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家学会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检测指南更新

来源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肌骨超声观察慢性腰痛(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及收缩时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并分析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与多裂肌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肌骨超声对21例cLBP患者(纳入腰痛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腰部深层多裂肌形态学测量,观察指标包括多裂肌静息时厚度、横截面积及最大随意收缩时肌肉厚度变化,并分析多裂肌形态学指标与行为学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选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和MN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NES治疗),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认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MNES组在此基础上行右MNES(RMNS)治疗(一只电极置于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
疼痛作为创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发生普遍性、时间紧迫性、程度严重性等特点。急性创伤时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患者可能因为焦虑或兴奋等因素使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效果不佳,而传统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和神经阻滞易产生较多并发症,使创伤性疼痛的控制仍充满挑战。近年来随着脑功能刺激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为代表的脑功能调节技术在治疗慢性偏头痛、纤维肌痛、脑卒中患者肌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PD最经典的方法之一,在PD早期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疗效也会逐渐减弱,长期服药患者还可能出现运动症状并发症,甚至加速神经退行性变。本综述旨在为神经调控调控技术[包括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脑深部电刺激(DBS)以及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等]在调控PD患者运动和非运动
目的观察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及多裂肌横截面积、腹横肌厚度的影响。方法共招募25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腰椎稳定性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腰椎多裂肌横截面积、腹横肌厚度等进行检测。结果25例患者经2个月腰椎稳定性训练后,发现其疼痛评分[(1.88±1.09)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10.24±5.72)
目的观察24周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超重/肥胖儿童分为对照组及运动组,对照组仅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2次/周,45 min/次),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24周有氧运动干预(包括跑步、游泳、蹬车、游戏等)。于实验前、后分别测定2组受试者血压、心率、体重、体重指数(BMI)、身体成分、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以及血清C
目的分析COVID-19病例咽拭子与鼻拭子标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核酸检测效果。方法对541例珠海市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SARS-CoV-2核酸,分析两类标本核酸检出阳性率和靶标ORF1ab和N基因Ct值。结果共43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周围环境中病毒的分布。方法采集COVID-19病例的周围环境标本,包括床扶手、门把手、马桶及洗手池、桌子、储物柜、呼叫器、手机、水杯和衣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病毒。结果共采集到30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150份环境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6份,检出率为4.00%,14个手机表面上3个检出病毒阳性;30例COVID-19确诊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后,诊疗方案将CT检查确定为该疾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关键方法。在建立方舱医院后,方舱CT更是成为复杂条件下应急救治的必备工具。梳理方舱CT的发展历程、设备配置及扫描参数、临床应用,综述方舱CT在临床应急使用中的相关进展。
精准医学的基础是个性化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精准医学理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基于精准医学的理念与应用,对不同组学类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进行综述,内容包括了根据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营养膳食指导、不同的运动处方,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