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余/或/在中国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艺术史上,“杜尚”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种怀疑、反叛,甚至破坏性的精神象征。他一生中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却深刻影响了一个世纪的人;他无意于掀起一股潮流或革命,却对日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对于当下艺术界来讲,杜尚精神中重要的已不是以现成品来打破艺术的边界,而是一种对概念、体制和一切规定性的颠覆精神。
  当杜尚把小便池搬进美术馆的一刻,他给艺术世界带来的远不止对现成品的挪用和创作媒材的扩充,而更重要的是他对不容置疑之处的质疑,对既定权威进行破坏和揶揄的反叛精神。这种反叛性和破坏性与1980年代艺术家不满于“文革”遗留的僵化创作模式而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创作的愿望不谋而合,因此,可以说这时期的“杜尚精神”和“达达精神”才真正与中国发生联系并产生影响。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人并未真正见过杜尚的原作,甚至画册,这样就产生了中西方观念交流中的误读。而现在看来,当时的文化误读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必要的。因为中国艺术家此刻最需要抓住的是达达艺术中“怎么做都可以”的颠覆性精神,而是不是采用现成品仅仅是一种形式的选择。对这种精神的把握和实践最彻底的是黄永砯,他的艺术对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规则和制度都加以揶揄和破坏,其讽刺性常常使人感到不适和窘迫。他的“转盘”系列作品是对人的主动性的放空,既是以退为进寻找绘画另一条道路的一种策略,更是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种怀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既定关系受到挑战。《胡子最易燃》燃烧的是被人们奉为经典的权威,以及艺术中一成不变的规范。
  今天,这些规范和权威非但没有失效,反而以乔装打扮的形式发挥着更加隐性而直接的作用。在强大的控制和诱惑面前,很多人选择了“削足适履”以适应已有的规则和现状,这样的艺术虽然形式上五花八门,内容却单一而枯燥,甚至是利益和集权的产物。“杜尚”在今天真正成了一个“空洞的能指”,很多人打着这种破坏性精神的旗号标榜自己的颠覆性,实质是企图在权力与个人形象之间周旋,屈从规则的同时顺带立个牌坊。这次展览中的中国艺术家作品有没有/多大程度上受到杜尚的影响不好定论,其在艺术史中的价值也定位尚早,单从艺术观念来讲,有些作品确是能使人对生活现状产生思考的。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的《奖》中,作品外形是普通的EMS快递纸箱。这是当下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微缩景观,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空间,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一切物质所需于几分钟的网络交易中搞定。纸箱背后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但当它进入展厅时,人们便开始思考这便利的背后还有什么。
其他文献
今天,置身于一个价值资源多向流动的物化世界,艺术家不断被要求提供新的视觉和观念消费品。在普遍标准和个体取向的双重作用力下,艺术的表达难免在内外矛盾和类型化的现实困境中不断流失其原有的自由、独立性。其实,这也无关于经文本加工后所谓的妥协或对抗,多数情况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自我判断和选择。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策略和反策略、迎合市场和放弃市场……层层夹缝中,或许所有案内人唯一知晓的只是——没有一条道路是百分
期刊
与焦距无关,与眼镜无关,与倒像无关,与路标无关,与父亲有关.与母亲无关,与未来有关,与沟通有关,与误解有关.与节日有关,与木头无关.与期望无关。与失望有关,与抽象无关,与等高线有关,与爱好无关,与境界无关.与信仰有关,与洗脑有关,与民间艺术无关.与美无关,与创意无关,与空想无关.与冲突无关,与纺织无关,与辩护无关,与时代有关。与开会有关。与歪曲有关,与源头有关,与技术有关,与根有关.与时代无关,与
期刊
