂着水珠的大西红柿,旁边整齐地码放着一摞干净的白色塑料小盘,大屏幕上播放着一张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欢迎回家”四个鲜红的大字贴在墙上——今天,这里将迎来一群特殊的孩子们。最早的在35年前,他们在这里被诊断患上1型糖尿病,先后在这儿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他们定期回来复诊,学习糖尿病的自我控制管理,参加医院组织的夏令营,互相交流控制血糖的体会
期刊
6年前我上初二。中秋节我同以前一样吃了几块月饼,之后感到四肢无力,小便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家里人觉得不对劲,就带我去乡镇医院检查,当时医生怀疑可能是糖尿病,又让我们去大医院检查。在市医院,当时血糖已经高达20.0mmol/L,尿糖4个加号。医生说必须住院,要不然会导致并发症。我当时很固执,怕花钱(我患有脊柱侧弯),又怕医院那种环境。后来我爸爸说就当是在医院“享福”吧,在他的极力劝说下我才住了院。 
期刊
2012年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的《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称:今后,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违规停尸、聚众滋事,非法携带管制器具,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医闹”,将受治安处罚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5月4日,卫生部办公厅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  从表面上看,医生和医疗环境的安全又得到了一重法律保护。那么,它真的能从根源上缓和、解决甚
期刊
“昨天晚上皇上要杀小燕子,你说他怎么就那么狠哪!”李大妈散步时看到几个老街坊,便开始讨论起昨晚电视剧的剧情。大家越讨论越热烈,王大妈此时的神情简直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可一回到家,王大妈便像被拔了气门芯的车胎一样,瘫坐在沙发上,还不时打着呵欠,昨晚又熬夜了!  机体原有生物钟紊乱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很多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机体各种功能都会出现轻微的紊乱,轻微的睡眠障碍也是一种表现。所
期刊
暑假到了,距婷子诊断出糖尿病也整整一年了。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北京协和医院、礼来公司、罗氏公司将在北京共同举办儿童糖尿病夏令营活动。我给孩子报了名。  8月,我陪女儿到了北京。下面是女儿在夏令营中写的日记。    2007年8月10日 初抵北京,开始夏令营之旅  8:30,我们近20个7~18岁的小朋友,在协和医院门口集合。组织方带领我们上了一辆崭新的大巴车。妈妈在车下向我挥手告别。生病后,这
期刊
迎春花的开放仿佛只是昨天的事情,夏天就这样来了。酷热的天气里,体内的水也变得躁动不安,一刻也不想停留,拼了命地通过毛孔往外淌,所以大家都口干得厉害,尤其是像我这样的糖尿病患者,恨不得在裤腰带上拴个水壶,隔个两三分钟就灌上一口水。和普通人不一样,对于水,糖尿病患者没有太多选择,一般进了超市就直奔矿泉水的货架。这样的日子非常苦闷,所以,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款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的清凉饮料。    一、龙
期刊
“这骗子让骗子给骗咧……我说你这个算术是肿(怎)么算的……”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联欢会上,12岁的媛媛正用河北方言学着蔡明在今年春晚小品《天网恢恢》中的话。  媛媛夸张的表情、搞怪的动作、幽默的语言,引起台下一阵阵笑声。这样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让人很难将她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但北京儿童医院的王护士长告诉我:“其实媛媛是位有着5年病史的小‘糖友’。”如果说开始我对这个孩子的感觉更多的是同情,那么现在又平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