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0月,举世瞩目的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横空出世,一夜之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 Jenelik)这个名字连同她高耸的发髻与冷峻的红唇,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网站上,成为媒体争相追逐的焦点.对于耶利内克的蟾宫折桂,舆论界褒贬不一,而对其太过激进、趋于怪诞的行文和为人风格的质疑,似乎快要盖过了赞叹之声,就连获奖者本人也表示对自己获奖感到绝望,并以心理疾病为由拒绝亲自前去领奖,甚至更愿意将这一奖项让给彼德·汉特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