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不仅是小学阶段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严密性以及抽象性等特点,因此数据课程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为了更加快速有效的理解数學中的知识点,应对小学数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探究。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现阶段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57-02
  前言
  虽然数学会让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和抵触,但对学生们分析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与此同时,数学课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其他各个领域与行业中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数学教师们应将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对于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得到提升。
  1.提升自身素质,强化授课技巧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因此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授课的数学老师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知识储备,通过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学生们能够对于授课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有着较好的理解。此外,授课教师还应对授课技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最为核心的部分,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讲课时的声音清晰洪亮,语言组织具有条理。不仅要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要将所讲解的知识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学生消化和记忆的目的。
  2.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消极学习态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消极的对待数学课程,被动的接受授课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这样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会大幅度降低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会严重影响授课教师的授课效率。因此,授课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得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接受和消化数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授课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特点鼓励其对于相关知识的探索,进行发散思维,避免对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所限制。此外,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的科学故事融入其中,使之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3.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升授课教师与学生们的配合程度,有效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应停留在学习层次,还应延伸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授课教师应保持和学生们的日常交流和沟通,及时帮助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让学生们注意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级较小,正是培养其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其数学知识,还应当加强学生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生们正确认识数学课程重要性的前提下,数学授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端正关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态度,不断培养和完善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绩的保障,也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5.使用兴趣教学法,强化课堂纪律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提升其学习兴趣是小学阶段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喜欢上数学课程,还会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得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在进行兴趣教学法的同时,还应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兴趣教学法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通过将课堂纪律与兴趣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兴趣教学法的效果,使得兴趣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实施,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6.结束语
  数学课程教师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应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规律,不断更新和完善数学小学的方法和模式,以保证其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优化,提升其教学质量,最终总结出一套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月红.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7).
  [2]岳永芳.浅谈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培训,2016(6).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发展方法。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能力,就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在高中学段,教师的能力受到的关注更多。事实上,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将自己的发展完全依托于教师。认为自己成功是因为遇到了“好老师”,自己失败是因为“教师能力不足”。这样的想法虽然有点偏颇,但是,在某些方面却也说明了教师的作用。所以,在笔者看来,提升教师能力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以高中语文
期刊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课和三大主科之一,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和启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理科学习打下基础。目前我国不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氛围较为严肃,以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也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教师偏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不是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这都不利于达到理想的数学教学效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是高中生能养成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不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提升,而且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思路。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主要意义和学生们解题能力弱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主要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并希望能够为同学们解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文中以近些年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在大学非英语专业音素教改中的融入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因素教改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非英语专业因素教改中自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引入案例尝试分析如何提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在大学非英语专业音素教改中应用的有效性等。  【关键词】大学非英语专业 音素教改 自动语音识别技术 融合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是比较贴近的,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物理内容进行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物理知识,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 物理课堂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医用化学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其教學工作的开展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医用化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进而为医学事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医用化学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83-01  1.引言  多种教学模
期刊
【摘要】高校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同样重要,而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高校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改革探索实践  【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大德育工程”项目(第一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五个一’工程”项目(281201027
期刊
【摘要】教育管理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平常的师生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当下农村初中教育工作也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学习上,还要关注学生生活上的问题,心理的变化等。  【关键词】农村初中 班主任 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因角色、环境以及学习方式、任务的变化而面临一些问题与困惑,医学院校新生表现更为突出。班主任在新生管理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应该深入分析新生出现的问题以及引发问题的思想根源,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引导与教育力度,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并消除问题。为了帮助医学院校新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树立正确、先进的思想观念,本文结合我校新生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医学院新
期刊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值得探索的价值。本文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立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小学生 和谐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02-01  1.存在的现状  (1)对班主任岗位的接纳度低  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小学教师不喜欢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