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理实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94-1
职业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训练为主线,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基础成为中职生的公共必修课,在教学中应重视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优化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模块化,共分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模块等三大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劳动部门专业资格考试标准,中、高级操作员考试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
在教材使用上,我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实现理论课和实践课4∶6的开课比例。在教材的二次开发中,应当遵从国家技术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教材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性。
2.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根据二次开发和整合后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间,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环节中的各个环节,又要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融合,让学生在更为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搭建实践平台。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需要搭建理实一体化平台,配套计算机机房,配置多媒体设备和实物投影设备,满足学生的工位,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教师可以演示教学内容,分发教学任务书,收集学生作业,评讲展示,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知识讲解以后,学生就可以模拟训练,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在教学中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优化教学方法
1.学做合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再用这些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变为应用能力。比如Word制作学校的宣传海报,excel制作学生学费收缴情况表、使用Powerpoint制作小游戏,用Flash制作安全小常识的游戏等。
2.任务驱动。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任务驱动为原则,结合教材的素材精心设计有用、有趣、有效的项目,在任务的驱动之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其中加深对认识理论知识的知解。
3. 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变形、声像同步、动画效果等多种手段,积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生动直观的演示效果,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与主动学习的意识, 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自主合作学习。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还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得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对易懂部分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他们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每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通过大屏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激活创新的思维。
三、实施多元评价
1.认知理论评价。一是通过提问进行评价,在教学中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二是通过作业进行评价,学生通过教师批改的作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而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实践能力评价。上机操作评价的重点不仅是成果与水平,同时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实践中注重动作的标准化、定型化,要求实践操作熟练、迅速,注重不同时段的评价记录。而评价方法可采取分阶段、分小组的方法,适当配合游戏和组间竞赛,能使枯燥单调的实践变得更加有趣、有用、有效。
3.创作能力的评价。创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应用软件已向智能化发展,软件的使用方法已趋于简单,但对软件的应用,特别是应用工具软件创作自己的作品是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
除此之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和政府部门。其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职员,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评价,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三维四性五化”的科学、规范、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三维”是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性”是指评价时要激发活力、张显个性,留足空间、富有弹性,面对差异、充满理性,形式多样、追求共性;“五化”是指教师考核“百分化”,学生考评“多元化”,德育、文化课程考核“平时化”,专业基础课程考核“侧重化”,项目课程考核“模块化”,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把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理实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94-1
职业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训练为主线,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基础成为中职生的公共必修课,在教学中应重视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优化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模块化,共分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模块等三大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劳动部门专业资格考试标准,中、高级操作员考试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
在教材使用上,我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实现理论课和实践课4∶6的开课比例。在教材的二次开发中,应当遵从国家技术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教材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性。
2.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根据二次开发和整合后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间,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环节中的各个环节,又要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融合,让学生在更为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搭建实践平台。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可见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需要搭建理实一体化平台,配套计算机机房,配置多媒体设备和实物投影设备,满足学生的工位,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教师可以演示教学内容,分发教学任务书,收集学生作业,评讲展示,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知识讲解以后,学生就可以模拟训练,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在教学中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优化教学方法
1.学做合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再用这些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变为应用能力。比如Word制作学校的宣传海报,excel制作学生学费收缴情况表、使用Powerpoint制作小游戏,用Flash制作安全小常识的游戏等。
2.任务驱动。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任务驱动为原则,结合教材的素材精心设计有用、有趣、有效的项目,在任务的驱动之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其中加深对认识理论知识的知解。
3. 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变形、声像同步、动画效果等多种手段,积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生动直观的演示效果,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与主动学习的意识, 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自主合作学习。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还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得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对易懂部分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他们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每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通过大屏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激活创新的思维。
三、实施多元评价
1.认知理论评价。一是通过提问进行评价,在教学中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二是通过作业进行评价,学生通过教师批改的作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而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实践能力评价。上机操作评价的重点不仅是成果与水平,同时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实践中注重动作的标准化、定型化,要求实践操作熟练、迅速,注重不同时段的评价记录。而评价方法可采取分阶段、分小组的方法,适当配合游戏和组间竞赛,能使枯燥单调的实践变得更加有趣、有用、有效。
3.创作能力的评价。创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应用软件已向智能化发展,软件的使用方法已趋于简单,但对软件的应用,特别是应用工具软件创作自己的作品是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渠道。
除此之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和政府部门。其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职员,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评价,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三维四性五化”的科学、规范、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三维”是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性”是指评价时要激发活力、张显个性,留足空间、富有弹性,面对差异、充满理性,形式多样、追求共性;“五化”是指教师考核“百分化”,学生考评“多元化”,德育、文化课程考核“平时化”,专业基础课程考核“侧重化”,项目课程考核“模块化”,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把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