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逆差思考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对美国提出的中国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严重低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影响了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的理由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国的内部结构失衡。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美国贸易逆差及失业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失业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5-0084-03
  
  1 前言
  2002年,美国还没有从高科技泡沫的崩溃中完全解脱出来,日本要继续面对“广场协议”造成的经济困境,而中国凭借其廉价劳动力优势,经济和外汇储备都快速增长。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从这时不绝于耳。
  2003年,日本财务大臣盐川十郎在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强行要求中国将人民币升值。同年,美国财长斯诺在东京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2005年以来,美国参议院开始频繁抛出各种议案,试图通过各种政治渠道向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
  2010年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明显增强。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是美国国会历史上针对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最高规格的立法行动。美国借以人民币汇率低估征收反补贴税,欲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中美之间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汇率问题,逼迫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美国问题。
  2 美国强推人民币升值理由不成立的原因分析
  美国会众议院2010年9月29日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一做法被认为是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参与提出这项法案的议员称中国人民币对美元严重低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影响了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据此理由,本文对其进行分析。
  2.1 人民币汇率与美对华贸易逆差没有必然联系
  2.1.1 贸易逆差本身不足以反映美国与中国经济关系的真实情况
  由于资本要素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劳动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正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国外的资本和技术支持。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与国家贸易之间的关系就更加紧密和发展了。一方面,中国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又成为制造业大国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55% 。因此,贸易逆差的统计口径以及中美之间的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密切关系都不能简单的通过贸易进出口的数据来说明。
  美国因本国生产成本太高而把许多制造业转移到像中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国家,利用其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获取高额利润。美国在中国直接投资建厂后,又将产品返销到美国。这样做是把本应该由美国自己提供的产品转为由中国提供,不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商品,还把这些产品的价格算在中国对外口上,使中国的出口更多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更大。贸易逆差数据本身并没有真实反映美国在对中国的投资-贸易关系中所获得的隐性实惠,也就不足反映中美之间经贸关系的真实情况。
  2.1.2 人民币汇率与美国贸易逆差没有直接关系
  即使不考虑贸易-投资对贸易逆差的影响,汇率与美国贸易逆差也没有直接关系,美国把中国汇率被低估造成美国贸易逆差不断在扩大作为理由,迫使人民币升值,这也无助于解决美国贸易问题。
  (1)从美国的历史角度分析。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竞争力受到日本的挑战。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把赤字财政定为美国国策,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导致了贸易赤字。为了遏制日本的发展及规避自身的责任,美国将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结果归咎于日元汇率太低。由此,美国就不断给日本施压,迫使日元升值。当时,日本在政治经济上还十分依赖美国,经过一阵的抵御之后,最终妥协了。
  从此,日元进入了长期升值时期,导致日本陷入了当前的通货紧缩,日本为此付出了几十年的代价。但是美国的贸易赤字也并没因日元的升值而下降,反而在上升。
  广场协议签署前,1985年1月1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为2541,而到了2010年1月1日就上涨为911;同期,美国的贸易赤字,则从GDP的1.43%,一路暴涨,涨到2006年GDP的6.19%。由此可见,汇率并不是美国贸易赤字扩大的根本原因。
  (2)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现实状况分析。
  美国认为人民币低估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长期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只要中国对人民币升值,那么美国的贸易逆差就会减少,就可以平衡国际收支了。但是近几年由于美国的施压,中国的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但是,美国对华的贸易赤字并非如此。
  1994年起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初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当年人民币兑美元约为1兑8.6,在随后的10年左右的时间汇率比较稳定。
