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角下的地理研学旅行路径探究——以岳麓山地区为例

来源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岳麓山地区为例,在提出该地的可开发思政元素与地理研学活动对接意义的基础上,以国情教育理念、爱国主义情怀、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提出岳麓山地区可开发的思政元素,围绕教学资源、教师素质、教学机制与评价体系四个角度提出地理研学活动实践路径,并得出在思政视角下开展地理研学旅行需要充分挖掘岳麓山思政元素,加强教师有效引导,构建地理研学机制,完善研学综合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以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念“积极情绪”为指导,以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为支撑,提出了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三大教学策略和六种有效方法,为积极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人地协调观作为一种价值指向,其培养需要借助体验式情境,而教学案例则是感悟人地观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喀斯特地貌”教学为例,探究并解决人地协调观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认为利用体验式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感悟人地关系,逐步养成人地协调观.
为提高学生在地理线上教学中的学习效率,文章基于VRChat软件,结合Unity3D等软件模型制作技术,从授课实践方案和三维地理模型制作技术等角度,论述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地理线上授课的方法,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进行教学评价.
介绍了知识可视化的概念和作用,提出高中地理可视化教学的研究思路,分析了《谷歌地球》软件对于实现地理可视化教学的优势,并以“风成地貌”为例,将《谷歌地球》软件作为可视化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基于《谷歌地球》软件的地理可视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根据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利用地理研学旅行的方式,带领学生前往农场、纪念馆、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调查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大荒的独特地理环境,在探究弘扬北大荒精神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地理教材也随之更新.文章基于先行组织者理论对湘教版新旧教材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一章进行对比,得出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注重联系现实生活,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