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基金难复当年之勇权益业绩没落固收规模大降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周科创板开市,上市首日25只科创股就全线上涨。而作为打新最大赢家的公募基金,赚钱效应也十分可观,不过中邮基金似乎是个例外。
  据记者统计,该公司旗下有信息产业、乐享收益以及核心成长等6只基金均成功配售了科创板新股,但是从7月22日的净值表现来看,除了乐享收益净值增长率达到了4.24%,其他一同参与打新的基金都表现平平,其中核心成长、核心优势和信息产业等规模较大的产品,科创板新股上涨对其影响较小,当天的净值增长率甚至为负。
  而在科创板中收获有限还只是中邮发展遭遇瓶颈的冰山一角。曾经作为公司王牌的权益类基金,在明星基金经理缺失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净值表现十分平庸,截至7月25日收盤,主动权益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7.16%,还不及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而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也进一步缩水,较去年末减少了32.92亿元。
  随着权益类基金式微,中邮的品牌效应也趋于弱化,这甚至影响到了其他类型的产品。自从3年前公司权益类基金业绩开始褪色之时,固收类产品的规模也不断下滑。据记者统计,公司成立超过3年的固收产品有6只,它们今年二季度度末总规模有85.44亿元,较3年前规缩水了74.57亿元。

昔日明星产品长期失色成长风格面临大考


  近期,公募基金二季度报披露完成,从季报上看,今年大盘蓝筹风格更胜一筹,而一贯激进的中邮基金则继续延续了对科技股、成长股的布局,因此公司权益类产品年内表现平平。不仅是今年,据《红周刊》记者统计,公司现存的主动权益基金,已经连续3年未能出现年度排名靠前的产品了,包括曾经名噪一时的明星基金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中邮核心竞争力等。
  其中核心竞争力的近3年收益率只有-45.45%,在1557只同类基金中排在了倒数第二名。而该基金曾经由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挂帅,而且曾在2015年的排行榜中跻身了年度前二十,规模也一度逼近40亿元,而短短三年的时间,该基金的规模已经缩水了近9成,目前还不足6亿元。而统计近3年基金的业绩,中邮旗下现存的2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只有新思路、乐享收益以及稳健添利3只基金收益为正,其他产品的收益率皆为负。
  对此,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分析:“中邮权益类基金风格多为成长型,重仓股票也多以科技、信息、传媒等成长板块个股为主,而近年来的市场均呈现价值股大涨而成长股疲软的局面。”不过也有职业投资人表示,随着科创板的挂牌交易,下半年市场重心将转向科技股,沉寂3年的中邮基金能否重振权益类产品雄风则值得关注。
  “近两年中邮的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邓立新和许进财离职,很多基金遭遇赎回,现在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业绩也不亮眼,这使得中邮基金的权益类基金走向没落。”张婷补充。
  据统计,公司目前掌管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有18位,其中包括7位任职时间不足1年的菜鸟。而就在管基金的回报率而言,公司现有的基金经理均缺少自己的“代表作”,截止7月25日收盘,只有杨欢管理的中邮未来蓝筹和国晓雯管理的中邮新思路任职回报率分别为38.6%和33.33%,超过了30%,但这与彼时公司明星任泽松在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取得的208.97%的任职回报率相距甚远。而公司现存的其他基金经理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其中基金经理周楠管理中邮信息产业以来的回报率只有-37.72%。
  除了明星基金经理缺失外,天天基金网研究员冯鹏飞补充:“公司风险把控能力不足也给公司近几年的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前,中邮旗下多只基金重仓乐视网,而此后乐视网股价大幅跳水,基金遭遇较大损失。”
  “基金踩雷后,中邮基金进行了用人上的调整,将坚持‘绝对收益、风险控制’的郑玲任命为投研负责人,而且表明要对旗下的权益基金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目前看来,这个调整的效果一般,中邮基金还需要继续探索权益产品发展之路。”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坦言。