相对于1990年代,中国在近十年,支撑艺术实践的系统逐渐建立,’85新潮所引发的变化也被这个系统稳固下来。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仅仅在不足30年的距离上要表述清楚似乎还不切实际。尽管’85新潮似乎是在复制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但背后的逻辑更多是重新确立艺术家和艺术的自主性。经典情况往往是作品尽管看起来是现代主义的,但它的上下文却不在典型的现代主义情境中。作品所持立场如果有一个对应物的话,显然是国家艺术体
期刊
胡昀作为艺术家,希望通过其创作的呈现,激发观众的自我解读,并有意识地对这种解读给予一定的引导。对胡昀而言,创作本身与其呈现是不可分割的,在作品被构想的过程中,其呈现方式亦随之生长。而展览的落成,并非创作的终结,而是艺术家近阶段创作挣扎的诚实展现;这种挣扎,是艺术家怀疑的过程,怀疑才会导向新的问题。虽然艺术创作内容上很难有可称之为全新的、史无前例的创造,且展览形式无论如何在细节上推陈出新却毕竟脱离不
期刊
相比那些专注宏大叙事,乐于为人说教的作品而言,杨冬雪的艺术无意批判什么,抑或揭示什么,而是紧紧抓住个人生活体验的瞬间和感悟,去描绘,去书写,是一种个人纪录和微观叙事。而个人情感和个体叙事又总是和现实有着扯不清的关联,杨冬雪的艺术就是以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为基点对现实的一种聚焦和短镜头特写。  在形式上,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以小孩的玩具为原型进行放大,放大后的积木成为大人的玩偶,但在形式和体量上却难以真
期刊
在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当代艺术和美学批评中,“关系艺术”(Relational Art)和“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是出现频度颇高的两个词汇,不过,基本上是以贬义的面貌出现的。也许可以说,朗西埃在当代艺术批评场域决定性的闪亮登场,就是以他对“关系艺术/关系美学”的重炮猛轰为主要标志的。应叹运蹇命乖、生不逢时,曾经甚嚣尘上、应者云集的“关系美学/关系艺术”与利奥塔
期刊
当提及“续集”、“续篇”(sequel)的概念,人们很快便会联想到电影、电视剧集的续篇,或者有时也会涉及文学和音乐领域等。而在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也会对某件艺术作品进行再阐释,这种阐释往往被归类于挪用的概念中。当展览策划开始不断注入创造力的元素,许多策展人开始把展览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工作。晏思霍夫曼(Jens Hoffmann)当然是这类策展人中的代表人物,而“续篇”的概念也被他采纳,作为展览
期刊
2月底,当代艺术策展人鲍栋与崔灿灿卷入了一场“约架”事件,而导致这场风波的绝不仅仅是个人性格与学术观点,更重要的是当代艺术中伦理空间的崩溃。  事情从单纯观点冲突变成“约架”的转折点很明显,崔灿灿化名写了文章《无害的新贵——平庸的大多数》批评了展览“ON!OFF”,而作为策展人,在该文发表后鲍栋的回应与文章中任何论点都无关,而是直接在微博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在此之后,两人便按部就班地从骂街向“约架
期刊
北京并不缺少艺术展示的场所,从美术馆、艺术中心到画廊,但缺乏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好的工作方式,持续和专业的态度和研究资源的积累等等。录像局的初衷,并不是要用一项新的工作来对所有这些问题做反射性的回应,但是我们开始做录像局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些现有的问题,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实施一个与之不同的模式。  这个模式,首先是缩小工作范围,我们不想做十件事情,只想做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录
期刊
无码  “菲律宾黄金组合,俄罗斯十套,日本NHK,日本无码……”在男女主人无数次厌恶地丢弃时常塞在门缝底下的卫星电视宣传单后,终有一天男主人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安装卫星电视了。现代营销其中策略就是反复骚扰,直至你疲软,宣布投降,因为每种商品推销其实都暗合了、发展了你的某种内在需求,尽管貌似多余,其实都无妨购买者拥有。比如波子嫩肤,家用除螨器,汽车内置空气优化系统,城市公共厕所定位aPP,维他命D+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