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嚼口香糖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ps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香糖的历史
  
  人类嚼口香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希腊人喜欢用树脂清理牙齿、确保口腔清新;印地安人偏爱咀嚼树干的汁液;而位于中美洲的玛雅人则爱嚼糖胶树胶。
  玛雅人喜欢嚼的这种糖胶树胶,是由生长在美洲的人心果树分泌出的乳液凝聚成的物质。当地人常把这种树胶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到1836年,有一位墨西哥将军想用这种胶代替橡胶,才把它带到了美国。
  不过,将军的尝试并没有获得成功。他带来的树胶全都堆在仓库里,一点儿也卖不出去。直到有一天,他的美国朋友托马斯·亚当斯父子来看望他,见将军的嘴里不停地咬嚼着一小块树胶,就好奇地也试着嚼起来。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味道好极了!
  亚当斯当即买进了一批树胶,开始批量生产。最早的口香糖就这样诞生了,并从此风靡全球,至今魅力不减。
  
  新型口香糖
  
  通过咀嚼口香糖,能够帮助我们除去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增加唾液分泌,冲洗口腔表面,达到一定的清洁口腔的作用。同时,咀嚼口香糖的动作还可以帮助我们锻炼面部肌肉,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在今天,你可以随时拿出一块儿口香糖来嚼。比如有的运动员喜欢在比赛中嚼一块儿口香糖,这样能帮助他们发挥出更好的状态;出于同样的目的,有的同学喜欢在考试的时候嚼一块儿口香糖;有的人喜欢边走路边嚼口香糖;还有的人喜欢在看电视的时候嚼口香糖……总之,口香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样东西。
  不过,科学家并不甘心让口香糖的功能从此一成不变。他们正在努力发明一种新型口香糖,有了这种口香糖,我们就不必背着沉重的氧气瓶去参观美丽的海底世界了。
  原来,科学家正在利用最新的纳米技术,借助纳米材料优良的储气特性,尝试把氧气附着在纳米材料上,再把储有氧气的纳米材料与树脂结合,制造成储有氧气的纳米高分子口香糖!
  当我们把这种“有氧口香糖”放进口腔里之后,口腔内的温度与唾液会使口香糖外层的隔气层迅速溶解,释放出氧气。在不咀嚼的情况下,“有氧口香糖”每分钟能释放0.5升的纯氧,足够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使用(通常每人每分钟需消耗约0.3升的纯氧)。而在咀嚼的情况下,每次咀嚼可以释放0.8升的纯氧。当氧气释放快结束时,“有氧口香糖”会发散出特殊的芬芳气味,提醒使用者氧气即将耗尽。
  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在水中任意遨游了!
其他文献
主题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5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建国60周年北京科技成就展”作为本次博览会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载人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大家经常能从各种报道中看到宇航员乘坐航天器的视频画面,而且如果宇航员执行出舱任务,我们还能一览他们在太空中行走的英姿。可你知道吗?真正的载人航天起始于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绕地球运行一圈后成功返回。加加林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  从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产生至今,50多年过去了,载人航天事业也有了
张桥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自2008年8月建成以来,由第一污水处理厂接管运行,由于存在诸多问题,一直难以正常运行,于2009年7月组织了一次现场专家研讨,确认了问题症结
太姥爷真的很寂寞!太姥活着的时候,每天总喜欢在大门外的柳树下搬个凳子坐着,看我们这些小孩子玩耍,太姥爷总是默默地陪着太姥,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那时候,我们小孩子不知道累,他
2011年10月19日 ,云南省曾洱市江城县整董镇境内发现了一个野象群,数量达10多头。
一直以来,师资培训关注的焦点几乎总是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教育力教学力,取决于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知道什么。卡尔·罗杰斯认为“学习只有自我发现,才能显著影响行为”。 方洲小学“智慧坊”校本培训模式,采用“游戏”“情境表演”“案例分析”“探究练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分享、互动、参与式的小型主题研讨与实操指导,确立了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关注点从专业知识技能,转变为正确理解并帮助教师自我发现,有
你熟悉恐龙吗?也许你知道以前有个恐龙称霸的时代,那时候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是恐龙。但这显然还不够详细,希望你读了下面的文字,会对恐龙多一些了解。  恐龙生活的时代  有个很著名的关于恐龙的电影叫《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是个什么东东呢?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的名称。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概经过了45亿年那么长的时间,有明确化石记载的历史大概有5亿多年了。这5亿多年又分成了三个代,即古生代、
古今中外,有大象生活的地方,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大象到了老年,能预知死亡何时来临。即使它们距离自己蒙族的坟场再远,也要赶回去。千百年来,那里的象牙和象骨堆积如山。奇怪的是,事实上人们很少能发现大象的尸体和象牙……    处于旱季的非洲大草原,大多数动物都迁徙到有水的地方了。即使留下来的小体型动物,也都只在晚上出来活动。茫茫草原上,一片死气沉沉,只有那只非洲象,在烈日下移动着缓慢的步伐。  这只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