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do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丰富当前的历史课程教育,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探索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遵义地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开发和利用新的课程资源,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而言,不断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就目前的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而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这对于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比较有限的。基于这样的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以贵州省遵义地区的地方乡土资源的开发为例,阐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一、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1. 有利于促進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不断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将这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讲,历史教材兼具开放性、灵活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历史资源,这样方能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过于理论化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学生难以体会到历史学习对于自己生活的积极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历史资源和历史资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一些历史影视资料以及文字资料的融入,会让学生深刻感觉到历史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性,这对于丰富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21世纪是知识化的社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精神,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领域具有有效的作用。同时,这种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参与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以遵义地区为例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一线工作教师以及开发实施的场地、经费等等。当前,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绝大部分的学校在教学时,都是以教育主管部门所发放的历史教学课本为基准,很少有学校自主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以遵义地区为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着力于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如遵义地区的红色历史资源等,但是,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广大的一线教师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从而使得地方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实效性和实用性。且在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因为部分学者缺乏一线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得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际运用存在着不贴切不符合的现状,最终使得开发的成果难以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资源。
  三、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以遵义地区为例
  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自己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遵义地区,教师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地区的红色文化背景,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将这些课程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弘扬地方历史文化,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重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一些其他的课程资源:如校内课程资源:学校的变迁史、学校所培养出的历届人才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资源,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取得进步;此外,校外的历史课程资源也可以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资源,以遵义地区为例,遵义会议遗址就是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弘扬基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遵义会议遗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了解本土历史文化,并进行积极的弘扬和发展,为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壮大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 强化一线教师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一线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一般而言,具有大量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将一线教师与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良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开发过程
  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教师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探索能力,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历史资源的探索兴趣,实现良好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
  总而言之,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丰富当前的历史课程教育,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探索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性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38,137-138.
  [2]许伟泽.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58,58.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问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往往是教学活动中最见功力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简要从几个角度谈谈。  关键词: 中职语文;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  一、 导向式提问  思维活动的过程总是有一个起点、一个过程和一
摘要:生态课堂是让学生自然成长的课堂,是张扬学生个性,保护其创新品质,充满激情与智慧,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本文对生态课堂的内涵、特征进行思考与分析,得出生态课堂具有生成性、整体性与开放性,这意味与传统课堂相比,生态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必要性。为此,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通过强调师生双方的个性化,构建新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情、有效和有趣,使课堂回归
摘 要: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主旨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就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同时还要重点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应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加强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培养的力度,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职业指导队伍。  关
摘要:本文以喀纳斯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所调查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图瓦人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图瓦人;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  图瓦族是我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目前我国将其定位为蒙古族图瓦人,但是对于他们的由来说法众多,至今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教学背景下,让小学语文课堂童心飞扬的教学目标已逐渐被教师所关注和重视。为了让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就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童心的激发,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在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打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在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然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却恰恰是形象化和具体化,其欠缺的恰恰是抽象思维。为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渐塑造,而这就需要将抽象问题形象化。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抽象化入手,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形象化展开分析,并就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占据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新课标曾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作为一门引领学生如何学习语言文字与正確理解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学科,其个性与特性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上。回归语文阅读本色,就需要充分突出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以字词句章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为目的,以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与信息时代紧密相连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快速更迭的知识经济时代,设计思维作为一种高层次思维形式,能够使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
摘 要: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潜入文本,读出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深度解读要从关注作家背景、挖掘语言、突出文化性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深度解读;背景;语言;文化性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午后之死》提出“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其中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隐藏水下的“八分之七”。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也
摘 要:学生的失范行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屡见不鲜,已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恐慌和不安,并成为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行为失范生”的教育,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爱。本文主要通过对“行为失范生” 的成因分析,以及结合笔者长期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相关“改变”失范行为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行为失范生;成因分析;关注;心理辅导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