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瓦特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从而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7年1月至2005年9月间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7例瓦特壶腹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总的5年生存率为40.7%;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P=0.012)、肿瘤浸润深度(P=0.000)、TNM分期(P=0.000)、肿瘤直径(P=0.001)是影响瓦特壶腹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指标(P=0.000).结论 瓦特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良好,肿瘤直径是惟一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而术前CEA水平、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可能也对术后生存时间有一定影响,还需进一步行随机分组对照前瞻性研究来明确。

其他文献
乳腺巨大囊状淋巴管瘤非常少见,我们曾误诊1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报道如下,同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
期刊
目的 评估术后妊娠对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89年3月至2007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432例年轻(≤35岁)单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后妊娠对预后的影响,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法比较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用Cox回归分析对患者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32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中共有18例术后妊娠,其中5例足月产,13例流产,最早妊娠的时
循环DNA是存在于人体液中的细胞外核酸.目前已经在血浆及血清中检测到了循环DNA.随着对循环DNA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循环.DNA与很多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就为进行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患者男女各1例,为姐弟关系,汉族,其父母非近亲结婚,父母及子代中无患病病例,生活成长过程中未发现与常人有异.男患者49岁,自1992年无诱因出现腰痛伴晨僵,活动后缓解,继而出现双膝肿痛伴内翻畸形,于多方求诊被认定为强直性脊柱炎、双膝滑膜炎,经治后症状无缓解.2008年5月接受住院治疗,体格检查:腰背部强直,双膝肿胀积液,内翻畸形。
期刊
目的 探讨胃多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对1999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22例胃多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胃多发癌多见高龄男性,早期胃癌占28.9%,共施行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2.4%、28.6%.结论 胃癌患者应于术前及术中进行仔细检查,避免漏诊,经合理治疗胃多发癌的治疗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素是否能调节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6(IL-6)生成以及胰岛素受体(IR)的介导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和不同干预时间的内脏脂肪素刺激3~5代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然后在内脏脂肪素(100 ng/m1)刺激基础上加入I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处理HUVEC,24 h后测定MCP-1和IL-6蛋白和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CP-
分娩方式包括经阴道自然分娩,经阴道助产分娩及剖宫产.不同分娩方式可对新生儿机体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引起新生儿应激状态及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不同表现[1-2].
期刊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2].骨质疏松罹患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的危害凸显严重.本文就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流行病学做一简述。
期刊
患者男,31岁.体重减轻20 d.查体:上腹触及6 cm×6 cm大小肿块,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左锁骨上区扪及3cm×3 cm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无女性乳腺发育特征.双侧睾丸正常.腹部CT平扫平肾门水平脊柱右前方见一分叶状肿块,边界清,大小约10.9 cm×6.6cm,其内呈等低混杂密度,并夹杂有小斑片样稍高密度影,CT值12~52 HU(图1A)。
期刊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的适应征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68例腰椎退变性疾患病例应用棘突间固定系统,采用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e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术后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判定内固定物的位置、有无棘突骨折;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标准侧位片手术节段前凸角;末次随访拍摄腰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