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习惯就是行为的自动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极其巨大的能动力量。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有所建树,尤其是在外语学习方面,有比较高的造诣。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乃至人生成功的基础。这一点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呢?
  一、英语活动,体验教育
  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也就是说实践出真知。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洛克就强调儿童学习中的两个习惯:热爱求知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在习惯的培养当中,要有些快乐的事情,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我创造很多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英语活动学习方式。
  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母,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三、从早开始培养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早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学生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显而易见,小学生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要从早落实。
  四、从细微处入手,持之以恒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五、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家校并行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六、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其他文献
魏书生说过: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真实的学生与自我的成长足迹;“日记”的特点是主动,自由,贴近生活。自己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感想,就记录什么感想。记日记的好处很多,首先,记日记能为学生储存许多写作素材;其次,日记能够培养学生选取材料的能力;第三,日记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对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日记里究
期刊
【摘要】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体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
期刊
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中,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四个“转变”。  一、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小学数学教学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期刊
【摘要】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爱是拉近学生和教师间距离的桥梁。我给予学生的不是偏爱,而且全爱,我用爱引领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关爱 ;理解;教育;赏识  古今中外,大学者无不视爱为教育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知道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期刊
一个成功的人懂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每一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有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渴望,都想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不凡的成绩,都想得到学校管理者的关注与认可。那么,中学语文新教师应具备哪些好习惯呢?  一、虚心学习是关键,成师之路捷足登  每个学校都有一批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教学技能,灵活驾驭课堂的本领…… 
期刊
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班主任,我始终把捷尔任斯基曾名言:“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我的座右铭。因为爱是雨露,爱是春风。班主任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甘美的,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
期刊
对于缺乏英语语言交流环境的中学生来说,英语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阅读了。在中考、高考中阅读比分不断加重,成为升学考试中的重量级题型。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而谈到英语阅读的问题,总让师生头疼。笔者深切地感到,英语阅读教学应以阅读效果为关键,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为途径,以增强知识理解水平的培养为核心,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的质量。  一、变“学习阅读”为“阅读学习”,以提高阅读速度为杠杆,促进学
期刊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任务,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孕育着许多创造性因素,教师要充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动,在充分认识和把握这门课的性质和特点情况下,本文实际对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贯穿式案例教学;; 贸易流程  伴随着我国的入世,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化,特别需要具有一定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这需要改变原来传统的授课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推广,高中语文教学开始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尝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本文通过探讨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众多的现代文学课文教学法的创新,意图建立寓教于乐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创新能力;人文素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发端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以来的中国文学,这门学科作为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