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日常生活的欢愉 “Lacaton & Vassal”与中国建筑

来源 :时代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hnhj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面对“建筑学不是孤立自主的媒介”这一宏伟命题,海斯(Michael Hays)[1]提出批判建筑应在参与性和自主性“之间”运作;1999年,面对城市在资本运作下的支离破碎,弗兰姆普敦提出以“巨构”嵌入地景来缝合碎片化的日常空间;2005年,面对建筑学日益坠入跨学科迷雾,怀汀(Sarah Whiting)[2]提出从批判性向投射性的转变,以使学科吸收外部的异质活力。
其他文献
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具有酸性强、铀及SO2-4浓度超标的特性,其修复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以西北某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先采用CaO中和法去除其中的铀;再采用厌氧脱硫脱硫弧菌微生物膜反应器去除SO2-4,并探究碳源与进水流速对去除中和处理后的地下水中的SO2-4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升地下水经0.167 g CaO中和处理后,pH值由3.0升至7.0左右,铀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想要充分地发挥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志愿者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为此,加强对志愿者的培养是促进博物馆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举措。本文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博物馆志愿者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首先,以需求为中心,提高志愿者的忠诚度;其次,以制度为引导,规范志愿者的工作模式;最后,以业务为中心,激发志愿者的社会责任。
摘 要:司法解释为回应现实需求,将“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视为《刑法》第217条规定的“复制发行”,这是用传统线下治理的思维方式进行线上治理。《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纳入刑法保护是规范作品网络传播的重要举措。侵犯著作权罪具有双重违法性,在双重违法之间存在位阶关系,著作权法是前置规范,刑法是二次规范。对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犯罪的认定应坚持先定侵权后定罪的二次违法标准,并且对著
摘 要:数字经济条件下,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市场要素,并成为经营者重要的商业资源和竞争优势。在数据权属不明的情形下,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互联网专门条款和商业秘密条款来保护企业数据,但企业数据的竞争法保护存在着商业道德边界模糊、竞争行为正当性评价误区、一般条款适用过度、互联网专条适用受限、商业秘密认定难等问题。为更好地规制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企业数据权益,建议从确立谦抑干预理念、矫正
涉用户数据在互联网平台间流动的正当性边界,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司法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在对中国关于数据的法律规定以及基于用户公开发布的内容数据、基于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基于用户数据加工而成的衍生数据这三类涉用户数据平台间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针对在先平台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权益范围边界,尚未有明确的司法规则定论,仍需结合个案因素进行利益平衡。具体应区分考虑数据公开或非公开的状态、数据原始或衍生的属性,且对在先平台合法权益的边界判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在先平台
摘 要:非法抓取、窃取、破坏数据库数据的行为使得数据企业与用户承受了巨大损失。在用户数据权益保护方面,《数据安全法》第27条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义务,但如何对用户进行损害赔偿尚不明确。在用户数据权利尚未被立法确认的前提下,可以以《民法典》第1197条、1198条为请求权基础,结合数据经营实践确定“知道或应当知道”、“采取必要措施”以及“违反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具体标准
截至2021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南京图书馆共有631部藏品入选,占总量的近5%,位居全国省级图书馆之首。《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中国政府为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公民的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而由文化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的一份名录,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本文阐述了用于提高建筑结构抗爆炸冲击的常规措施方法,分析了在防护上所存在的缺陷。同时,介绍了聚脲作为高聚物弹性体对防护结构具有较好的抗爆耐冲击防护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抗冲击性能和能量吸收的机理。聚脲材料可与不同纤维及其制品组成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可吸收爆炸冲击能量的复合材料,在防护结构抗爆炸毁伤领域具有可观前景,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实现自主研发具有抗爆耐冲击的聚脲基体复合材料。
文章回顾了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深入剖析建筑师在面对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复杂、技术难度高的项目时,始终需要坚守最初的设计之“源”,平衡复杂功能与设计矛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设计优化,通过精心组织设计实施,使建筑概念得以立体呈现。设计需要在取舍与妥协中不断推进,这是每个大型建筑项目都会遇到的困难,也是每个成功的作品都需要跨越的难关。
摘 要: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违法犯罪的手段由物理性识别向技术性识别的裂变,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失范性传播入罪存在诸多司法适用困境。具体而言,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数量危害性评价错位,社会信赖度与安全感流失;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传播入罪标准与法益侵害程度脱节,为黑灰产业链的泛滥提供裂变的空间;未区分信息敏感程度的内在差异性,行为模式无法涵盖;生物特征识别信息积量构罪层级保护失衡,罪量条件设置欠缺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