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中的时效性研究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愈发现代化,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目标也愈发明确,只有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满足其实际需求,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在新课改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上发生重大变革,在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提高课程的时效性,为教学改革注入新鲜元素,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微课教学;时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教学工作的不断变革,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初中教学中。就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微课能够最大程度解决课堂教学目标与时间的冲突。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运用微课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使其时效性得到充分发挥。
  一、运用微课巩固所学知识 突出其时效性
  学生在接触新知识之前应当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知识的关联性极为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可以有效运用微课,为有效理解新知识奠定基础。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项信息量及操作性极大的学科,教师运用微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学习,在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挥微课的时效性。例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微课视频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在播放中使学生能够对其准确性、真实性进行体会与感悟,并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而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突出微课的时效性。
  二、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突出其时效性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刻板、枯燥的课堂中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且所掌握的内容也过于片面,这样的方式不仅耗费教师与学生的精力,也无法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实操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学生因时间关系无法进行操作导致其对所学知识仅作临时性记忆而无法深化,因时间过短而逐渐遗忘。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进而使预期教学效果无法最大化实现。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微课教学方式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其次,微课教学自身具有一定趣味性与直观性,学生兴趣被激发的同时能够深化记忆。
  三、运用微课发挥学生自主性 突出其时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讲授相关知识是传统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模式,学生以教师为主导被动地学习知识,使其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性使学生无法在教学中发挥积极性与自主性,而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忽略采用主观引导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过于规范且系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过于被动而无法消化课堂内容。而将微课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潜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微课内容能够引导学生针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与研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疑问向教师提出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重复性地观看不受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学生在反复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而这样的方式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虽然大部分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但其内容精炼,教学重点、难点都能在较短的时间中体现,而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彻底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为学生即刻操作知识提供方便。例如,在Word基本操作中,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排版知识,随后进行计算机操作,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化知识,使学生通过操作了解自身的薄弱之处,通过总结、分析、练习的方式加强掌握。微课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针对性研究与巩固,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课堂中得到发挥。微课的制作水平与良好教学效果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后制作微课,使学生的自主性在微课时效性的辅佐下得以体现。
  四、运用微课提高分层教学效果 突出其时效性
  “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是微课所具有的特定,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將其“以点带面”的功能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对知识重点、难点的把握,设计主题明确的教学环节或内容,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不同,使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进而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存在客观性差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共同与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达成教学目标。而微课“以点带面”的功能能够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例如,在PPT教学中,其操作步骤较多且较为繁杂,学生不知如何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其选择不同的微课进行播放,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使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同时运用微课不仅能够提高分层教学效果,将其时效性进行有效突出,还能打开学生心中桎梏,使其积极融入班级群体中,推动自己的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结语
  微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重要导向,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浓缩,教师将微课运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循序渐进的理解,进而体现微课的时效性与内在价值。信息技术的魅力通过微课教学方式向学生传递,使其能够更加自主、自立、自觉地学习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与质量。
  (责编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水基钻井液增黏提切剂普遍存在塑性黏度增加幅度大于切力增加幅度的缺点,采用超分子和高分子化学的原理,通过复合引发研发了AM/AMPS/DMDAAC三元共聚物.TEM表明,研发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1618部队医院的干部战士与河北省万全县孔家庄公社西红庙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批判社会上流传的有关医疗卫生的反动谚语。他们把这些反动谚语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小学阶段利用率最高的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将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合作学习;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在积极运用合作教学模式,其作为师生、生生中间通过配合完成学习任务,解决课堂问题的有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必要,教师创设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小组游戏、话剧、实验课等活动,能够让他们主动反思,注重自我内心体验,研究事物本质,深层次剖析事物深层次内容。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将个体体验转化为群体经验,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困难,应对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领域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学作为数理化中的基础性学科,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重点学科,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以后理科类的学习上有一个好的基础。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数学这门学科上的学习略有欠缺,导致自己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进而影响了自己对数学甚至是理科类学科后期的学习。对于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校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师群体热衷于讨论的话题之一。本
摘要:信息技术是初中教育实践中的重点学科,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也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课堂是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全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因材施教,提升
研究了具有光源波长可选、光强可控、能耗小、体积小、可高温高压灭菌和全自动控制培养条件的光生物反应器.采用独特的内置LED光源集成结构、密封结构与冷却系统,以AT56C55和
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已在北京大学研制成功。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摸索和研究现代化的编辑排版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与激光
基于光致电子转移原理(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 T),建立了以5-(4-马来酰亚胺基苯基)-10,15,20-三(4-甲基苯基)卟啉(MPTMPP)为荧光增强型探针,对巯基蛋白质特异性进行检测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其中,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农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对农村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