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未必就是大白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和技校生就业的一冷一热,实际反映了劳动力供需结构的失调。技校生有“金刚钻”,大学生也有“一招鲜”。
  近来有关技校生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北京等地技校生连年就业率保持在95%,一些技校生还没毕业已被“预订”,技校生月薪期望逾3000元。与此相对,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却接连下降,去年约为70%。一时间仿佛技校生成了香饽饽,大学生成了大白菜。
  目前大学生和技校生就业的冷热反差,原因众说纷纭。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毕业生每年增加几十万。与此同时,技校一度日渐萎缩。由于传统观念作怪,过去情愿上技校的并不多,导致技校生供应的绝对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新兴行业需要大批新型技术工人。新旧更替,青黄不接,许多地方闹起了技工荒。
  有需求就有市场。技校生培养周期短、成本低,船小好掉头,有的实行订单培养,就业当然不成问题。大学专业的设置和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说改就改。大学生和技校生就业的一冷一热,实际反映了供需结构的失调,是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
  进一步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昔日天之骄子和技校生、民工等人一样,在劳动力市场上都是普通劳动者,就业面临的不同境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局面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大学生就业不如技校生吃香,大学教育贬值了,成为时下盛行的论调。一些大学生也感到困惑,甚至怀疑当初的选择。有人批评大学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一些大学生到社会上不管用。其实这是对大学的误会。大学有其自身育人层次,大学生也有相应的就业空间。一些基础理论学科毕业生也许根本不会“动手”,但同样不可缺少,对此不能削足适履。
  对技校热要理性看待,尤其要防止技校的盲目扩招。大学生到技校“回炉”更要慎行。据估算,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大学本科生,需要付出约6万元,国家投入至少4万元。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回炉需要两三年,费用不低于3万元。重复投资直接导致教育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浪费,更别说学子们宝贵的青春年华。天生我材必有用,技校生有“金刚钻”,大学生也有“一招鲜”。完善知识和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上策。
  眼下技校正火,要防止一哄而上。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周期,技校也曾经历了热—冷—热的起伏。劳动力市场发育有自身规律,吸纳能力是一定的。人力资源供给结构要合理,比例要适当,层次要适度。如果技校盲目大量扩招,连大学生也来凑热闹,若干年后可能出现新的尴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空间将加大,结构将趋于合理,劳动力需求的冷热不均的矛盾也会随之缓和。
  
   (来源:“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不同节能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结合各自的设计理论及实际应用情况,对抽油机在用节能电动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对
气田开采后期气井出水较严重,如何处理气田水成了采气单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修建一个较大的气田水池专门收集产出的气田水,到一定程度后再由气田水转水泵将其转运
同轴双空心抽油杆采油工艺具有适应范围广、可连续加热的特点,根据其工作原理,从选井原则、选择加热深度、热载体软化水温度优化、选择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同轴双空心杆采油
父亲的“柔软性”与孩子成长[日本]牧野胜子郭洁敏译一、对父亲之作用的研究兴趣在日本,由于父亲劳动时间长,工作繁忙,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一般都是母亲养育孩子。通常的情况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成功,对青少年的培养,人格的建设是一系列问题的根本.一、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青少年人格的社会存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成长和对社会的
宋芳屯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为控制无效注水和无效采出,对注水井方案进行了调整。通过降低高含水、高压层的注水量,并结合堵水措施进行平面调整,降低了高含水层的产液量
合理利用油气集输系统的能量是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提高油田开采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虽然通过低温集输可以减少天然气的用量,但又会给脱水系统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针对某
兴趣是学生乐学、爱学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学生的自觉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以下几种激发兴趣的方法:  一、 以情导入,激发兴趣。教育没有感情,如同嚼蜡一样无味。情感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关键,要善于运用“表情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