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婚姻 妻子背叛丈夫成为一种时髦了?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国留学对留学生的婚姻是一种破坏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距离,也不是简单用喜新厌旧一句话能评判的。这些故事引发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和道德规范的双重思考,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所带来后果的认同和接受,我们迈进了一个热爱存在、接受发生的新时代。
  如果夫妻俩,女的先出国留学,丈夫奔着妻子来陪读,家庭主要经济收入靠妻子的奖学金维持,这桩婚姻十有八九要告吹。
  肯塔基大学12个中国留学生中只有一个女生。她父亲是教育界的一位名人,她靠父亲的权势在托福成绩还差10分的情况下,被校长特批来美再考。临行前在机场和丈夫依依惜别的泪水是被丈夫用唇吻干的,1989年在北京机场公开亲吻,也是一道风景线。
  她在肯塔基大学报到的当天,就被秘鲁一个留学生邀请去听音乐,秘鲁留学生开着车带她到路易斯维尔这个美国著名的音乐城听音乐,再后来秘鲁留学生帮她开车购物,教她用计算器检索图书,再后来秘鲁留学生带她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再后来……丈夫从中国打来的国际长途晚上11点找不到她,凌晨2点找不到她,凌晨6点也找不到。
  她丈夫在老岳父的势力运作下,也于半年后来美国做访问学者。当他们从机场回来丈夫和她抱吻,她非常轻蔑而不耐烦地说:“大陆男人亲吻姿势太不讲究了,美国人亲吻都只是唇对唇轻轻点一下。唾液最容易传染疾病。”丈夫有几分尴尬和下不来台。晚上丈夫拥着她上床,两人刚躺下,她忽地坐起来:“你得洗澡,这是美国。我闻不了任何腺体分泌的味道。”那声音像吩咐又像讥讽,丈夫那点能耐被这声音、语气以及那张半点亲热温柔也没有的脸搞垮。几天下来丈夫按着她的要求蜻蜓点水似的在她唇上吻一点,晚上洗得干干净净再上床碰她,没有半点原始本能的冲动,更没有异性相吸的诱惑力。没几天丈夫便不行了,其实他肉体和精神的阳痿是同时发生的。丈夫是语言学系的访问学者,这是最难找到资助的学科。每月房租600美元全是靠妻子奖学金付,不光是脸上无光的问题,也实在于心不忍。在肯塔基六个月他一分钱没有赚到。每天出去顺着市中心的主要街道,每进一家餐馆就谦恭地向老板点头:“请问你们要人洗碗吗?”“不要!”老板连头也不抬。他自己灰溜溜地走出来,再进下一家餐馆,偶尔碰见一个说你把电话留下吧,他简直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
  男人的气度和潇洒全是社会地位折射出来的,在讲台上讲课、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才有风度。为了吃住简直要把人逼疯,没几个月下来,整个人的面部表情都变了,他自己对着镜子看自己,吓了一跳,没有半点可敬和可爱的神气。
  秘鲁那个留学生开始请他们夫妻俩吃饭,带他们夫妻俩出去玩,后来常常半夜把他妻子送回来,有一天竟然凌晨4点才送回来,他打了妻子一个耳光。妻子公然地提出是我搬走还是你搬走。秘鲁留学生开一张支票给她丈夫作为半年生活费。人穷志短,不要怎么活下去?妻子告诉他如果半年之内你能找到发展的机会你就在美国待下去。不行就回去吧!两个人最后一项君子协议:谁也不告诉双方父母和国内的朋友说咱们离婚了。
