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下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手段,从而真正的调动起学生们的主动性。本文主要以初中物理学的教学为例,对于在新课改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初中新课改 探究性实验 教学策略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初中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
  1.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关于科学探究的重要因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这几个要素,操作的一般程序也是按照以上顺序进行的,再加上对实验结论的巩固与运用。
  通过以上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操作程序的描述,从而得出其一般操作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实验要求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安排,即便在相对死板的测量性的实验中,如果教师设计的方法到位,也可以得到探究性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对“水的沸腾现象”进行研究时,指导教师可以按照下面的设计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实验可以安排2-3人为一个小组,准备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等相关实验器材。首先,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水的加热过程中,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另外,让小组同学通过共同的研究,提出一个最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其中包括:需要准备的器材?需要进行的操作?需要记录的数据?等等,通过小组同学的共同商讨,从而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并对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的组织形式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人为主,注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结合教师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假设
  探究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提出问题,有了具体的问题提出,才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一般问题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教师结合教学资料直接给出来的;二是学生们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从中获得的启发而提出的;三是学生们针对探究课题直接提出来的。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通过老师对学生进行启发,促使学生们提出问题,结合初中物理学的教学实际,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提出问题。创造问题的情境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现物理现象的新奇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是利用事先充分准备的实物和课堂讨论的问题,创造与探究问题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提出问题。
  2.教师进行自我控制,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们还没有养成自主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样老师就要很好的保护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學生们往往怕自己提出的问题简单或是出错从而被笑话,也就不愿意进行同学之间的问题讨论,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绝不能随便中止学生们的发言,同时要适时的给予鼓励。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提问:“当前的情境适合学生们提问吗?”“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给出适当的评价了吗?”等等一些自我监控的方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3.引导学生们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这种方式明确所要探索问题的大体内容和方向,从而指导学生们沿着正确的探索方向进行实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出现一些乱猜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已有的经验为同学们的猜想和假设提供相应铺垫,这样在肯定学生们提出假设的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思辨的方式进行猜想,例如,“你的猜想与提出问题是否相关”,“你提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怎样的推理可以得出你的假设”等等。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一提、二议、三归纳”的方法提出假设,就是先让学生们无限量的提出猜想,再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排除一些根本不成立的猜想,最后,和学生们一起归纳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探讨的整体方向有所把握。对于猜想和假设的环节,在必要时是可以省去的。
  (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和组织交流
  1.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在进行探索性实验之前,要对实验目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方法和过程等,在实验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小组和个人的指导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共同出现的问题和个别学生单独遇到的问题要给予不同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将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相结合,书面指导针对于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或是辅助性的绘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口头指导针对于实验步骤的正确进行,对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同时,对学生的指导要及时,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予以适当的启示,从而促进学生们实验成功,增强学生们的实验兴趣,也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2.组织学生们合作、交流。在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组进行实验的,进行合理划分小组,将好、中、差等级的学生均匀分配,指导学生进行组内的分工协作,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为其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老师也要深入到实验当中,参与学生们的交流,监控和支持学生们的合作,从而使同学们更有效率的进行实验。
  三、结束语
  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提倡一直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这种实验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不仅仅只应用单一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是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机动灵活的进行应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本文对于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教学提高的相关策略,对于教学中涉及的教学案例提供的不够充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郭桂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张大昌.从新课标物理(九年级)实验教材看科学课程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
  [3]毕渔民,孙文英.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远蓉等编著.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廖元锡.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及其建构[M].中国教育学刊
  [6]张鹏,孟进: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6月14日《新民晚报》B35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不得不说的天气”的文章,开头一段说:赴英之前就有人叮嘱:一定要选一把结实牢靠的伞,到了英国将非常有用。此乃诤言!这里“天无三
记忆,是信息的贮存,是指至少一次或反复多次能够回想起某种思维的能力。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学习、记忆、思维、创造是密不可分的。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虽不是十分复杂,但知识点多,教学时间短(只有两年),有许多内容与初中生物(本地区初中生物几乎没上)、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再加上学科特点(三分理科,七分文科),因而需要记忆的内容特别多。如果找不到一些适合于自己的
期刊
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就是“探究”,科学活动的本质更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我们科学教师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下面谈几点个人体会。  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
期刊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这些实验在我们身边都能找到很好的材料,只要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合理地加以应用,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的使用。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类比法是常用的物
期刊
摘要:信息环境下,初中数学、物理的教学模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所带来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丰富。信息化环境下,便于优化初中数理教学的过程,便于实验的开展,并且也能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通过探讨初中数、理教学的模式,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理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字:信息化 环境 初中 数学 物理 教学策略  当前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信息化的教学已经成为了教
摘要:设计良好的新课导入也就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凤头”,为整个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化学的新课导入也要因新课内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方法,要贯彻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原则。下面结合初中化学教材,谈谈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 “矛盾” 故事 图片 观察 温习 引入  一堂化学课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教学首要的,更是重要的一环。它的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
期刊
摘要 传统PBL教学模式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由于地域的原因部分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机会。本文将U-learning理念和LMS引入PBL教学模式中,打破了原有的限制,使得强调的是任务的设置、个性化的表现、自我设计的PBL教学无处不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 U-learning LMS PBL 教学模式设计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
【摘要】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用生活经验理解物理概念、用生活现象辅助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堂演示实验素材来自于生活、课堂练习素材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使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联系学生关注的生活世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愿学、乐于学。  【关键词】高中 物理 生活  走进课堂,会发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总体现状表现为: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了物理学科的理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掌握合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笔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 的实践研究,有效打造活力科学课堂。即通过一、构建结构、分工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二、创建环境,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机会;三、有效组织,促使合作学习的成功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实施 合作学习 打造 活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