中邮基金经历“无明星年”基金业绩整体欠佳


  在去年痛失任泽松、许进财后,今年中邮也迎来了第一个没有明星基金经理的年份,权益类基金在公募圈中的存在感也愈发微弱。《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今年金牛奖等主流奖项获奖名单中均未见中邮基金的身影;此外,今年二季度末,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规模较去年同期缩水约23.92亿元。
  公司权益类基金式微的背后,实际上是权益类基金业绩欠佳。在今年权益类基金业绩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截至7月25日收盘,公司有近8成的基金都排在1000名开外,甚至有核心竞争力、创新优势和趋势精选等6只产品均在2888只同类基金中排在了2000名开外。而公司旗下年内表现最好的一只基金中邮未来蓝筹,在同类基金中也排在300名以后。
  以中邮趋势精选为例,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仅为7.83%,在同类基金中仅排在2142位。天天基金网显示,该基金曾经由明星基金经理许进财挂帅,目前由基金经理刘田和尚杰共同管理。
  根据基金二季报,该基金集中重仓了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行业个股,而且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有锐科激光、欧普康视、华宇软件和凌云股份等8只个股均来自于中小板或创业板。但在今年二季度,上涨主线是白酒等消费龙头股,而科技股则普遍下跌,该基金重仓股二季度的平均跌幅为8.97%,其中凌云股份的跌幅接近30%。



  对于该基金今年业绩欠佳的原因,张婷补充:“整体上看,大概率因为基金经理对加减仓时点的把控较弱:在一季度市场大涨期间,仓位较低,季度末仓位只有55%;而二季度遭遇市场回调的情况下,该基金将仓位增加至77%,净值下跌幅度也加大。”基金经理也在季报中反思:“二季度我们提高了配置的集中度,但二季度风险因素的发酵是超我们预期的,因此净值上产生了回撤。”   与刘田形成对比的是基金经理任慧峰。他自去年加入公司以来,只掌管了中邮核心竞争力一只基金,而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也只有9.15%,在同类基金中排在了2038位。该基金将绝对收益作为目标,因此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只有41.97%和41.35%。受股票仓位较低的影响,虽然该基金一、二季度末重仓股的平均涨幅尚可,但基金净值也未能充分表现出来。

品牌效应疑似下降机构投资者大举撤出?


