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精准·分层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练习是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知识巩固与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基于教学重难点进行知识的点拨与讲解,还应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确保学生能够参与课堂互动,及时暴露英语学习中的短板,并形成课堂反馈,完成知识巩固,推动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需求入手,结合案例分别对课堂练习的有趣性、精准性和分层性这三个维度上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练习;有趣;精准;分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9-0081-04
  引 言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知识巩固与强化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与练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从学生的层面来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汲取知识,通过及时练习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学习程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换句话讲,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把握,有利于实施其他教学策略。研究发现,初中英语课堂练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根据不同学习模块,可以分为词汇练习、口语练习、阅读练习及写作练习;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可以分为独立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依据难易程度可以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等[2]。不论是哪一种练习类型,其在课堂构建中都应该体现巩固、互动、反馈等功能。但是,从当前初中英语课堂练习设计与实践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着重强调讲解环节,忽视练习环节,导致课堂练习设计与实践缺乏效率。笔者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试图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发展的角度出发,从有趣性、精准性和分层性三个维度探析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与广大教师交流与共勉。
  一、有趣的课堂练习设计
  “有趣”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能够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下都会出现“有趣”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有趣”常常被理解为“有意思”。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手段实现教学的有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有趣的课堂练习能够从心理层面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动机的生成,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通过文献研读及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影响课堂练习趣味性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练习能否引起学生产生较高的兴趣,该生的趣味取向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趣味取向有较为真实全面的了解,從而帮助自己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趣味性。
  而新颖程度主要是针对练习内容而言,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对于自己的模式内容产生较高的兴趣,尤其会更加关注那些新颖程度较高的内容[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同样一个练习内容会因不同的呈现形式而收到不同的效果。与呈现形式一样,组织手段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趣味性的高低。最后,课堂练习的评价也会影响学生的趣味性生成,如果我们在练习之前给出一些具有较高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学生就会产生较强的完成欲望。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练习的设计者,要根据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对初中英语的课堂练习加以设计,从而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但是,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应试教育要求,将课堂练习的侧重点放在了认知能力培养层面,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注重趣味性元素的融入,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练习参与度[5]。在趣味性提高的策略上可以通过游戏化的组织形式,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Unit 1:My name's Gina.的一课课堂练习设计上,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单词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实现语言的建构,检测学生的词汇量,笔者设计了“单词联想”的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的准备过程中,笔者先是让全班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竞争小组。游戏开始时,参加游戏的小组分别站在讲台前(要求4名组员并排站立)。在教师起头说出一个单词后,参加游戏的小组的4名学生要按顺序开始联想并说出一个单词,接下去第二个学生根据第一个学生的单词完成联想并说出一个单词,第三个和第四个同学以此类推。其间,如有学生说错,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顺畅表达,则该学生出局,每一组中坚持到最后的学生获得胜利。在其中的一组游戏中,笔者给出的单词是“good”,参与的小组第一个学生很快就联想到了“Good morning, teacher.”第二个学生不甘示弱,很顺利地联想到了“I get up at six o'clock every morning.”第三个学生也联想到了“My mum bought six apples yesterday.”……学生的联想内容天马行空。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错误,但是笔者并没有打断,因为这些错误并非与单词的准确性有关。通过这个游戏,笔者初步掌握了一些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最重要的是学生广泛参与到单词联想的头脑风暴中来,并在趣味性活动中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另外,也可以通过情境化的角色扮演,和闯关式的比赛提高学生课堂练习的参与度。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课的课堂练习中,笔者基于单词学习为学生引入了“猜单词”游戏。即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各参赛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整体动作反应的方式,表演、描绘出相应的单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游戏开始前先明确了步骤与规则,即学生两两一组,每组分发一盒单词卡(tennis/ping-pong/bat/soccer/volleyball/basketball/baseball),学生A抽出一张单词卡片,用英语描述卡片中词汇的含义,但描述中不得出现这个单词,学生B根据对方的描述猜测单词,如果猜对,则学生B得到这张卡片,该小组得1分;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小组间竞争,猜对单词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在课堂上,教师作为裁判,对各组的游戏过程进行规范,确保游戏的有序进行,同时为保证游戏效果,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用肢体动作描述卡片单词的同时,可以运用造句等方式实现单词的表达,从而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新单词的记忆与理解。通过这个游戏,笔者完成新单词的引入,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趣味化的练习设计还有很多,如话题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单词接力、听力问答、句型转换等。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上要坚持趣味性原则,有计划地引入趣味练习,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6]。
