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23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注重学生分数、注重理论学习等问题开始逐渐显露。为了在地理教学中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地理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97
  前言
  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项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情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渐渐的暴露出来。传统的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的好坏,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除此之外,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够新颖灵活,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一、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知识内容覆盖较广的综合学科。从学生认知方面看,学习地理能使其形成从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意识,使其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1]。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上看,地理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等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在日常生活方面,学习地理可以在学生的旅游、购物、选择位置等方面提供知识支持。最后,从学生的心理发展上看,学习地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利于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的分配存在问题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授课内容的重点仍落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也未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从而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知识的需求方面得不到满足,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又会觉得所学的知识点难以掌握,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丧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教育目标存在问题
  在初中地理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确所教学科的最终目标,并按照目标去完成教学。就目前对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落实情况来看,这与素质教育下要求的目标并不相符。以往,教师更注重应试教育,一切目标都以考取高分为主。现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等,不仅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更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地理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样式,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互动。在现阶段,这样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得不明显。
  (三)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等。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多数教师还只是通过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初中地理教学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将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分配,同时配合开展层次化教学。这样,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从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也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3]。
  譬如,在讲授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土地资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提问的内容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设置,“同学们,我国的土地资源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基础的问题,适合所有的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解决后,可以继续发问,“我们都能够利用土地资源做些什么呢?”“土地资源带给我们的好处有哪些?”这两个问题适合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解决完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发问,“举例说明人们的哪些活动会对土地资源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就可以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求。像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可提升其成就感。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同学就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内容进行讨论,从中帮助其树立保护自然的思想。
  (二)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摒弃单独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需要将知识、技能及情感都融入到教学目标中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进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授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多变的天气》时,可以分不同的时间带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天气的变化。在学生进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将教育目标中的不同子目标一一落实,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整合评价机制
  地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不仅局限于每次的理论考试,更需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良好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充满多样性,不能一味的表扬或批评,以免影响其学习态度。
  如,在学习《俄罗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俄罗斯的地形特点进行了解,协助学生对书中的介绍进行总结,并鼓励其进行讲解。学生讲解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必要时可予以一定的实物奖励,对于不足之处,教师也需要加以纠正,并进行鼓励,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结论: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梦竹.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69):139-141.
  [2]王倩倩.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21(25):98.
  [3]安志芳.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4):68-69.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重点学科。数学教学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解题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老师给学生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开启学生深度学习的理想状态。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主动创设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卓越的质疑能力和逻辑思维,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
期刊
摘要:问题驱动,即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方法大不相同,其要旨为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问题以形成数学知识的有效串联。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興趣,总之对学生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基于此,以下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期刊
摘要: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念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修行者将思想固定在某个对象上,专注的观察它,就称为念。《清净道论》认为,念是一种心理过程,通过不忘失的忆念,以保持思虑的稳定、不飘荡。因为念的稳定,使得修行者可以執持善的念头与行为,放弃恶的行为。形成一种精进、不放逸的力量,这就称为正念。正念培育如同一个强大的工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灵和痛苦根源。以
期刊
摘要:伴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深入发展,以往的将老师作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就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当前时代。当今时代更注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位置,老师应该将学生当做教学的根本,而这也是当前教育当中的根本需要。当前,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品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已经有很多老师认识到以生为本理念在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初中物理当中的力学教学部分作为参照,分析了当前物理教学当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讨论以生为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当前的社会生产、生活与商业活动中,已经成为覆盖面积最广的一种科学技术。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背景上看,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创新元素通常指教学模式上的新方法、新切入点,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生产与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领域较广,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创新元素的引入,能够引导学生基于现实视角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一个定向、启发、规划和目标的会议。因此,在课堂上实际应用问题时,教师必须认真设计问题的内容,合理运用提问方法,有效评价最终问题,使课堂提问在语言教学中更加有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应用问题的政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提
期刊
摘要:创造性思维主要以新发明、新创造、科学改进成果为主,小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科学学科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天性抹杀,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故此,文章将围绕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对策展开以下分析,以期为小学科学任课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
期刊
摘要:培养音乐活动能力和音乐体验,是引导学生学习感性经验而非知识型的音乐学习。在音乐活动中培养音乐基本音乐感知能力,丰富音乐体验,在互动中设计巧妙的环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音乐活动、是感知大于理性的音乐培养。  关键词:音乐活动;音乐感知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92  我是一个刚刚进入小学工作两年的一名音乐教师,第一学年我教授一年级八个班的音乐课,第二年
期刊
摘要: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阅读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而且还能提高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译能力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提高;阅读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388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人人皆有,但阅读水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于“依法治国”理念下,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认知十分重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我国有关法制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助于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法制意识等。基于此,教师应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并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并将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法治意识当做主要目标,利用教学资源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懂得保护自身利益,也懂得遵守法律规章制度,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