  与目前大多数规模近似的基金公司依靠固收类基金发展壮大不同,中邮基金则一直以权益类基金闻名。但记者发现,公司在3年前权益类产品业绩开始褪色,其品牌效应就受到了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公司成立过3年的权益类产品有17只,它们的规模较3年前缩水了305.18亿元;同时,公司固收类产品的规模也受到了影响,公司成立超过3年的固收产品有6只,它们的规模较3年前缩水了74.57亿元。
  通过查阅上述基金的投资人数据,记者发现固收类基金的大幅缩水背后都由机构投资者撤资所致。如今这一趋势仍在发酵,据记者统计,例如二季度规模缩水最多的中邮现金驿站,其规模减少了15.79亿元,而该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只有2.34亿份,这样看来,该基金遭遇了机构的大幅撤资。此外,公司旗下的中邮纯债聚利也一同遭遇了机构的撤资。
  在这种情况下,中邮基金并没有坐以待毙,近期,公司旗下的中邮定期开放等基金纷纷下调了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其中中邮定期开放将管理费由0.6%年费率调整为0.3%年费率,将托管费率由0.2%年费率调整为0.1%年费率。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圈内许多中小公募皆用价格战的方法,意在争夺机构客户的市场。但记者统计此前降低管理费的基金样本发现,管理费率与基金规模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例如华安现金宝在2017年末就曾调低了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但在2018年,该基金机构投资者的持有份额仍较2017年减少了17.62亿份。
  对此,贾志表示:“虽然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管理费率的高低在长时间的投资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基金的业绩才是关键。”
  而公司债券型基金的业绩也表现欠佳,今年以来,公司债基年内表现最好的睿信增强的净值增长率只有3.84%,而中邮增利的净值增长率只有-2.24%,排名在倒数后二十位。而即便在去年“债强股弱”的行情下,中邮的债基业绩也未能亮眼。去年业绩最好的纯债聚利的净值增长率为7.79%,在同类基金中仅排在了243位,其他各只基金的表现则更为逊色,其中,中邮睿利增强的净值增长率甚至还为-2.12%。
  中邮基金股債皆式微也影响到了公司的业绩,在去年营业收入下滑21.76%的情况下,公司业绩继续下滑,今年二季度,公司的公募基金业务亏损了10.91亿元,亏损金额在内地公募中排在前列。
其他文献
富力地产与华泰汽车官宣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间刚刚过去三周,华泰汽车就以不断爆雷的事实为这次合作蒙上新的阴影。三千亿债务压顶的富力地产参股深陷停产欠薪风波的华泰汽车,真的能讲述一个“负负得正”的故事吗?   牵手不久的富力地产和华泰汽车,还未见成果,而华泰汽车的爆雷声令市场更是怀疑这次合作会不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噱头。近日,华泰汽车欠薪危机进一步加剧。7月20日,华泰汽车北京总部董事长办公室门口刚被
期刊
问题随之而来,对于一度因股东背景而备受公募圈瞩目的创投系基金来说,在告别了定增和专户时代迎来科创板时代之后,接下来发展之路该如何前行呢?哪家又有可能异军突起呢?  在内地公募基金的一众派别中,除去起步最晚的个人系公募外,创投系公募实际上也算是发展起步较晚的一类:从2012年成立的第一家创投系公募红塔红土算起,目前这一板块的公募基金家数也不过仅有8家,其中排在板块首位的红土创新基金也不过仅有74.5
期刊
扬农化工出资9.13亿元收购关联公司股权,虽然业绩承诺方承诺的业绩并不算低,但若仔细分析标的之一中化作物财务数据,可发现其2018年的采购和营收数据有明显疑点的。  7月20日,扬农化工发布了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拟以91281.09万元现金收购中化国际持有的中化作物100%股权和农研公司100%股权。中化国际与扬农化工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化集团,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从收
期刊
7月22日,科创板启航首秀,以安集科技、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公司获得强烈追捧。从产业周期看,随着5G、新能源汽车、云计算、AI等下游应用的成熟,新一轮半导体景气周期渐行渐近。叠加“国产替代”逻辑,半导体将是未来5-10年很确定的成长行业。短期看,科创映射是板块走势的核心逻辑,但中长期看,仍需聚焦真成长核心公司。   新一轮景气周期开启在即   全球半导体下行周期见底在即,下半年国
期刊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钱塘江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杭州可靠性仪器厂,至今已有35年历史。今天,杭可科技(证券代码:688006)已发展成为集销售、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锂电池生产设备系统集成商。   杭可科技顺应锂电池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立足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设备,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提供后处理生产线。目前,杭可科技共建立3个厂区和4个
期刊
4月2日,号称“机器视觉智能制造专家”、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的天准科技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序号“34”;6月5日,首批过会企业出炉,天准科技名列其中——从获得受理到获准过会,天准科技的科创板上市申请仅用了64天的时间。6月19日晚间,公司公告称获准在科创板注册,成为第三家获准企业。在7月22日,又成为第一批科创板上市成员之一,如此高效率的IPO节奏引起了市场参与者对天准科技的关注。目前唯一第
期刊
丸美股份是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获得“眼部护理大师”等多项荣誉。目前公司旗下拥有“丸美”、“春纪”和“恋火”三个品牌,以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满足不同年龄、消费偏好、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在二、三线城市与国内外化妆品品牌展开竞争。  契合產业脉络,本土品牌迎来有利发展期   目前化妆品产业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三、四线城市给本土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增量空间。不可否认的是
期刊
作为一家拟在科创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宏晟光电相关财务数据难言健康,其不仅营业收入存在虚增嫌疑,且有通过少计材料成本虚增利润的可能,而其采购数据若从财务勾稽角度分析也是存在明显疑点的。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首批科创板股票的涨幅表现让人惊羡,平均涨幅高达139.55%,不仅让相关公司整体市值大幅提升,且也造就一百多位亿万富豪。科创板“造富”效应吸引力巨大,吸引了包括广州宏晟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
上市前夕临时修改募资方案,不仅定价大幅下降,而且取消了老股东配股一事,业内人士判断,这可能是投资者担心万达体育原始股东有高位套现动机,不愿参与配售。对于万达体育来说,目前最有利的一面是拥有自己的版权,这为其构筑了持续成长“护城河”。   万达体育预计将于美东时间7月26日登陆纳斯达克,然而在上市交易前却出现新变化——IPO方案临时调整,不仅发行规模缩小,定价区间下调,募集资金也几近腰斩,甚至还取
期刊
福光股份(688010)作為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新股之一,于7月22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作为我国光学镜头的龙头企业,其“定制产品”广泛应用于“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同时其“非定制产品”则大量应用于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据悉,2017年福光股份全球安防视频监控镜头市占率已达到11.8%,成功位列全球前三强,其中,变焦镜头全球销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