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生物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教师应当精心备课,不断地探寻适合的教学方法,优化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很轻松地学习生物。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他们为中心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探究,进而切实减轻他们繁重的课业负担。教师不应该把“减负”只是看成作业量、课本内容、课时的减少,应当对“减负”的概念理解不单纯是形式上的减少,更是对教学与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的一场重要改革。要使中学生真正轻松地学习生物这门课程,教师应该精心备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会学”,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教师从初中生物教学具有明显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精心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重视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四种有效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轻松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68-02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教师应当精心备课,不断地探寻适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并积极采取措施让学生很轻松地学习生物。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他们为中心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进而切实减轻他们繁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教师不应该把“减负”只是看成作业量、课本内容、课时的减少,应当对“减负”的概念理解不单纯是形式上的减少,更是对教学与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的一场重要改革。下面,笔者从数年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人教版新教材,就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生物进行研究。
   一、从初中生物教学特点入手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特点带有明显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也就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每个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传统与现代、培养创新能力与普及基础知识等诸多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常常表现出心理情绪的不稳定性与矛盾性,在生物课堂上也往往反映出对学习缺乏主动性、不积极主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所以,打造优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
   二、具体措施
   1. 精心备课,有效利用每一堂课45分钟
   教师如何做到将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有效地利用起来,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点所在。所以,在减负增效的改革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仍然是教师。任何人都不应该浪费课堂上的有限教学时间,应合理地利用时间。生物教师必须多在认真钻研《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上下功夫,尽可能地吃透教材,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全面把握,紧紧抓住每一节课的关键,并做到因材施教,突破重点,分散难点,对于课程的进展速度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要做到合理安排。生物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只满足于备教材,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还要在备好学生方面下功夫,对每个学生的掌握基础知识情况、认知能力、接受知识能力等基本情况都要有所了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把握学生,切实做到因材施教。课堂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吸收,从而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在教学效率方面会有很大提高。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动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用生动巧妙的授课方法把枯燥的生物理论向学生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感到轻松和快乐,不断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将是我们每位生物教师不断探寻的课题。笔者在数年的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认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为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与注意力,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及深厚的兴趣,可以在课前采取设置一些问题的方法,使中学生物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如设计一些有趣的与生物的关的问题或与生活相近的生物问题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总之,生物学习内容的有趣可以为培养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提供前提条件,即让学生激动的学习情绪背景。至于能否使学生由此产生学习兴趣,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激动的学习情绪体验稳定下来,成为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认识和情感方面的不平衡,形成学习需要,当学习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并伴着愉快的情绪体验出现后,才能产生学习兴趣。
   (2)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各种情境创设,亦可采用情感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在尊重学生表现欲望的前提下,可恰当设置一些课堂讨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运用问题讨论式模式教学时,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活动方式必须要合理。可提出以下建议:划分讨论小组,并保证小组人数适当,一般以3人~5人为最好;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学习、批判,最后达成共识,给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下高效的参与讨论。必要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做到“引而不定,导而不限”,以防止学生进入思维死角。需要指出的是,最好能在课前为学生留出一定时间,通过学生自己查阅或者上网收集资料,配合导学案的使用,这样能收到更好的讨论效果。    (4)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增添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
   总之,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激发,积极构建和谐师生融洽关系,不断引导他们探究生物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
   3. 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传统的课堂上,课堂的模式、内容及授课形式都是由教师事先定好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严重受阻,既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也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热情。没有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缺失学生主动积极进行思考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虽表示“听懂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其实对知识也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不能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大力倡导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而探究心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培养他们主动发现与总结生物规律的方法。如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不要急匆匆地给出学生正确的答案,而要恰当地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独立想出解决的方法,并对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只有在积极正确的思考下,才能真正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4. 重视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知识。这样,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旧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总之,知识整合的概念既包括课本知识间的互相整合,也包括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其他学科间的互相整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题材的选择应该尽可能地来源于生活实际,并重视和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皑雪.生物课作业抄袭风波[J].黄金时代,2007(05).
  [2]高震.要重视中学植物的教学[J].生物学通报,1981(04).
  [3]杨光法.鲁迅教生物课[J].人民教育,1984(06).
  [4]李沧.日本高中生物课的新教材[J].生物学杂志,1984(03).
  [5]张晋田.谈中学生物课中的危机感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1(01).
  [6]韦巍.生物课课终艺术探微[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04).
  [7]邱琳.一堂令人回味的生物课[J].作文世界,2006(12).
其他文献
在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科设计中,Unity3D技术已然成为一门重要的无法忽略的课程。它是打开虚拟现实技术的钥匙,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Unity3D相关
美术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开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更是给了学生一个不同于语言的渠道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也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
高放教授是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国际问题、苏联与东欧问题、国际共运、中共党史党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众多领域的著名专家,著述颇丰。最近,中国人民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化校园建设可以改进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有效
法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阿兰&#183;胡(鲁林)曾任巴黎第八大学和法国东方语言文明研究所教授,受马尔罗<人类的命运>一书的影响,早年致力于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史,他的博士论文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在当今时代,英语语言霸权地位的形成正在对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严重的威胁.我们应正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
摘 要:基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视角,探讨幼儿教育的适时、适度问题。幼儿作为学习主体,对其施教时应遵循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成长,对学龄前儿童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适时;适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67-01  教育要适时、适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孩子从出生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整
主题班会是学校进行德育引领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主题班会的重要作用,但实际开展时对主题班会开展的原则认识模糊,以致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对主题
建盏,产于宋朝,其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常被用来斗茶。《君台观左右账记》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