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L-精氨酸氧合温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循环(CPB)期间观察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及氧合血内加入L-精氨酸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45例择期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纳入临床对照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体外循环;灌注组,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药组,肺动脉持续灌注含L-精氨酸(200 mg/kg)的氧合血;每组各15例.3组病人均采用常规CPB,灌注组和加药组从肺动脉根部持续灌注氧合血至CPB开放主动脉结束.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 h,回ICU 0、6、12、24 h取桡动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征得病人本人及家属同意,于CPB前及停机后30min取1.0 cm×1.0cm×1.0cm右下肺组织.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45例术中及术后经过顺利,均痊愈出院.开放主动脉后,加药组和灌注组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药组优于灌注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加药组优于灌注组.对照组光镜下见肺泡间质水肿,肺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细胞核碎裂;灌注组肺泡毛细血管轻度充血,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加药组基本保持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 CPB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血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L-精氨酸对肺组织也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病人男,40岁.反复进食吞咽困难2年,曾有数次呕吐后发现口腔根部有可被手指触及异物.术前超声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下巨大新生物.2009年1月术中探及食管内肿块,配合术中胃镜定位蒂位于食管入口咽侧壁处.于食管上段纵行切开食管全层,取出4cm×4cm×15cm及3.5cm×3.5 cm ×5.0 cm肿块2个(图1),缝扎蒂部.术后胃肠降压10d,顺利恢复,吞咽困难完全缓解出院.病理报告(食管)低度恶
期刊
病人男,55岁.反复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10个月.胸部CT示气管下段肿块,侵至腔外,最大层面直径约1.5 cm,平扫CT值48.2 Hu,增强后75.9 Hu.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查体呼吸35次/min,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粗糙哮鸣音.心脏及腹部未见异常.2008年8月行右半隆凸切除+气管成形术。
期刊
病人女,43岁.后背部疼痛半年.查体:全身多发乳头状皮下结节,脊柱侧弯.X线胸片示右后上纵隔肿物,脊柱侧弯(图1).CT示右后上纵隔10 cm大小肿物,密度均匀,边界清楚,CT值20 Hu,邻近椎间孔扩大(图2).术前诊断:后纵隔肿瘤.2007年7月在全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后上纵隔脊柱旁沟,囊性,基底与椎间孔相通.穿刺化验囊内液体符合脑脊液成分,术中诊断脊膜膨出.切开囊壁,探查囊内无神经组织
期刊
目的 探讨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并发症,预防方法及处理原则.方法 2002年7月至2008年7月共行613例Nuss手术,其中55例为复发的漏斗胸,116例为有合并症的漏斗胸.35例出现并发症,占5.71%.分析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总结处理方法和预防的原则.结果 6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300 min,术中出血1~200 ml.术中并发症10例,包括心包损伤4
病人女,54岁.劳累时心悸、非旋转性头晕伴咳20 d.查体呈慢性病容,半坐卧位,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扑落音,杂音可随体位改变,P2亢进、分裂.彩色多普勒示左房内6.7 cm×4.0 cm中低回声,边界清晰,其内可见1.9 cm×1.3 cm光斑,未见明显增宽蒂部回声。
期刊
目的 总结"一站式"复合("Hybrid")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35例冠心病病人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内接受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平均2.5支/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62±0.07.经胸骨下端小切口在不停跳状态下行左乳内动脉(LIMA)至前降支(LAD)旁路移植术.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证实LIMA-LAD通畅后同期对其他冠状动脉病变靶血管
目的 探讨经左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操作要点.方法 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经左胸入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手术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7±15.3)岁.病变最大径(6.1±2.0) mm.6例伴肌无力症状.结果 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纯胸腺切除术17例,胸腺扩大切除术6例.病变均匀增生1例,位于胸腺左上极3例,胸腺左下极19例.术
随着声门上通气技术的发展,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胸膜活检镜由于其独特的Y形构造,也已应用于胸腔积液和胸膜结节的诊疗中[2],自2008年6月至10月,我们将喉罩麻醉和胸膜活检镜结合施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IS)40例,并与同期40例单腔气管插管麻胸腔镜下施行的EIS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者疗效更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2008年1至7月,我们对52例中段或下段食管癌病人采用食管胃颈部半机械侧侧吻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食管癌术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狭窄问题,并显著降低了食管反流,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口服抗凝治疗自我监测的方法 是否优于传统方法 .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检索截至2008年10月关于两种监测方法 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7项研究分析结果 显示自我监测方法 较之传统方法 治疗达标率高,并且能将伞因死亡率降低近三分之一;栓塞事件发生率减少54%;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减少.亚组分析显示,自我调整药量组较之依靠专业人员调整药量组全因死亡率及栓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