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兴旺之源 能源发展之根

来源 :经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里有“山之巅、水之源”之称,但是阿里大中河流和主要城镇基本无防洪设施,防洪能力很弱。小河沟无防洪堤,加之流域区无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每降暴雨必有洪灾,损失惨重。狮泉河镇是全国唯一无稳定电源的地区首府。乡村水电站建设缓慢,大片有着丰富水能资源的牧区,至今仍过着有水无电的日子。
  自1998年以来,我们建设了以狮泉河镇城区段为主的堤防工程;以普兰、札达两县有水无电县电站建设为主的能源建设;以七县人畜饮水工程为主的解困工程建设;以革吉县文布当桑节水灌溉为代表的牧区水利工程建设试点;以普兰、札达、日土三县农网改造为主的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等一批在我地区有一定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水利投资是我地区和平解放以来至1998年水利投资的总和。这些项目的建成,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我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地区水利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通过人畜饮水、乡、村电站、堤防工程等的建设,为如何做好阿里地区今后的水利工作,探索出了一些适合阿里实际的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今后的一段时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计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地区确定的转变工作作风深化年、重点项目建设年和教育发展年。地区水利工作将以“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全区两级水利工作会议,地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主要方针,紧紧抓住促进阿里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这一主线,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及建后项目管理为突破口,以防汛抗旱、堤防、乡、村电站、人畜饮水工程、牧区水利工作、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以电代柴”项目建设工作为重点,在人才的引进及使用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精神面貌,努力确保水利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