  二、精准性的课堂练习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所给出的练习是否精准将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如图2所示,一般而言,精准性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以及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上必须要对练习的精准性加以重视。在具体的课堂练习精准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或学生学习“短板”等因素,设计相应的题型、内容及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突破,补齐学习“短板”。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相对随意,或者过于主观,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深入分析,导致练习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降低了练习的实际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模块学习中的具体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明确的练习指向中实现综合发展[7]。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课的课堂练习设计上,笔者从学生的词汇积累、听力训练、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入手,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针对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单词(guitar/chess/join/paint/dance/speak/swim/sing等), 笔者为帮助学生进行单词的记忆与理解,设计了“你听我说”的课堂练习小游戏。游戏之前,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组学生手中都有相应的单词卡,一组学生中挑选出一名同学表达单词卡中的信息,要求其他学生进行猜测、拼读,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对单词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在学生练习单词的过程中,笔者的角色是裁判,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比赛,笔者特意设置了求助机会(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游戏结束环节,笔者对各小组的得分情况进行剖析与评价,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听力环节,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反馈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设置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将听力材料中的信息进行了汇总与整合,并对其中的关键信息“Art club, the English club, the Chess club, the Music club and the Swimming club”进行梳理,并设计听力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听力材料捕捉信息;在听力材料中,有Two students want to join the English club. They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Three students want to join the Art club. They can draw and play the guitar...在听力指导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分析听力材料,并迅速、高效地记录信息,从而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
  在口语练习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练习对话:
  T: I can speak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Student1: Yes, I can.
  T: How about you?
  Student2: No, I can't.
  T: Can he speak English?
  Student3: No, he can't.
  T: Can she speak English?
  Student4: Yes, she can.
  通过这样简单的口语交流,学生对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回答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反复练习中强化语感,提高日常交流的灵活性。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题目,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梳理阅读材料,并增强阅读理解能力[8]。在完成主体阅读后,教师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习题:I want to jo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俱乐部). I can__________(弹吉他). I can't____________(说英语). They want to join_____________(英語俱乐部).  I can____________(下棋)very well.要求学生在当堂练习中完成词组和句型的巩固。
  在写作练习中,教师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与句型,设计了随堂练笔任务:在校园艺术节期间,你班为了展现班级风貌,需要组建一支流行音乐乐队,其中要有歌手、鼓手、小提琴手、钢琴手、吉他手等成员,请根据开头提示,对你班的乐队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This is our class rock band.Li Yue play the trumpet very well. He is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并利用教学评价及范文为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强化写作练习效果,增强 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分层性的课堂练习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分层教学理念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9]。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具有差异性的个性特征,有区别地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找到立足点,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达到因材施教的实际效果,以凸显学生的个性[10]。如图3所示,一般而言,在具体的分层中要掌握4个基本维度,即练习内容、练习目标、练习形式和练习评价。   在初中英语课堂练习设计与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层次的划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英语基础扎实、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英语基础一般,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划分为B层,将英语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划分为C层,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层次加以区分,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练习内容,以激发各层次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11]。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一课的课堂练习设计中,笔者针对C层次学生,要求其回答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eat breakfast?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并利用句型“I usually get up/eat breakfast/go to school at...”要求学生进行套用,并正确表达即可。对于B层次学生,笔者则提供了关键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表达,教师向学生展示某生一日生活的时间表,表格中对学生的get up/go to school/get dressed/brush teeth/eat breakfast/take a shower/do homework等做出了细致的规划,要求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并合理运用What time do you usually+daily activities?的句型。同时,要求利用“I usually+daily activities at+time”完成回答。对于A层次的学生,笔者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引入对话,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对话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并根据给出的图片自行设计、表演对话内容,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开放,为A层次学生展现英语知识储备提供了机会,也锻炼了学生日常的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并在造句与纠正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流,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英语表达的能力[12]。
  再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的课后练习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课后阅读材料,材料如下。
  Uncle Wang works in a book shop in the middle of the city. The shop is not far from his home. It is about one kilometre away. So Uncle Wang seldom(很少)goes to work by bus. He usually goes there by bike, sometimes on foot. It takes(花费)him twenty minutes to get there by bike and forty minutes on foot. Today his bike is broken. He wants to walk there. Now he is having breakfast. He leaves home at ten minutes to eight and he walks to work twenty minutes earlier. His work starts at half past eight in the morning and finishes at a quarter to five in the afternoon.
