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修炼的几个精神变化时期

来源 :气功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气功从80年代初期发展到现在,几次跌入低谷,究其原因,总是有刚学功不久就以气吞山河、遮天蔽日之势出山的"宗师"把气功界浑搅一遍,最后以误人害己,偃旗息鼓告终。那么,为什么这些"智高佛陀、功盖寰宇"的"大师"会如此不明智?除了人格因素,还得从练功的精神发展规律去找到科学的结论。否则,许多初学者中间还会有"大师"涌出,个人与社会的悲剧还将重演。
  气功修炼一般会有以下几个精神变化时期:
  一、得功初期:随吐纳导引,去浊升清,渐至身心轻安,"八触"兴发,穴有真气出入,经有能量循行,丹田或脉轮气息涌动,如解严冰,如释重负。一旦能场大开,则有顶天立地之感,意气洋洋之慨。复觉身内即宇宙,一旦慧眼初亮,则有心机敏锐之功,洞明事物之能。至于气冲病灶,功到病除,果真灵验异常,行止举措,实在卓越不凡。
  就这一时期,由于内能的充实,使人精力倍增,外能的感受,令人欣喜莫名,故佛门称之为"喜俱禅"。喜俱禅时期,确实会产生很多奇效,那种与宇宙相合的感觉,颇有古人所谓"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之感。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也不是"高功夫"的证明,更不是做"大师"、"宗师"的依据。往后,练功就进入第二时期。
  二、第二时期,就像人登上高山,两眼看到的却是平地一样,由于身心内外已协调平衡,与宇宙万物相合的感觉也不再新鲜,此外,一些在"我执"驱使下所作的练功、发功会被证明无效。所以,这一时期,人逐渐会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宇宙的一个信息元,一个全息点,在社会中不是神仙,更不是佛,只是一个有一定觉悟、有一定功力的人。自己没有理由高人一筹,不应当把自我迷信变成众人的迷信,制造歪理邪说。只有顺应自然、社会规律才能练好功,因此,做一个有理性的好人,不断完善自我(而不是固执地认为自我不需要完善),才能保持功增德进。到了这一时期,人一方面练功,一方面会很注重内心的审视和操行的美好。但无论如何,最初那种强烈的气感、顶天立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感觉没有了,进入一个相对平定的时期,佛门禅学上叫做"心一境性"时期。
  "心一境性"无疑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以前的许多功能中,如天眼等特异功能,一般在1至3年内化为乌有,体内的真气由初罗汉身转向细罗汉身深化。所以内气日精、气感愈弱,但更深沉。带功发功效果更快、更好。"六眼"之类功能转化成浑厚的性灵之能。"心一境性"是一个对功法修炼的稳定时期,这一时期重法,有法执之障,习练得比较单纯,长期修炼,自然转入第三时期。
  三、第三时期是一个功能爆发期,但与第一时期不同,第一时期是身体能场爆发,气感强烈。第三时期是在微妙的禅定中渐入空明之境。最初物我两忘,一片光明。气息祥和,久久不舍,继而知识、哲理星星点点,进入心灵空境。渐至思接千载、情系万象。许多人不知好歹,认为自己心猿意马,有扰圣境,刻意收回,以致功亏一篑!实则此际功能自然演化而就,由气机、人格转向深沉的智慧完善。佛学上谓之曰"识无边处定、思无边处定",最终思绪太多千帆并发,万虑同兴,自然非思非禅,似想非想。潜意识中同时成就许多智慧珍酿,一旦缘合时至,或提起某事,或兴举某物,自然灵感闪现,才智过人。这一阶段自然大悟万法,随需而修,破除法障,得法自在。谓之"非想非非想"。
  四、这一阶段,如以究竟成就为目标,久久随之,自会遍历万法,身同大道,智合真如,行止举措,无不顺天理、合法轨、应人伦。渐渐于修炼淡泊,若有若无,似修非修,为所当为,无为无不为,无修无不修,此为修功之至境。此际,言谈举止,皆为人所敬,但自己会觉得乃凡夫一个,与众人相比,不出其类,不拔其萃。待人接物,心诚若水,诺实若水,欲淡若水。此为第四时期。
  上述练功的四个时期中,由于初期始料未及的膨胀感,异乎寻常的智慧感,对体内体外的气能、功效作用、控制感等等,最容易让人在错愕惊喜之中自以为乾坤未歇、地灵独创,改天换日,天命所系、非我莫属,更兼虽增心智,但俗多圣少,是故思虑谋划,往往挟圣入俗,大生邪见邪行。不免巧设骗局,广布妖言,最终误人害己,给气功抹黑。而第二阶段理性时期、第三阶段智慧时期、第四阶段成熟时期,反而不见自称"宗师"、"大师",以及所谓"明师"者。因此,气功修炼者一定要对自己负责,要正确认识练功的功态,把握住各时期,尤其是平静地度过初期,正如雄心勃勃的少年须要青年、中年时期才能一筹壮志,只有安全地度过初期才能赢得成功和成熟。初学者对那些神功卓著的"宗师"们,不论是谁,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盲从,更不能向迷信处崇拜。
   (通联:637100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文化馆内 中华大成气功武术精修院)
其他文献
北极熊为什么都是左撇子,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为什么一张纸即使再大也不能对折七次,猪为什么不能仰望天空……对这些不可思议的问题,我没有丝毫免疫力,每次在网上看到,都要仔细认真追着看到底,为此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可现在如果你让我讲出个所以然来,估计我还是张口结舌,因为真的没记住答案。或许,世界上所有不可思议的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是那么无聊,又是那么有趣。  国外每年都有很多人翘首以待一个“最不可
