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音乐课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还是表演都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演奏、律动等手段,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再现歌曲的情景,以真挚的情感去表现歌曲的丰富内涵。我们知道,小学生大多喜欢表现自己,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有着急于向他人展示自我才能的欲望,而音乐课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及时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感染力。如:在教学《柳树姑娘》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四季交替的变化来说说该怎样表演才会体现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心中柳树姑娘的模样用画笔描绘出来;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柳树姑娘,用不同的姿态来表演律动。这时,学生的兴趣会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个个都十分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有一种置身于美丽春天之中的感觉,仿佛是与学生一起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歌唱。
  二、运用适当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音乐课上的律动是用身体动作或节奏律动来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的及时反应和自然流露。在课堂上,如果组织得当,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否则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因此,每节音乐课上,我都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尽情地感受舞蹈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如:在学生准备好要上一节音乐课时,我一改以往那种师生间的问候,而是创编了一段音乐来进行师生之间的问候。学生们伴着欢快的节奏,边律动边进入教室。这样,既突出了音乐教学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为了在课堂上不使学生觉得单调,有时我还会运用适当的手势来代替语言,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般来讲,主要是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以无声的语言向学生表达和传递内心的情感,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如:在教学《娃哈哈》时,我首先用充满稚气而真实的笑脸和眼神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然后引导他们唱歌和律动,最终使他们达到了情感和动作相融合。再如:在学唱《大鹿》时,我首先用明亮而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感染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小兔和大鹿的心情;然后引导他们把这种心情恰当地用律动表现出来。如果教学《摇篮曲》等较为柔和、抒情的歌曲,我会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摇篮曲那安静、祥和、平稳的音乐特点。这样,便把学生的情感带入那如诗如画般的温柔意境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地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地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音乐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乐学、会学、学会,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并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83例共104节,非随机分为2组,组1共44例58节用PVP治疗,组2共3
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随着子宫动脉栓塞术临床应用的扩大,以及设备条件
穿支卒中(IS)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一种并发症。颅内动脉存在较多的穿支动脉,其闭塞可能导致致命性后果。根据冠脉血管的I临床研究,目前对Ps的机制有3种推论:雪梨效应、支架
目的探索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一胸腔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7例食管胸腔瘘患者采用5F猪尾巴多侧孔导管经鼻、食管行胸腔引流,并利用食管覆膜内支架封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天职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只要倾心投入、认真探索,方法总还是有的。  一、 充满爱心,赢得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心,是转变后进生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进入内心深处。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后进生总是有一些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