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消费品市场,品牌的作用相当重要。随着技术的进步,IT产品越来越便宜,用户越来越多,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它们已经从高高在上的专业工具变成了消费品。既然是消费品,在性能、功能、技术含量等硬指标之外,品牌对消费者采购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IT公司也在把自己重新定位到生产和销售消费品的企业,这个趋势至少从五六年前就开始了。
其实在此之前的专业时代,IT产品也有品牌影响力,但是大多局限在PC之类相对低端的产品。对普通用户来说,只有IBM或者HP这样的“超级大牌”才能称之为名牌。那些真正面对专业用户的产品,其品牌对于外行人士来说可能闻所未闻,而企业采购也不会简单地以品牌来决定花钱的方向。
到今天,品牌宣传已经成为IT产品生存的重要方式,除了那些只关心高端专业市场的部分品牌,任何一个打算销售IT硬件产品的公司都不可能忽视个人消费者群体。而这些用户的采购方式与以往的专业用户完全不同。他们可能在卖场销售人员的鼓动下就买下一台电脑,或者仅仅因为某个品牌自己听说过,感觉像是个名牌就做出购买的决定。
多年来总会有亲戚朋友问我买什么牌子的电脑。起初我会很仔细地帮他们研究需求,寻找性价比最高、功能最适合的产品。后来买电脑越来越不算个事儿,我的想法开始转变为选对品牌就可以了。只要这个品牌给我的印象不错,售后服务靠得住,那就你随便在它的产品线里面找个买得起的型号就好了。可是,这个策略最近失败了。
有人要给单位采购一批笔记本电脑,来问我买什么牌子的好。我大力推荐了自己一直使用的一个品牌,我已经用过三台这个牌子的笔记本了,在我的高强度使用下它们一直稳定地工作,几乎没给我找过麻烦。结果人家按照我的推荐买了回去,12台笔记本一个月之内有8台出现故障需要更换主板。虽然在保修期内并没有什么经济损失,但是这样的品质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丢尽面子。仔细一琢磨,原来我用的是高端系列,虽然我认为性价比不错,但还是比配置相当的其他品牌贵一点。而听我推荐的人虽然买了同一个品牌,却选的是便宜的低端系列。不同定位和定价的笔记本电脑,其做工、用料当然不能一致,否则价格上的差异体现在哪里?当然,我碰到的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在我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我身边的用户,凡是这个品牌高端系列产品的用户,几乎都和我一样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笔记本相当稳定可靠。而低端系列的用户,他们手里的笔记本并不比其他品牌好到哪儿去。
其他品牌显然也会根据产品定位和定价不同,进行差异化的质量控制。让所有的产品达到99%的可靠性可能是不太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让可靠性达到99.99%,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有可能高到无法让市场接受。权衡之下,厂商只能集中精力让高价位的产品可靠性更高,因为它们的用户更愿意承受由此引起的成本增加。所以,如果你选择了一个高端品牌,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会有更高的品质和可靠性。有时候,即使价钱一样,名牌产品的低端系列也不一定比相对不那么大牌的厂商精耕细作的高端系列更好。另一方面,你为买回名牌产品而多花的钱,厂商可能没有用来提高可靠性,而是花在了市场宣传上,这是消费品时代不可避免的事情。
IT消费品不像洗发水,用一下就能知道品质如何,它们需要时间的考验才能知道稳定性如何,需要亲自接触才知道售后服务是否周到,而这些信息不是第三方测试数据或者一两个朋友的经验就能够告诉你的。这个时候靠品牌来选择可能就是我们的无奈之举了,我们只能期望那些不遗余力推广自己品牌的厂商,在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方面也有同样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