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筛膜反应器的γ-MnO2纳米粉的合成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醋酸锰与柠檬酸发生沉淀反应生成锰配合物,经热分解和酸处理手段最终制备出γ-MnO2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最终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的粒度,得到了均粒度和超细粒度的γ-MnO2纳米材料.对于异丙醇和环己烷等氧化脱氢反应,γ-MnO2纳米筛膜反应器与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相比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了20%.
其他文献
用标量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周期性极化的铌酸锂光波导中模折射率和模场分布 ,并在计算中引入铌酸锂晶体折射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分析了准位相匹配铌酸锂波导倍频效率与极化反转
用原位变温31PNMR和分子模拟研究了手性氮磷配体与金属钌的配位过程。首先确定了配体及其与金属的配合物的化学位移信号分别在δ=-13.0ppm和δ=48.2ppm。配位过程在293~343K温
利用溶胶-凝胶低温合成非晶态技术,以正硅酸乙酯、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为前驱体,将手性分子葡萄糖均匀地掺入到上述体系的溶胶与凝胶中,成功地研制出无机
利用助熔剂提拉法 ,分别从掺入 11mol%K2 O的同成份LiNbO3 熔体中和从掺入 19mol%K2 O的化学配比LiNbO3 熔体中生长出高质量近化学计量比LiNbO3 单晶。对这两种从不同配比熔
采用X切LiNbO3 基片 ,设计并研制了脊形结构集成电光Mach Zehnder(M Z)波导调制器 ,实验研制过程包含关键的LiNbO3 基片湿腐蚀刻槽技术和大厚度电极制作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
采用Pad啨插值技术 ,对计算获得的、稀疏的响应点值进行逼近 ,然后用获得的有理逼近式计算宽范围内响应曲线。把最小二乘法和插值技术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达到最佳
由液相外延方法在YAG晶体衬底上得到了可饱和吸收的Cr ,Ca∶YAG晶体外延层 ,给出了Cr,Ca∶YAG晶体外延层在 5 0 0nm~ 15 0 0nm范围内的室温吸收光谱曲线。分析表明 ,由外延方
在无阶梯诱导空间非相干光束平滑技术中 ,用作前端的部分相干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利用准分子激光进行的部分相干源实验 ,发现聚四氟乙烯是一种较理想的散射材料。研究
应用磁控共溅射技术和后退火方法制备了GaAs/SiO2纳米颗粒镶嵌薄膜,并分别应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卢瑟福背散射实验来观测薄膜的形貌、相结构和化学组分.结果表明GaAs
应用硬脂酸法制备了纳米级晶粒大小的SrMgxTi1-xO3 (x =0 .1、0 .2… 0 .5 )。采用DTA、TG、XRD、XPS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Mg部分取代了Ti进入了晶格中 ,生成了单一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