  2005年7月中央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开始展开稳步升值的过程。从2005年全年平均汇率为8.0702至2008年全年平均汇率为6.9945,人民币对美元名义升值了13.33%。但是,在这段时间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从2015.5亿美元扩大到2663.3亿美元,即扩大了32.14%(见图一)。由此可见,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
  有人认为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美国的贸易逆差可能会更大或者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就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幅度还不够大。美国期望人民币升值为20%以上,假如人民币升值30%,1美元兑换4.5元人民币左右,美国对华逆差可能会大大减少。据中国商务部和工信部调查,中国人民币升值可承受的范围为3%-5%。超出了这个范围,大量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倒闭,中国的失业人口将剧增。美国只考虑了本国的利益,完全视其他国家的利益不顾。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与美国贸易逆差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2.1.3 内部结构失衡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1)从宏观经济理论角度分析。一方面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支出角度看:Y=C+I+G+(X-M),即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进口-出口);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收入角度看:Y=C+S+T+KR,即国民收入=消费+储蓄+税收+国外转移支付。因而,国民收入均衡意味着:C+I+G+(X-M)=C+S+T+KR。该等式经过整理后可得:X-M=S-(G-T)-I+KR,即一个国家的贸易余额=储蓄-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国外转移支付。由于国外转移支付如向国外捐赠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相当很少,因而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一个国家的贸易余额=储蓄-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如果政府支出大于税收的话,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如果政府支出小于税收的话,政府出现财政盈余。
  一个国家的贸易状况,主要由其储蓄、投资、政府赤字三个因素决定。那么如果一个国家的储蓄不足以弥补投资和政府赤字所需资金,国家就会出现内部支出的不平衡,必然贸易余额为负,而这种内部经济失衡必然要通过外部经济变化来调节以使到底平衡,导致贸易逆差的形成。所以,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内部结构失衡,即投资支出(低利率)和政府赤字太大,而储蓄严重不足。
  (2)从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现实角度分析。
  美国贸易逆差的形成与美国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美国政府为了给经济增长注入动力,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不断地减少储蓄、加大刺激消费投资的力度和增加政府的赤字,由此内部经济的严重失衡,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贸易逆差的扩大。
  一方面,美国近年来通过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利率低投资成本低,从而使企业贷款增加,刺激投资的增加;利率低储蓄减少,从而使消费增加。
  另一方面,近几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据统计,美国财政赤字已从2007年1628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1.42万亿美元。
  2.2 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国失业问题
  中美经济的发展历程不同导致各自的产业结构也大相径庭。美国70%以上是服务业,而中国对美出口主要是制造业产品即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就业的改善必须依靠美国经济自身的恢复。即使人民币升值,美国购买中国的制造产品少了,贸易逆差减少了,美国会丢掉自己的经济增长竞争优势重新回到过去?美国会自己生产产品,振兴起制造业?美国的劳动成本很高,其实它不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也不会自己制造,即使知道不能解决失业问题,也会把问题归咎于人民币。因为自己不会损失经济利益,它可以购买其它的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低价产品,同时还能打击中国的出口贸易。
  3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深层原因
  3.1 国内经济疲软和政治利益角逐是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成为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灾难以来美国经历的时间最长的衰退。危机后美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去刺激经济复苏,但收效甚微,国内失业率一直处于高位,2010年11月美国失业率9.8%又反弹至7个月以来新的高点。高失业率让美国民众风险规避意识增强,消费意愿下降,储蓄率上升。这使原本低迷的消费市场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美国无法启动国内经济,只有转而求助外贸出口来刺激经济复苏。按照奥巴马政府的计划,在未来5年内,美国对外出口将翻一番,由此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这时美国频频给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真是因为其能促使出口增加,创造如此多的就业岗位吗?由于此时民众对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极度不满,为了能安抚民众,同时也为了政治团体利益,要转移人民对内的注意力,于是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汇率问题。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受益,同时也能遏制中国的发展。
  3.2 美国可以从中国攫取巨额经济利益
  一方面,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可以变相减轻美国的对华的债务。中国手中握有大量美国国债。这对美国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美国短时期已无法应对这笔债务,如果中国一旦抛出手中的国债,将对美国经济带来致命隐患。于是,美国试图通过嫁祸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了25%到40%。如果按照此说法人民升值30%,那么9068亿美元就会减少30%,即美国对华的债务会减少30%。
