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水平女子沙滩排球竞技单元技战术运用特征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了排球基本竞技单元的理论平台,通过录像统计法、数理分析法对世界优秀女子沙滩排球各支球队的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在高水平女子沙滩排球比赛中,一攻(接发球及其进攻)占有最为突出的战术地位,它和防反(接扣球及其进攻)构成了竞技过程战术运用的主体。并对竞技各阶段技战术运用特征进行了客观的描述。
  关键词 女子 沙滩排球 技战术运用
  一、前言
  每个球队技术能力模型中所包含的成套技术或结合技术的数量、质量和种类都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就形成了球队相互之间技术能力的差异和打法类型的差异。我们将球队练得多,练的细、熟练程度高的技战术配合称为常规战术系统;球队练得少,在比赛中随机出现的技战术配合称为其非常规战术系统。
  然而球队技战术能力的结构,不能反映竞技过程中战术能力运用的特征。面对复杂多变的竞赛环境,运动员每一次击球的战术行为都是随机的。战术行为的组合也是随机的。我们将比赛中出现次数多的技战术配合称为常需战术系统;出现次数少的技战术配合称为非常需战术系统。
  球队在训练中所形成的常规技战术、非常规技战术等技战术能力结构与比赛中由常需技战术、非常需技战术所构成的吻合程度,是决定球队训练效益和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
  竞技基本单元过程理论,为我们探索排球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中技战术运用的特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平台。通过定量描述多场比赛中,各战术系统的分布规律、分布特征,探索其内在规律,为沙滩排球的技战术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世界高水平女子沙滩排比赛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2007-2009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20场比赛录像。十支参赛球队世界排名近五年内均在前十三名以内(根据国际排联官方网站发布信息)。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发现其内在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一)女子沙滩排球竞技过程各战术系统运用的比例特征
  排球的专项特点决定了,对抗双方任何一方每一次击球都与其上一次击球有紧密的联系;除发球技术外,所有的击球动作都是在对方来球特征的影响下完成的。根据排球比赛的专项特点,来球的形式不外乎,发过来的球、扣过来的球(包括吊过来)、拦回来的球、传垫过来的球这四种形式。
  我国排球界的专家、教练员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实践中,根据实战中对方来球的这四种不同方式,将排球战术系统分为接发球及其进攻、接扣球及其进攻、接拦回球及其进攻、接传垫球及其进攻(排球界俗称“四攻”系统)。因此,在双方对抗比赛中的来球方式直接决定了,所对应需求的战术系统。通过对多场比赛中,来球不同方式的统计,反映了在实战中常需战术系统和非常需战术系统的结构和比率。具体统计结果见图1。
  从图1中可见,在女子高水平沙滩排球实战比赛的四攻系统中,接发球及其进攻和接扣球及其进攻的运用比例达到50%和42%,属于常需战术系统;接拦回球及其进攻和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的运用比例分别是5%和3%,属于非常需战术系统。说明在高水平女子沙滩排球比赛中,一攻(接发球及其进攻)占有最为突出的战术地位,它和防反(接扣球及其进攻)构成了竞技过程战术运用的主体。它们在竞技过程中的比率,可作为技战术训练的参照模式。
  (二)女子沙滩排球竞技过程各战术系统运用的阶段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由于比赛情况千变万化,我们无法定量描述比赛中,由某些击球动作所构成战术过程的各项技术结合的固定模式。但是我们却可以定量描述不同来球方式,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比率和阶段分布特征,而进一步确定不同来球方式所对应的不同的各进攻系统,在整个竞技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分布特征。
  排球专项的特点决定了在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发球阶段,第二阶段是接发球阶段,第一、二阶段有自己本身相对确定的特征,只是在第三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来球方式,才会出现随机变化的不确定表现,因此对各阶段来球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时,对第三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呈现的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
  从图2中可见,女子沙滩排球高水平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中,第三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战术系统运用的分布特征。说明接扣球及其进攻战术系统(防反)在第三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占主要地位。在第三阶段,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系统(推攻)能占次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威胁性发球破坏了对方的一攻,对手直接将球处理过网造成的;在第四、五、六以后各阶段接扣球及其进攻(防反)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拦回球及其进攻(保攻)。这一点也说明了在多回合的争夺中,接扣球及其进攻是战术系统的主体。网上争夺是现代排球竞技运动的焦点。
  四、结论
  在世界女子高水平沙滩排球实战比赛的四攻系统中,接发球及其进攻和接扣球及其进攻的运用比例达到50%和42%,属于常需战术系统;接拦回球及其进攻和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的运用比例分别是5%和3%,属于非常需战术系统。说明在高水平女子沙滩排球比赛中,一攻(接发球及其进攻)占有最为突出的战术地位,它和防反(接扣球及其进攻)构成了竞技过程战术运用的主体。它们在竞技过程中的比率,可作为技战术训练的参照模式。
  女子沙滩排球高水平竞技基本单元过程中,第三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战术系统运用的分布特征。说明接扣球及其进攻战术系统(防反)在第三阶段及其以后各阶段占主要地位。在第三阶段,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系统(推攻)能占次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威胁性发球破坏了对方的一攻,对手直接将球处理过网造成的;在第四、五、六以后各阶段接扣球及其进攻(防反)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拦回球及其进攻(保攻)。这一点也说明了在多回合的争夺中,接扣球及其进攻是战术系统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潘峰.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规律的定量分析与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竞技基本单元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4] 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委员会审定.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 张桂青.每球得分制条件下女排比赛一攻和防反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6] 李安格.女排发展“快速反击”新技术、新战术的设计和实验[J].中国体育科技.1982.12:17-19.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创新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06-2017年出台的国家层面的企业创新政策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我国企业创新政策制定的历史回顾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体育消费的内涵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影响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未来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实物型体育消费在绝对量继续增加的同时,在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体育产业化,本文对比分析了NBA与CBA运营模式。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了解和学习NBA先进的运营制度和管理模式,有助于我国篮球事业的各项发展。  关键词 NBA CBA 运营模式  NBA从20世纪50年代的艰难创业、通过70年代的快速发展与繁荣,21世纪的NBA迎来走向国际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  摘 要 通过排球运动员长期培养发展理论的描述,提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与其成长过程相适应科学训练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为提高青少年排球整体训练的质量及青少年排球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排球 运动 青少年 长期发展 培养模式  一、前言  在没有完善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理论指导下,过去的排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  摘 要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是各地方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对课余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工作非常重视。田径运动其实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所以我这些基层的老师应该注意青少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规律与生理、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地系统地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优秀运动队输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2  摘 要 通过研究练习要求的内容及制定方法,找出现阶段篮球教学中练习要求体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篮球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篮球教学 练习要求  篮球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术,技能,这些都需要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练习要求则是教师在布置练习内容之前的“必经之路”