  财大气粗,无论性别、种族,谁有钱谁追求自由、幸福的勇气就变得非凡。美国留学生中的女陈世美可比当年家喻户晓的男陈世美厉害多了。
  北京来的小吴,她和丈夫同是北京一所医学院毕业,一同考托福,又同乘一架飞机来美国的,是最让人羡慕的一对比翼鸟。她选学了牙医,丈夫选学了生物,她毕业毫不费力通过一系列执照考试,第一份工作起薪13万美元(每年)。丈夫起早贪黑,毕业论文答辩通不过。唯一的收入在系里做助教,有不到2000美元的月收入,而且下个月有没有收入都没有保证。小吴要和教会去耶路撒冷传教,也不问丈夫想不想去,这个时间对他是否适合,就买了两张机票。丈夫说不能去她就大发脾气。她和丈夫同时看电视广告,她拿起电话就订购大件家具,也不问丈夫喜不喜欢,家里是否需要。她从外州回来从飞机转地铁,本来她出地铁站打电话让丈夫来接他,她等丈夫十分钟就可以,但她在机场打电话让丈夫先出来,她要一下地铁就上车,这样丈夫就得提前一小时出来。她美貌、聪明、成功,有了博士学位又有钱。她讲话一点遮拦都没有:“哎呀!我已经三个月没和我的‘西班牙王子’过性生活了。”说这话就像三个月没吃鱼一样轻松。有一次春节中国留学生聚会,她就公开地说:“中国男人实在不行,美国男人有一个算一个,温存热烈,跟了美国男人再跟中国男人,简直是半生不熟,有做一半的感觉。”丈夫当场拂袖而去。回到家里她不等丈夫质问她,倒先发制人:“你一点也不给我面子,说走就走,你把我当什么?你要接受不了我的生活方式,咱们就分开算了。”
  我看到她丈夫拿给我他们的合影。这是秋天,一片片火红的枫叶覆盖着大地,两个人的笑容都是发自心底,这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啊,在合影之前他们一定热烈地拥抱过,然后牵着手走出树林,或许他们还在树林的枫叶上打滚,欢笑着追逐着……我问他:“你恨她吗?”他非常肯定地说:“不!一点也不!”这是美国,什么都一次性。一次性筷子、叉子、餐巾,一次性针管、一次性幽会。在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服务健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没有依附。就像浪花中的浮萍,风中的风筝,飘飘荡荡,无根无依……我说:“如果你们不来美国是不是不会发生这些事?”他肯定地认为不能。这究竟能怨谁呢?人生不是有好多的无奈吗?人生不是有好多的事情没法分清谁对谁错吗……他们办完离婚手续,小吴提议请朋友们聚一把,宣布他们离婚,费用由她全付。宴会搞得很别致,黑色的台布,黑色的餐巾,银色的餐具,墙上贴满雪白和各种雪花型的剪纸,每个桌上都插着鲜花。有来自26个国家的留学生,我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留学生。大厅里响着西班牙音乐,他俩招待客人一点也不像离婚,有说有笑。朋友们心疼地对她说,今晚你至少花了一万美元。她毫不在乎地说,也就一个月工资。在众人面前她大有吃尽穿绝,不知怎么再折腾的架势。我站在角落里,她走过来,拉着我的手。她把我推向洗盥间:“你喜欢写文章,就写写我们这些被男人恨得咬牙的女陈世美好吗?”她的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下来……可我同情她吗?既知现在又何必当初呢?