  另一方面,控制人民币定价权,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是中国财富向美国转移。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所谓的“人民币汇率反补贴税”,等于是美国在给人民币定价,中国失去了对自己货币的定价权。美国在用一种强硬的手段逼迫人民币升值,因为谁拥有定价权,谁就可以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大量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的股市、楼市大涨,使其拥有的人民币大幅增值然后撤出资金。
  如果人民币升值,升值的越多赚的钱越多。升值撤出资金后,中国的股市、楼市会崩盘,中国的外汇储备将大量减少同时大量抛售人民币,也会导致国内物价飞涨,甚至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过控制人民币定价权,美国在获取巨额收益的同时也能打击中国经济的发展。
  3.3 遏制中国经济的崛起是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根源
  美国经济的发展依靠创新技术推动,而中国依靠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需要的时间周期长,风险大,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后发优势是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已有技术,因而时间周期短,风险小。由于模仿速度要快于创新速度,从而,依靠后发优势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依靠创新技术推动的速度,两国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美国要保持或扩大与中国经济的差距,就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创新技术,但是技术创新需要高资本的投入,高风险的承担,高度专业化的科技人才储备,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和验证。在新一轮技术创新还没出来之前,旧的技术也许早己被通过后发优势发展的国家所模仿所利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就是通过模仿以及模仿中创新的方式创造生产力的,再加上国家在经济体制上的创新,使得爆发出强大力量,经济飞快增长,这对美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一蹶不振,在短期内不能通过技术创新使其经济迅速恢复,而只能寻找它路。为了保持领先地位,采用不公平竞争手段对付中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旨在打乱中国持续稳定增长的步伐,遏制中国的崛起,而“人民币反补贴税”正是美国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所采取的强硬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兴,张炜.中美人民币汇率博弈——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再解读[J].国际商务部论坛,2010,(7):31-33.
  [3]王露.人民币升值的美国意图及中国策略[N].中国经济时报,2010,(4).25.
  [4]梁艳芬.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核心[J].金融,2010,(4):48-52.
其他文献
今年上半年,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沪委[2003]5号文件,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要求“要通过完善“低保”政策,鼓励享受
摘要:高校学生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在自身优势凸显的同时,不足之处也日益显露,由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恶劣后果也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排除处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多种价值理念混杂,政治、经济的形式的变化以及网络、媒体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在自身发展阶段上,尤其是在性格发展过程中,相关环节的缺失,造成健康人格的未完全塑造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塑造当代高校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般说来,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所归属的那个广义民族和那片国土的热爱及眷念,对自己所属文化及基本价值观的认同。而民族主义则是指对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随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力度加大、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变化、企业员工劳动关系面临新的情况和矛盾,一些长期积淀下来的劳动关系深层次难题日益显现和突出。进一步理顺企业与职业劳
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招退工登记备案网自7月1日正式开通以来,一直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截止8月31日,该子网站访问量已达133.3万次,共有2干多家单位上网办理招退工近2.5万人次。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作为继北京、上海全国高校的第三大城市,西安地区可谓人才济济,每年毕业人数成千上万,然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却几乎全体正在面临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困难的尴尬局面。从全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环境的角度提出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创建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此建立实用性吸引人才机制。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用人现状;人才激励  中图分类号
今年从虹口区就业培训指导上半年的开班及报名情况显示,培训学校及学员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更讲求技术含量及实用性,尤其突出的一点就是在计算机操作及相关培训项目包括计算机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迅猛发展,国内市场的运作被引入越来越多的市场机制元素。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众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起起伏伏,很
康生是一个惯于观察形势、搞政治投机的人。1937年,康生与王明、陈云离开苏联回国后,认定王明在与毛泽东的较量中必败无疑。因此,康生在表面上仍然与王明十分亲近,经常与王明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