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

来源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由于缺乏破坏性地震记录,部分由于处于边远山区,作为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一部分的大凉山断裂带长期被研究者们忽视,以至于在描述该断裂系时,往往不把大凉山断裂带算在其中.造成大凉山断裂带被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断裂带是一条新生的构造带,新生性决定了其成熟度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所反映的线性断裂地貌特征不如其他断裂带明显.两年多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大凉山断裂是一条新生的断裂带:(1)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大凉山断裂带无论是连续性还是成熟度都明显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2)大凉山断裂带南、北两段的活动性高于中段,而且北段的左旋位错量是南段的3倍,小震活动在中段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空区,说明大凉山断裂带还没有完全贯通,尚处于从两端向中间发展的早期阶段;(3)大凉山断裂带上地质体反映的总位错和水系的位错基本相同,说明大凉山断裂带开始于该地区水系成型之后,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其他断裂带上的总位错远大于水系所反映的位错;(4)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和用断错地貌和GPS观测结果估计的水平滑动速率3~4mm/a,都表明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一样也是一条强震构造带;(5)在滑动速率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并假定各断裂带在整个发育历史中滑动速率基本不变,大凉山断裂带产生11km的滑移量需要2.7~3.7Ma,而安宁河和则木河断裂带完成47~53km的位错量需要12~18Ma.进一步推断,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产生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而"裁弯取直"是由于青藏高原南东块体相对刚性的顺时针旋转造成的.随着"裁弯取直"的持续发展,大凉山断裂带将可能逐渐取代安宁河和则木河断裂带在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作用,并最终使后者逐渐消亡.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必须必完善公路建设的灵魂,尊重公路路线
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谋求高中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作为语文教
<正>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简称NHDC)临床少见,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5~2.0%;术后并发者又占NHDC的6.0%,术后并发NHDC的死亡率高达61.9%。本文报告两例术后并发NHDC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
软土地基施工作为市政工程施工关键环节,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但是在软土地基实际施工中,基于诸多方面因素所影响,致使软土地基施工仍然
目前,绿色设计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进行单一的绿化设计,而且是将其应用到整个工程中。合理利用城市水源,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积极保护自
近30年来,白假丝酵母菌已成为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随着临床上唑类药物的频繁使用,耐药菌株不断被检出,其耐药机制研究也备受关注。近年
目的通过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转诊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
用体视学方法对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囊腺型和腺瘤型增生过长及高分化内膜腺癌各5例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形态计量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最主要的改变为体积逐渐递增;囊腺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学生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