其他文献
留学政策    问:韩国吸引中国留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答:众所周知,韩国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频繁,地理、习俗相近,从成都到韩国坐飞机的时间,和从成都到青岛差不多。目前,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国,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也是中国,中国是韩国人访问最多的国家。随着两国关系不断的发展,懂中文的韩国人在韩国企业非常受欢迎,懂韩语的中国人也受到韩中贸易行业的重视,可以说就业
期刊
我的俄罗斯老师    记得刚去俄罗斯的时候,我孤身一个人,谁也不认识。  第一天上课的时候,见到了我的语言老师,一个40多岁的俄罗斯妇女。她一直称自己是白俄罗斯人,而不是俄罗斯人。她是因为嫁给了一个俄罗斯人,才留在了莫斯科。其实要我说,不用分得那么清楚,1991年以前,那就是一个国家——苏联。   老师叫娜塔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了。要是你在马路上喊这个名字的话,估计有一半的女性会回头看着
期刊
根据联合国方面通知,2006年联合国中文笔译、编辑和逐字记录人员竞争考试笔试阅卷工作已经结束。联合国面试小组于12月11日-15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面试。通过最后竞争考试者,将进入联合国语言类后备人员名单待聘。   联合国对语言类职位的要求很高,此次竞争考试将只招收20名左右的后备人员,但据估计报考人数至少达几千人,录取率几乎不到0.5%。20位后备人员中成绩优秀者可能得到去联合国总部纽约的面试
期刊
以前,澳大利亚著名高校要求高中毕业生先到该校就读大约1年的预科课程,通过预科课程的考试,才能进入本科第一年学习。2006年这一情况将发生改变。   据悉,每年从广东省去澳洲留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生。但一直以来,因为学制的问题澳洲基础教育阶段是13年,而我国是12年,所以澳洲教育部规定中国高中毕业生到澳读大学需要先读一年的预备课程,通过预科课程的考试,才能进入本科第一年学习,即使非常优秀
期刊
我在法国当Chef d'equipe(队长),已经不是头一回了。第一年是被老板任命的;第二年是自己争取的,而且还带了几个哥们儿过去;而今年,是一位外嫁的JJ要我带人过去,说是要我替她在她的法国老公面前为中国人争口气,向他们法国人显摆一下看看咱们中国人是怎么干活的。  法国的chef职位一般在老板(Patron)之下,其他人之上,虽然一样要干活,但多少还是有些权力。第一年打工是在一家烟草农场,当时法
期刊
背景:最近几年,我国大专生一次性就业率仅为40%左右。2006年教育部通知,“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这对大专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就业难、求学难,使许多大专生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那片更广阔的求学空间。  目前,已有26个海外国家承认我国自考文凭,这种认可包括学历互认和学分互认,出国留学随之开始受到自考生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自考生将出
期刊
“中文师资短缺已经成了制约美国中文教学开展的瓶颈。美国许多学区对开设中文课有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做。或者许多学校想开课,但找不到老师。”美国亚洲协会负责教育项目的副总裁薇薇安·斯图尔特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  据亚洲协会估计,在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中文,那时需要5000名至7000名中文老师。但现在美国只有500名-700名中文老师,缺口将会非常大。亚洲协会由洛克菲勒家族的约
期刊
进入机关,我干的是文秘工作,负责书写材料及夹报纸搞卫生。  上班第一天,让我奇怪的是,单位里已年过五十的老黄,上班居然比我还要早。当我进入办公室时,他已把本该我干的夹报纸打开水搞卫生的杂活儿打理好了。以为这是偶然,可之后,竟天天如此。当初,我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职责怎么能让一个老同志代为呢?进而,也有点不满,我的活儿你怎么老抢干呀?这可不好说出口,且他上班又比我早得多,没办法。久之,渐渐习惯了,让
期刊
到了加拿大半年了,为了更快地度过语言关,每天都在坚持看电视,什么节目都看,CBC的本地新闻、HGTV的装修节目、周末的现场赌博、专门让人看两口子打架的Judge Judy、几个姑娘小伙子抢对象的Elimidate……  除了不大懂的冰球和棒球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节目都看遍了。总体印象是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服务性和娱乐性挺强的,话题没什么禁忌,官方管理和大氛围是放松的,所以节目制作商也就发挥想象力,怎么吸
期刊
伊朗:爱美也要爱到死  文/绿叶    女人如果不爱漂亮,地球也不会想转动。无论走在世界哪个宗教、哪种政治、哪类传统管辖之处,唯一不可能压抑的,就是女人对于用尽一切方式装饰自己的动力。  去年十一月和我大姊远行伊朗,去前好几次被朋友叮嘱,内裤还是信用卡掉了都没关系,但是头巾,千万别忘了头巾!去伊朗,只要一进入领空国境,就要用头巾把每一根发丝包起来,连一根毛都不可以露,万一引起男人的遐想,可是大罪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