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gD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功能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215是伪狂犬病病毒3基因缺失疫苗株(PRVTK^-/gE^-/gI^-/LacZ),试验以其主要功能基因gD基因为对象,通过对病毒吸附细胞的差异和免疫仔猪后血清中抗体效价变化的测定,认为gD基因编码蛋白可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和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经从gD基因的基因型到表现型全面分析SA215株的免疫原性,发现gD基因变异没有影响到其功能的实现,推定SA215株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其他文献
选择16头天山马鹿种公鹿电刺激采精,通过探讨不同稀释液和甘油浓度等条件对精液冷冻处理的影响,拟建立一种天山马鹿精液冷冻的方法,并对冷冻精液品质和人工授精效果进行评定
通过饲粮添加1.5mg/kg三碘甲状原氨酸(3,3’,5-triiodothyronine , T3)诱导肉鸡产生腹水综合征(AS)。研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VC对肉鸡机体氧化与抗氧化能力、肺脏缺氟诱导因子-1
通过血清中和试验、RT-PCR、核酸序列分析和S1基因的同源性分析,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BJ9601、HN9604与M41株的血清中和效价最高,其次为H120,TJ9602与试验毒株的血清中和
用RT-PCR扩增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得到大小约1 700bp的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根据测序结果,另设计1对引物带有EcoR I限制位点,用PCR扩增基因
9日龄黄羽雌性肉鸡1 000只随机分为A、B、C、D 4个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在A、B、C、D组的日粮中分别添加剂量为0、80、120、160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饲养
从浙江省某麻鸭养殖基地产蛋锐减的病鸭生殖器官分离到1株致产蛋下降、不致鸭死亡的病毒株(YH99V).该病毒易感蛋鸭,经SPF鸡胚传至第9代时致病性突然增强,第11代出现对鸡红细
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培育卷毛突变大鼠近交系,用遗传测交试验分析其遗传表型和规律,同时对其皮肤组织学特征、电解质和生化、血常规、主要脏器指数及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进
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桃拉病毒(TSV)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PCR)技术.根据WSSV和TS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分别与WSSV和TSV某段基因序列
参考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Shimen株、HCLV株、Paderborn株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1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11个片段扩增了CSFV广西流行毒株GXWZ02的全基因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