期刊
气灸法指气功外气与艾条温和灸法相结合,使外气通过艾条进入体内的治疗方法。许多常见的慢性病采用常规疗法难以见效,而气灸法却显疗效,故不失为传统灸法发展的一个方向。今将部分慢性病的气灸验方登出,以供同道研究。  灸法:温和灸法。五次为一疗程。  1.胆囊炎。取穴:神阙穴、胆囊穴。每穴气灸15分钟。急性期一次止痛,慢性期二至三个疗程即愈。  2.各种胃病(包括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萎缩等)。取穴:中脘,
期刊
约翰是一家公司的总裁。有一天他的小孩被绑架了,绑匪要求赎金100万美元。  夫妻俩再三考虑,还是报警求助。不幸的是歹徒好像洞悉警方的侦查手法,警方始终无法救出人质。经过几天的煎熬,约翰决定答应歹徒的要求交付100万,以保证孩子平安回来。  电视里正在报道孩子被绑架的新闻,还分析说:“从过去的记录来看,在这类案子中,即使歹徒得到了赎金,人质安全回来的几率还是很小。”  这时,约翰想,既然这样,我何不
期刊
遇到不还价的售货员是好是坏    有一对夫妻,花了3个月时间才找到了一只他们非常喜爱的古玩钟,他们商定只要售价不超过600美元就买下来。但是,当他们看清上面的标价时,丈夫却犹豫了。  “哎哟,”丈夫低声说,“上面的标价是600美元,你还记得吗?我们说好了不超过600美元,我们还是回去吧。”  “我记得,”妻子说,“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看店主能不能卖便宜点。”  夫妻俩私下商量了一下,由妻子出面,试
期刊
松下幸之助、李·艾柯卡、安迪·格鲁夫、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这是一些光灼中国商界的耀眼星辰。曾经迷茫无助、手忙脚乱的中国企业家们,纷纷“师夷之长技、补己之短处”。此中,有奇效,也有误区,但庆幸的是,我们一路走过来了,脚步从犹豫踯躅变得四平八稳、眼光从仰望变成平视。  英国19世纪著名史学家卡莱尔说:“每一个人,难道不因崇敬实际上高于他的人而感到自身更高一些吗?在人的心中,这是最
期刊
卖辣椒的人,恐怕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又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立马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吃辣的,生意还是不成。当然解决的办法也众所周知并且非常经典的,那就是把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  一天,我站在一个卖辣椒妇女的三轮车旁,看她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
期刊
现在我宣布,本届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奖的得主是……你!对,就是你,这不是做梦。不要想和所有的人拥抱,你在台上的时间也只有45秒,当心,别被绊倒了。  OK,你已经顺利走到了台上,和大家分享你的喜悦吧,只有45秒。什么?时间太短?拜托,难道你想把从小到大帮助过你的人的名字都一一念出来感谢吗?哦,天啊,你难道没听过罗伯特·德尼罗的感言吗——感谢我的父母生了我,还要感谢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生了他们。瞧
期刊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出生在一个航海世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皇家学会派人去南极探险,斯科特为领队。1904年,在距南极只有720千米处,他们被迫返回。于是南极以它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斯科特和队员们。  1910年,他们准备第二次南极探险。  斯科特从他先前的探险中得到很多经验,同时他也募集了资金,将团队重新组合起来。  挪威探险家罗得·阿蒙森这个时候也在筹划着他的南极之行。最初他是想去北
期刊
泰戈尔是文学史上少见的幸运儿,家境殷实,让他不用担心柴米油盐,可以安心地写诗做梦;文途坦荡,未及花甲就获得诺贝尔奖,名动天下。但再超凡脱俗的人也免不了情海翻沉,泰戈尔心里的那根刺叫安娜。    依恋的美好    18岁,泰戈尔准备去英国留学。那里有他无限钦慕的文学  天堂。  仿佛是命中注定,启程前,他奉父亲之命去学习英文。年纪相仿的安娜成了他的老师。从此,活泼可爱的安娜就这样搅进泰戈尔的生命里,
期刊
2008年1月26日上午8时25分,中国著名外交家、翻译家、作家章含之去世,享年73岁。看到这则新闻之后,我头脑里面迸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洪晃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平时能说会道、有才华、特立独行、豁达开朗的女人此刻该有多伤心啊!如果我手里有她的电话,我也真的想和那些到她博客上真诚留言的网友一样,劝她节哀顺变。  真的,听到章含之的名字,我并没有把她和她生平介绍中的内容联系在一块儿,什么爱国民主人士章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