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从小学阶段正式开始接触应用题,这也决定了数学教育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灌输,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解题技巧。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为今后更深入地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打好基础,笔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分析应用题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有限,并且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学习应用题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不断探索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全面调动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实际上,应用题训练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验,它既涵盖了数学概念、数学性质、数学公式及数学法则等基础知识,也涉及推理、判断、分析等一系列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因此应用题教学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把握细节,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落实应用题教学方案,锻炼其数学解题能力和应用素养,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教育目标。
  一、夯实基础,梳理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的深化与拔高,归根结底就是锻炼学生梳理题意、把握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以扎实地掌握与运用基础知识。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立足基础知识,渗透分析问题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分类讨论法、画线段图法、找关键词法,学生结合不同的题型内容选用方法、列出数量关系。例如,学习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时,围绕例题重点讲解:“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鸡兔分别有几只?”具体解题时,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各小组拿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案,如有的小组采取“方程法”,通过列方程求解;有的小组采取“假设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假设笼子里全是兔。每个小组拿出的解题方案不同,但最终都成功解决了问题,不仅体现了主作用,而且也体验了数学应用题“一题多解”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活跃解题思维
  应用题涵盖的知识范围广,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实用性问题,教师也要把握应用题的这一特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学生置身生活问题中,既能化繁为简,打开思路,也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促进知识迁移。例如解“分数应用题”时,课堂上我们一起“分苹果”,并引出应用题的内容:“现在讲台上有20个苹果,拿出10个给你们一起分,也就是这些苹果的一半;那么分完之后,讲台上还剩多少苹果呢?”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列出减法算式“20-10”,有的学生列出除法算式“20÷2”。正当大家讨论得意犹未尽,再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提问:“20÷2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逐步启发,活跃了学生的解题思维,也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把握细节,筛选题目信息
  通常一道应用题涵盖了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藏条件等诸多内容,答题时只有扫清障碍,全方面的把握题目信息,才能形成顺畅的解题思路。因此应用题教学过程要多启发学生,渗透解题思路,引导他们迅速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抓住解题要点。例如,学完“运算律”之后,围绕当前热门的“环保”问题给出实用性应用题:“一节废弃电池埋在土壤中,会污染140平方分米的土壤,假设某土地埋了30节废电池,被环卫工人找出26节并处理好,但是还有几节电池没有找到,那么剩下的电池可能污染多少土地?”这道题目列出较为复杂的条件,需要学生自己理出思路,最后运用“运算律”的知识,通过加减乘除换算解决问题。可见,把握题目信息的要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掌握审题的方法,通过审题明确思路,问题迎刃而解。
  四、举一反三,拓展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关键点在于锻炼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以致用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在解题训练中拓展综合素养。例如,学习《圆柱和圆锥》时,根据“等积变形”列出应用题:“某公园需要做道路硬化,运输车卸下的沙子堆在一起,已知底面积是5米,高度为3米;假设硬化道路的宽度是5米,每一层铺10厘米厚度的沙子,现有一堆沙子能铺多少米路?”这一问题考核的侧重点就是长方体体积与圆锥体体积的综合;随后,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类似的案例,例如将圆柱形量杯里的水倒入长方形的小方盒里制作冰块。通过举一反三,反复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促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与创新,这是当下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经之路;而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如何找到适合小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如何形成应用题解题思维?这对于“教”与“学”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接受挑战,充分重视应用题教学改革,全面研读新课标、研读数学教材、立足学生发展实情,在多样化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挖掘学生发展潜能,锻炼其良好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以及數学知识运用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神州,2020,(14):171.
  [2]董文菁.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2020,(19):18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城东实验学校 广东 梅州 51429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们对幼儿园的重视,游戏教学也得到了更多小朋友的喜欢和支持。因此,在乡村教学中,幼师要因地制宜,要提高幼儿的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要发挥幼儿的潜力。乡村幼儿园阶段,幼师要利用游戏教学来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游戏教学;乡村幼儿园;重要性;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在目前的鄉村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没有掌握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多媒体技术如今已在教学领域得到普及,为教学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有效应用,让课程教学更加多变,时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数学难度,带领学生更深层次进入数学实际,去感悟数学知识蕴含的内涵,让学生更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本文是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完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体系,
期刊
摘要: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进行更好学习的原动力,七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生物的学习,对于生物的了解不够,但是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物知识的学习。七年级学生想要学好生物,需要自身的努力和足够的兴趣使然,这样才能对知识内容有足够的耐心和学习信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对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积极指正引导。  关键词:培养兴趣;生物学习;七年级学生  
期刊
摘要:历史学科教学不仅是要传授历史知识和技能,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的作用,要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发展学生良好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品格教育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品格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品格教育;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言传身教;教材  本文在概述了品格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品格教育的教学目标,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在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处于小学阶段时就要将良好的写作习惯养成,才能对将来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老旧,并不适用于如今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观念,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本理念,使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得以改善,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改善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提升小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同时数学课堂也变得多样有趣。而党在十八大中提出了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本篇文章以人教版的初中数学为例,指出如何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数学课堂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提高学生的见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数学是基础课程之一,同时数学是内容具体但是又有着
期刊
摘要:在小学授课过程中,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和解题思路的错误非常常见,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错题观,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错误资源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小学生应当在解决错误的过程中提出疑问,攻克错误,并且将数学知识积极的应用到生活情境中,用生活常识纠正应用题的错误,利用好错误资源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合理的认识到错误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教学策略 
期刊
摘要:安全管理是构建平安,和谐幼儿园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生长的重点,因此要重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问题;幼兒园安全管理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控制,另一种是内部控制,本文从幼儿园的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展开了分析,并且从以幼儿园安全管理为中心,基于管理视野下的幼儿园安全构建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今后的幼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策略  一、加强园区周边环境的治理
期刊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音乐课程标准中乐器进课堂的要求,将葫芦丝引入学生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一件简单的乐器。学生们在学习葫芦丝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葫芦丝这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提高审美情趣,产生美感享受,陶冶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本节课的授课班级是七年级,他们从六年级就开始学习葫芦丝,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葫芦丝吹奏指法,但是学生音乐素养不同,接受能力
期刊
摘要: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要素,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小学阶段重视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引领学生摆脱过度依赖教师的教育窘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首先分析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现状,其次探究提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希望能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  引言:  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