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6.50 %)比对照组(85.50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8.00%(16/200)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 %(6/20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创伤较小,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小切口;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235-02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较高,阑尾腔阻塞、胃肠道疾病及细菌入侵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入院后多表现为急腹痛[1]。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及保守治疗,其中手术较为常用[2]。常规阑尾炎切除术可将病变阑尾切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该术式切口较大,造成的损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3]。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临床逐渐应用,其具有切口较小、手术创伤少等特点,但关于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4]。鉴于此,本案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0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0例)与对照组(200例)。对照组男123例、女77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3±4.54)岁;发病到就诊时间2.5~32 h,平均实践(16.52±4.25)h。观察组男120例、女80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03±5.71)岁;发病到就诊时间2~31 h,平均实践(16.63±4.28)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5];②发病时间在3 d内;③临床伴有腹痛、呕吐、厌食等症状;④知情同意书由患者、家属自愿签署;⑤具有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严重血液系统疾病;②肝肾功能不全;③严重精神疾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难以耐受麻醉;⑤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
  1.3方法 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作2 cm左右纵行小切口在麦氏点压痛最明显处,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腹外斜肌筋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将腹膜切开,采用拉钩牵开腹膜并外翻固定,如有脓液、渗液,应先采用无菌敷料沾尽,沿结肠寻找阑尾,切除病变阑尾,将阑尾残端消毒并包埋于盲肠内;如阑尾不易寻找,可逆行进行阑尾切除术,清理腹腔,缝合腹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甲硝唑冲洗,对切口缝合。
  对照组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术: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铺巾,手术切开痛点位置,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直至腹膜外斜肌筋膜,并对腹内斜肌、腹横肌进行钝性分离,将腹膜切开,直视下辨认盲肠及升结肠,切开腹膜,如在直视下视野不佳,采用0.9 %氯化钠注射液纱垫将小肠隔开,寻找到阑尾后,对其根部进行结扎,对阑尾根部与盲肠进行荷包缝合,并距阑尾根部0.5 cm处,切除阑尾,取出标本,对阑尾残端进行消毒,并于盲肠内包埋,采用0号肠线对腹膜及切口进行缝合。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创口的干燥、清洁予以保持,定时更换敷料。
  1.4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其Cronbach’sα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总分100分,其中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80分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尿路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61例,满意32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度96.50 %(193/200),对照组非常满130意例,满意41例,不满意29例,总满意度85.50 %(171/200);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4.774,P=0.000)。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1例、尿路感染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 %(6/200),对照组术后出现肠粘连5例、尿路感染3例、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5例、并发症发生率8.00 %(16/200);与对照组8.00 %(16/200)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 %(6/20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810,P=0.028)。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较为常见,多由闌尾管腔阻塞,使阑尾腔内的压力升高,进而出现血运障碍,且进展较为迅速,常导致阑尾组织的充血及水肿[6]。近年来,人们受饮食习惯、阑尾梗阻及感染等因素影响,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生活质量[7]。同时该病进展较快,如不能及时处理易造成阑尾穿孔,增加治疗难度。手术是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式,其中常规阑尾切除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临床较为常用,但具体哪一种效果更为有效仍存在争议[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表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创伤较小,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常规阑尾切除术是临床以往治疗该病常采用的术式,其操作较为简单,术中切口较大,一般为5~7 cm,且手术视野较为清晰,可有效的切除病变阑尾,并将阑尾残端在盲肠内包埋,避免憩室、肉芽形成,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10]。但常规阑尾切除术的切口较大,进而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大,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升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且易遗留疤痕,降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11]。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其切口较小,多采用的2.0 mm的麦氏斜切口,并使用阑尾钳对患者的阑尾进行操作,可有效将切口的牵拉反应减少,使切口周围皮肤及组织对腹腔内脏器所产生的刺激降低;同时该术式中通过小切口可有效减少对患者肌层组织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对患者的腹腔脏器损伤较小,术后疼痛较轻,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还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缩短住院时间[12]。此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小,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内缝合,在术后一般不会遗留较大瘢痕,对患者的外观不会造成较大影响,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且无需拆线,避免拆线造成的疼痛,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但鉴于本研究入选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故后期应增加入选病例数,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远期效果。
  综上所述,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创伤较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国志, 关家辉, 刘星, 等.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 安徽医学, 2017, 38(9): 1200-1202.
  [2] 刘海龙, 曾和平, 林谋斌, 等. 单孔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 22(7): 536-540.
  [3] 刘欢欢, 田雨, 吴硕东, 等.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总结[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 25(11): 1372-1374.
  [4] 杜嘉原, 汪富涛.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9, 48(2): 45-48, 73.
  [5] 陈孝平, 汪建乎. 外科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85-390.
  [6] 冯健, 崔乃强.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单孔腹腔镜和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9, 38(11): 1266-1269.
  [7] 祝孟川, 曾永娟, 刘登瑞, 等. 阑尾切除术与抗生素比较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2): 188-194.
  [8] 徐晓青, 杨广承, 王玉红, 等. 单孔、传统腹腔镜与常规开放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比较[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 32(12): 1412.
  [9] 李校君, 柴嘉穗. 抗生素对比阑尾切除术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疗效影响的荟萃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 18-21.
  [10] 樊强, 施丹丽, 王守练, 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经验体会[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6(4): 480-483.
  [11] 韩潞, 刘兵, 谭卫林. 不同方式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比较[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21): 2589-2591.
  [12] 孙博.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0): 1656-165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中医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至我院消化内科住院部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98例,将患者分为2组后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统计患者的住院天数,两组患者半年内病情复发例数以及疗效。结果:在对照组的49例患者中,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有效的患者共39例,总有效率为79.6%,半年内复发的患者10例(20
【摘要】目的:探究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来院诊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疾病诊断后得知:中度患者70例、重度患者70例、极重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不同严重度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肺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为期6月后,对比两组不同严重度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改良呼吸困难评分(mMRC)、第一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治疗的126例腰腹部肌肉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热红外照射加普通腰围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结果:两组治疗7 d、21 d后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日本骨科
The Southern house mosquito Culex quinquefasciatus relies on its olfactory system to locate the human hosts for blood meals,by which several deadly diseases are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输卵管堵塞患者展开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初步讨论揭示输卵管堵塞疾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4例输卵管堵塞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宫腔镜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术中累计出血量、术后排气实现时间,以及接受治疗前后SAS
Krüppel homolog 1(Kr-hl),a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is involved in the metamorphosis and adult reproduction of insects.However,the role of Kr-hl in rep
Abstact Bumblebees play an impu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nat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systems,and the characteristic gut microbiota of bumblebees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专干组长质量微信群在手术室的管理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的8名手术室专干组长,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手术室专干组长分为对照组(4例,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4名,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质量微信群管理),观察两组手术室专干组长的满意度、手术室质量以及职业倦怠感。结果:实施微信群管理的观察组手术室专干组长的满意度以及手术室质量均要高于实施常规管理的对
The brown planthopper is a notorious rice pest in many areas of Asia.The evolu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Nilaparvata lugens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7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析发病后各种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措施。结果:对过敏性鼻炎主要影响因素为:饮茶、父母过敏史、食物过敏、父亲吸烟、尘螨IgE阳性,均为过敏性鼻炎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统一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