  上述阅读材料在难度上较为适中,笔者在课堂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对题目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即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应着重强调对内容关键信息的理解,并利用基础性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如题目:(1)Uncle Wang works in a post office in the middle of the city.(    )(2)Uncle Wang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us.(  )等,要求学生回答“True or False”,以降低阅读难度,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把握程度。对于B层次学生,设计了相应的选择题,具体内容如下。
  (1)What does Uncle Wang do?(  )
  A. He sells books
  B. He grows flowers
  C. He makes shoes
  D. He works in a hospital
  (2)How long does it take him to walk to his book shop?(    )
  A.Twenty minutes
  B.Forty minutes
  C.Ten minutes
  D.Half an hour
  在给出上述选择题后,组织学生在选项中完成材料解析。对于A层次学生,设计了相应的问答题,如Why does Uncle Wang go to work twenty minutes earlier? How long does Uncle Wang work every day?等。在解答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思考,并形成完整的句子,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阅读理解。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实践中,教师要提高对课堂练习设计策略的重视,要明确课堂练习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要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设计出有趣、精准、分层的课堂练习,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13]。本文中,笔者仅仅从有趣、精准和分层三个维度就初中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也有必要对相关内容加以深化。笔者相信在不断的理论研究和不懈的实践验证之后,一些策略必将成熟,并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練习设计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许淑娟.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51.
  陈思.提升初中英语课堂练习实效的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10):155-157.
  闫勤奋.浅议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15):117.
  倪海杰.浅谈初中英语对话练习中角色扮演方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14):106.
  莫莉洁.掌握初中英语特征,增强有效练习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10-111.
  刘英慧.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J].中国培训,2016(02):256.
  刘微珠.英语课堂有效练习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16,16(21):61-64+68.
  滕运胜.英语课堂教学中练习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8(32):160.
  程娜.初中英语游戏化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2):27-28.
  俞海荣.试论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06):7-8.
  纪洁.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88.
  闫勤奋.浅议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15):117.
  陈恺.初中英语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钟霞瑛(1982.10—),女,浙江杭州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英语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直以来都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要想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出良好品行的人,就必须从幼儿德育抓起,做好德育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实践活动、回归教育本真以及家园合作共育四个德育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高尚道德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班幼儿;德育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众多数学思想中,待定系数法的地位毋庸置疑,它的应用广泛且重要。教材中,待定系数法的定义是:通过求待定系数来确定变量间关系式的方法。待定系数法用得最多的是在函数题上,但在不等式、向量、复数、数列通项、解析几何中,都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的例子。本文归纳的待定系数法应用不是分散在各章节的应用,而是分为两类:显性的系数与隐性的系数待定。  关键词:待定系数法;显性;隐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生命的意义何在?通过三处有效追问,即在“一模一样与全不一样”处追问、在“怕与不怕”处追问、在“向死而生”处追问,不断引导学生品味图文,联系生活,去发现、对比、研讨,让课堂成为生命教育的场所,逐步领悟生命的独一无二、轮回与永恒,理解生命是为了经历美好的事物、给别人带来快乐的真谛。  关键词:有效追问;绘本课堂;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说明,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得到精神的享受。通过主题整合阅读,本文以不同方式“三读”鲁迅,展开单元整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关键词:鲁迅;单元整组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让他们切实地了解到生命的宝贵,对生命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引导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敬畏生命。本文从课程标准与科学教材中生命教育知识的分析、科学知识中显现生命教育知识的讲解和隐性生命教育的渗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广大生命教育工作者在活动中提供实例。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科学;课程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班级管理实践,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针对高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9-0094-02  引 言  所谓“班级文化”是指整个班集体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无形的文化,是整个班级所
期刊
摘 要:思政教育是現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大学校园特点和“互联网+”优势,谋求改善。基于此,文章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不足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分析“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和低头族现象的关联,重点论述高校思政教育路径优化策略,为后续具体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教育路径;大学校园低头族  一、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不足  1.教育路径
期刊
摘 要:批注式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可以有效地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就初中语文课堂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为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是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为基础,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诸多要素组合,实现学生自主批注
期刊
摘 要:书法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相契合。文章作者在文中结合九年一贯农村寄宿学校实际情况,从欧体教材出发,提出了通过书法文化解读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基础技法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欧体范本,适度地引入其他书体。最后提出组建书法社团,为师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书法文化;欧体;颜体;书法教学  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是弘扬中华文化、
期刊
摘 要:为应对老龄化浪潮,各社区为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推出所谓的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养老的主要力量,为社区养老提供了专业的服务。文章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究城阳区社区养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推动政府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引入市场机制、医养结合、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多方面吸引资金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为我国的社区养老提供新思路。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