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法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基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在其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寻找适合《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笔者以忻州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一年级下学期开展了“主题教学法”的《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对该课程中开展“主题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及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设计基础》;应用
  1 原有教学方法的反思
  原有的《设计基础》教学方法基本是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不足,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表现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程知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只是一味按照教师的教学过进度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突破创意思想束缚的同学较少;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知识的接受与理解。
  2 主题教学法与设计基础
  主题教学法首先由教师预先设置相关主题,抛出问题,通过课前对“导学”知识的自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并对相关类似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教师预设主题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或学生独立对主题进行分析、联想和视觉形象转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最终完成主题设计。这是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方法,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课前知识进行自学,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在主题引导下带着问题去研究与分析。在这期间,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引导学生找到适合特定主题的创意和表现的方法。
  3 主题教学法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我系的《设计基础》课程共有80学时,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图案基础三部分内容,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完成此教学任务。本文以“形态分析与表现”为例,解析主题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图形表现和解构,力求表现设计物象的多元化特征。
  (1)主题设置。本节中主题的选择与设置除渗透基础知识之外,还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的兴趣点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经过综合考虑后本节设置的主题之一为《山西印象》。课程开始时首先由教师讲解“形态分析与表现”的基本知识。
  (2)熟悉主题,升华主题的内涵。师生共同剖析主题,研讨创意的切入点。在确定创意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查找设计素材、如何提取设计元素,力求使学生建构对于主题元素的提取方法与素材表现方法。这一阶段引导学生从地域文化、元素类型、设计理念和表现方法等方面进行资料进行整理,寻找创意的最优解,完成形态构成作品,为下一步的主题设计做好铺垫。
  (3)主题设计。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从具象、抽象及图案化的表现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到符合主题的创意图形,找到形态的变化与转化的思维方法,努力树立知识探索与批判的意识。在这个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诸多,其中有三种现象最为突出: 1)受到原有素材的限制,无法找到自己的创意语言。2)细节表现过于琐碎,画面关系不和谐。3)设计元素提炼的模式化。针对第一种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解构法。针对第二种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表现时注重整体观,加强表现时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对比练习。针对第三种学生存在的认识上的“僵化”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一元素用不同方法去表现。学生存在的以上问题通过教师方法的引导、重点训练,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解决。
  (4)主题创意的表达。在此阶段要求学生在多种创意方案中选取最符合设计主题的创意进行表现与制作,最终提供新角度、新表现的设计作品。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语言与方法进行作品的制作,体现学生对设计语言的驾驭、材料的使用等综合能力。
  (5)主题作品的展示。学生通过PPT将设计的过程及设计成果进行展示与说明。在这个展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生看到此设计者的设计片段与设计过程。这个过程是对设计过程、课程知识的再次梳理,有利于知识系统化,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 主题教学法考核与评价
  在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教学评价贯穿了从课前知识自学、基础知识学习、主题分析、作品创意到作品表现完成,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多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以下指标内容:学生是否能发现并独立解决问题?学生是否可以很好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是否具有思维创新的品质?终结性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学生的设计草图的量与质的评价、设计作品的质量的评价、主题作品展示与设计过程总结的评价。这些指标体系的设定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控与指导,有效提高课堂和学习效率。这种新的考核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较具有开放性和全面性,对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以及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 运用主题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形态分析与表现时,教学的重点往往是技术的重复训练,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接受与解决程度。学生只是机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缺少以自己构建的方法和思路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作品缺乏创新性。教师根据知识、学生能力、兴趣拟定的设计主题,不仅拓展了课本的知识内容,使所学内容更加灵活,学生将所学的原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并且建立了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6 结语
  主题教学法在教学中设置不同主题,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将地域文化、日常生活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更具特色;另一方面,在设计作品完成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在教学评价中着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而且始终贯穿于课程中,这种具有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全方位地监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教学中对“主题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可见,《设计基础》教学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一种试验和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许春丽(1983—),女,山西人,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
  郭华(1983—),女,山西人,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渐完善,如今的平面设计艺术不单单只是拘泥于二维空间范畴的设计,早已进入了一个多维的创造性空间,平面设计艺术家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二维空
利用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所获取的8年闪电资料(1995~2002)对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高原季风期间闪电活动对地面热力学特征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上的平
高分辨质谱可以同时测定分子及其质谱碎片的精确质量数,减少了样品基质的干扰,提高了对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能力。针对蜂蜜中C3植物糖浆掺假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结合高分辨质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卡钻,主要有沉砂卡钻、封隔器卡钻、水泥卡钻、套管变形卡钻、小件落物卡钻和砂桥卡钻等几种,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沉砂卡钻以及沉砂卡钻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清
发达国家对农业支持政策的坚持和完善以及国外以食品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措施持续上升,对我农产品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反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因为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推进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改革的深
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农民财富生产力低是"三农"问题的症结和本质,并对其进行了制度分析,认为农民财富生产力的高低受农民人力资本和制度化环境的内外约束,最后提出解
随着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教育理念的转变,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方向成为学者们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新媒体出现的情况下得到了解决,但汉语言文学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困境,本
摘 要:现如今,以钢琴这一乐器为主线创造了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但是钢琴伴奏总是被人忽视其艺术价值。钢琴伴奏在电视电影背景音乐、舞蹈背景音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在西方,钢琴伴奏课程被人们充分重视,可见,钢琴伴奏的艺术美学价值是不容小觑的,本文从钢琴伴奏的美学角度出发,对其审美价值和体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审美  纯人声的声乐表现形式,具有音响质朴、纯净的特点,但它的音调却也显得过于
商品包装设计发展至今,受科技、经济、政治甚至自然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特征由最初的保护特征、便利特征、审美特征逐步加入了品牌特征、文化特征、环保特征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