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为临床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并行正畸治疗而拔除新鲜下颌第一前磨牙患者56例(56颗),按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及桩核冠修复方法分为A、B、C、D、E、F、G、H组,共8组,每组7颗,建立重度楔状缺损牙模型后,测试各组经桩核冠修复后的抗折性能。结果 A组抗折载荷高于E组(P<0.05),B组抗折载荷高于F组(P<0.05),F组抗折载荷高于E组(P<0.05),G组抗折载荷高于H组(P<0.05),其中B组、F组可修复折裂比例均为42.86%,而其余各组可修复折裂比例均为0。结论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进行桩核冠修复时,保留颊侧悬突牙体组织可提高其抗折性能,桩核冠修复时不建议制备牙本质肩领,同时采取纤维桩核修复能促进牙体折裂后的再修复。
其他文献
本文从学生、教师、场地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初中篮球教学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对策: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6—2010年《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刊载的663篇论文的为研究对象,从载文、作者及引文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20期共载文663篇,
[摘要] 为了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医院校开展了“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法”的实验课教学。通过复合染色方法,可一张铺片呈现蓝、红、紫三种颜色,使得镜下能够观察到两种纤维和三种细胞。这种方法的实施不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能很好地了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细胞的不同表型和分布,同时,既丰富组织学内容,把教学、科研连接一起,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疏松结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